夥伴文章

IG 專業帳號的功能、限制一次看!商業帳號和創作者帳號差別在哪?

或許你曾經看過其他人的 IG 個人檔案顯示藍色字體的「類別」,比如說編輯、攝影師、個人部落格等等,有顯示這些類別的帳號即為 IG 專業帳號。申請 IG 專業帳號可以獲得更多的專業功能以及分析工具,讓你可以有效管理、推廣你的內容。

那麼,IG 專業帳號究竟有哪些功能?誰適合申請?又該如何申請?本篇文章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帶你一起來了解!

IG 專業帳號是什麼?

要認識 IG 專業帳號,或許大家會想要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IG 專業帳號和一般帳號的差別是什麼?」或是「我為什麼要申請 IG 專業帳號呢?」

目前大多數人所申請的 IG 帳號為一般的「個人帳號」,用戶可以自由地分享圖片、短片和文字,而 IG 專業帳號則是 IG 提供給商業用途或是創作者的一種帳號設定,這類型的 IG 專業帳號會依據你所選擇的帳號類別獲得演算法的特別推播,協助他們精準地接觸目標族群,進而能夠有效地推廣品牌或內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G 專業帳號是完全免費的。

IG 專業帳號的種類?

IG 提供了兩個專業化的帳號可以選擇:商業帳號和創作者帳號,兩者最主要的差異在帳號本身的目標定位,開通後能使用的功能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且兩者之間不但可以自由做切換(「設定」>「帳號」>「切換成其他帳號」),也能在個人的頁面上隱藏你所選擇的 IG 專業帳號類別。以下將為大家仔細介紹:

IG 專業帳號適用對象
商業帳號具有商業目的的企業、品牌、商家
創作者帳號想展現個人風格的公眾人物、創作者、藝人、KOL

商業帳號

根據 IG 的官方資料,IG 商業帳號所鎖定的使用對象是「希望拓展業務規模及觸及顧客的商家」,比如你正在為公司、品牌或是商店經營 IG 帳號,就可以考慮切換成商業帳號,更有效地進行管理和推廣。

相對創作者帳號來說,它有更完整的商業功能,像是可以在個人頁面上顯示更多種的聯絡資訊以及行動按鈕,讓受眾可以更直接的聯繫到商業帳號用戶。

創作者帳號

建議選擇創作者帳號的對象為「公眾人物、內容創作者、藝人及網紅」,比起商業帳號,創作者帳號更加著重在「個人」的經營和宣傳,它有一個專屬的「廣播專區」功能,可以與粉絲即時互動,也能開啟付費訂閱獲得獨家內容功能。

接下來將為大家介紹商業帳號和創作者帳號共同擁有的功能及限制,一起往下看!

IG 專業帳號的功能?

新增個人資訊

📍路徑:「個人頁面」>「編輯個人檔案」

在 IG 的個人帳號中,可以在個人檔案編輯大頭照、姓名、用戶名稱、人稱代名詞、個人簡介、連結、是否顯示 Threads 勳章,而 IG 專業帳號則多了「公開顯示的商家資訊」這一個區塊,可以新增的資訊包括了:

  • 粉絲專頁
  • 類別
  • 聯絡資料(商家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Instagram 語音通話、地址、WhatsApp Buiness 電話號碼)
  • 行動呼籲按鈕(點餐、搶先預約、預訂、新增名單型廣告表格)
  • 商業檔案顯示

補充說明「聯絡資料」功能,使用者可以直接點選 IG 專業帳號的聯絡資料寄送郵件、開啟地圖、撥打電話,對於想要快速聯繫上對方的用戶來說十分方便。但需要注意的是,創作者帳號的聯絡資訊並沒有「地址」這個選項;行動按鈕也較商業帳號少了「新增名單型廣告表格」。

洞察資料

📍路徑:「個人頁面」>「專業主控板」,洞察資料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兩個部分來看

帳號總覽

為 IG 專業帳號整體的經營狀態,主要可以查看觸及人數、互動次數、粉絲總數,且會更詳細的以國家、城市、地區、年齡範圍、性別來做分類,還可以進一步了解你所發佈的哪些內容較熱門、成效較好。

你分享的內容

另一方面,IG 專業帳號所發佈的每一篇內容(貼文、限時動態、Reels、直播)都可以分別查看成效,可以瀏覽的資訊除了最基本的點讚數、留言數、轉發數、收藏數以外,還包括了觸及人數和互動次數。

若為影片貼文,還可以看到初次播放的次數和重播的次數;若你的 IG 專業帳號有連結 FB 的話,也可以在 IG 後台看到 FB 的基礎洞察資訊。

廣告工具

📍路徑:「貼文」>「加強推廣貼文」/「個人頁面」>「專業主控板」>「廣告工具」

IG 專業帳號的廣告工具最直覺的使用方式是選擇好你想要下廣告的貼文,點選貼文右下角「加強推廣貼文」的按鈕,接著可以為你的廣告訂下目標(更多瀏覽次數、更多私訊等)、設定你的廣告受眾,最後是確定預算和投廣的時間長度。整個操作流程非常直覺,對第一次使用的人來說也相當好上手。

如果你對投廣的貼文沒有特別的想法,也可以從「專業主控版」>「廣告工具」中獲得一些幫助,IG 專業帳號可以協助你比較兩則貼文,看看哪一則作為廣告的成效會較好;另外,也會為你提供一些實用的最佳化技巧。

商店功能

📍路徑:「個人頁面」> 右上角「選項」>「設定」>「商業」

你有沒有曾經在滑 IG 限時動態時,被穿插其中的廣告打中的經驗?近年來,用戶們在 IG 上進行購物動作的比例越來越高,而這個商店功能也是 IG 專業帳號所獨有的,可以在你的貼文中加入商品的資訊標籤,讓用戶在瀏覽你的相片或影片後,直接透過你的 IG 貼文進行購物。

不過,目前沒有辦法在 IG 中直接設定商店,必須前往「商務管理工具」才得以在 FB 和 IG 設定商店。

管理私訊

📍路徑:「首頁」> 右上角「小盒子」

當你的 IG 專業帳號被強制設定為公開帳號後,所有用戶都能夠看到你的貼文,也意味著隨之而來的私訊有可能會越來越多,所以 IG 專業帳號堆出了管理私訊的功能,可以將你在小盒子中收到的私訊做分類。

「主要」收件匣中可以存放重要的訊息,而「一般」收件匣則可以存放較不急著回覆的訊息,這兩者可以在你收到「陌生訊息」後手動進行選擇。除此之外,IG 專業帳號也提供了「隱藏陌生訊息」的功能,只要訊息中含有可能冒犯他人或是詐騙的內容,會自動移至這個資料夾當中。

IG 專業帳號的限制?

無法設定不公開

一但我們將帳號切換為 IG 專業帳號後,系統會自動將你的帳號設為公開,這意味著所有用戶都可以透過搜尋、瀏覽或是直接點選你的帳號網址,看見你發布的所有內容。公開帳號的優勢是能夠快速擴大你的 IG 專業帳號觸及率,與更廣泛的社群互動。

連結 FB 粉絲專頁的限制

IG 個人帳號所發佈的貼文可以連動同步至 FB 的個人塗鴉牆;另一方面,IG 專業帳號的貼文則是適用至 FB 的粉絲專頁。但要特別注意的是,當你將 IG 專業帳號與 FB 粉絲專頁連結後,僅限於該專頁能分享 IG 專業帳號的貼文到FB,換句話說,無法直接分享到其他 FB 粉絲專頁或個人檔案。

若切換回個人帳號,洞察資料將遭到刪除

承上 Facebook 粉絲專頁連結的問題,如果想要變更連結設定的話,就必須先切換回 IG 個人帳號,重新設定 IG 專業帳號後再選擇新的 FB 粉絲專頁。但是,當你每次切換回 IG 個人帳號再轉為 IG 專業帳號後,IG 的洞察報告就會被刪除。因此,在一開始設定 IG 專業帳號時,建議先做好往後執行上面的完整規劃。

如何申請 IG 專業帳號?

step1:切換為專業帳號

在 IG 個人頁面中,點選右上角三條橫線的「選項」圖示,進入「設定和隱私」>「帳號狀態」>「切換為專業帳號」。

step2:選擇類別

這時候系統會先詢問申請者選擇你的 IG 專業帳號類別,選擇適合的類別可以讓用戶找到與你類似的帳號,系統預設會出現的類別建議選項整理在以下表格當中,且類別是可以隨時變更的!

IG 專業帳號類別
藝術家音樂家 / 樂團部落客服裝(品牌)社群
數位創作者教育企業家健康 / 美容編輯
作家個人部落格商品 / 服務遊戲玩家餐廳
美容、美妝與個人護理雜貨店攝影師購物與零售影片創作者

step3:選擇 IG 專業帳號種類

如上述所提到的,IG 專業帳號有分為商業帳號以及創作者帳號,這時候系統會詢問你要選擇哪一個,前者適合零售商、本地商家、品牌、組織和服務供應商,後者則是和公眾人物、內容行銷企劃人員、藝術家和 KOL。IG 專業帳號種類跟類別一樣是可以隨時變更的。

step4:設定 IG 專業帳號

選擇完 IG 專業帳號的類別和種類後,系統會請你開始設定一系列的步驟,這部分有點像是新手教學,總共有 7 個步驟,包括了:

  • 完成商業檔案(個人簡介、聯絡資料)
  • 汲取靈感(查看其他專業人士的創作內容)
  • 擴大粉絲群(邀請朋友追蹤)
  • 展現你的品牌(建立連續短片)
  • 探索工具和洞察報告
  • 了解廣告運作方式
  • 與我們分享你的目標

也可以直接點選右上角的「X」,直接開始使用 IG 專業帳號,等到有時間的時候再來陸續完成這些步驟。

💡 補充:創作者帳號獨有的「廣播專區」是什麼?

如果你的 IG 專業帳號是創作者帳號,可以建立專屬你自己的廣播專區與粉絲互動,在廣播專區的聊天視窗內,只有 IG 專業帳號的擁有者可以傳送文字訊息、語音訊息、照片、影片、語音訊和建立投票活動,而加入廣播專區的粉絲們則無法傳送訊息,只能在現有的訊息上傳遞心情、參與投票。簡單來說,有點像是一個與粉絲們可以即時互動的聊天空間。

申請 IG 專業帳號,更精準的擴大你的影響力!

IG 專業帳號主要分為商業帳號和創作者帳號,兩者在功能上並無太大差異,建議根據自身內容風格和目標受眾來選擇。如果你希望能夠多加曝光自己的創作內容,IG 專業帳號提供多項工具和功能,能夠協助你更精確地接觸到目標受眾,包括深入了解貼文成效和粉絲資訊的洞察資料功能,以及透過貼文投放廣告的廣告工具,讓你有更多的方式有效推廣你的 IG 專業帳號。

參考資料

關於Instagram 專業帳號| Instagram 使用說明

商務Direct 訊息(私訊)

關於 Instagram 購物功能

如何將WhatsApp Business 帳號新增至Instagram 個人檔案

How to use Instagram for business: Your ultimate guide

How to Use Instagram for Business

Instagram Business Account Pros, Cons, and FAQs

IG 專業帳號的功能、限制一次看!商業帳號和創作者帳號差別在哪? 閱讀全文 »

精準行銷基本功:5 分鐘搞懂價值主張,3 秒鐘贏得顧客眼球

你聽過 3 秒鐘行銷法則嗎?現代人每天接收大量的資訊,所有的資訊都在競爭消費者的注意力,3 秒鐘的時間內,消費者就會決定是要多認識你,或是直接忽略往下滑。所以你必須要在這 3 秒鐘內讓客戶看懂你的訊息,該怎麼做到這點呢?第一步就是要想清楚你的價值主張,然後才能想辦法在 3 秒鐘內表達出來。

本文將簡單介紹什麼是價值主張、價值主張的知名案例,並分享幾個探索與建構價值主張的方法,幫助你優化你的價值主張。

價值主張白話文

圖片來源:Pexels。

什麼是價值主張?為什麼要有價值主張?

價值主張用白話文講,就是你的公司、品牌或產品的獨特賣點,它能帶給目標客群的好處或價值,它用最簡單直白的話告訴你的目標客群,為什麼要選擇你的公司、品牌或產品?你的廣告,不論是社群廣告、關鍵字廣告、影片廣告還是 SEO 文章,必須清楚傳遞出能連結目標客群的價值主張,才能帶給目標客群選擇和消費的動機。

有了清楚的價值主張,再進入行銷與廣告的執行面,如發想標語 (slogan / tagline)、文案、設計圖片、撰寫影片腳本,才能讓整個廣告活動傳達簡單明瞭且一致的訊息,幫助你在短時間內獲得注意。

價值主張知名範例

Apple iPhone 14 動作模式:相機晃晃的,影片穩穩的。

Apple 的產品廣告影片總是有很簡單明瞭的價值主張,如這支 iPhone 14 的廣告影片,用媽媽拍攝小孩賽跑的情境傳達它的產品價值主張:就算相機很晃,影片還是很穩。

圖片來源:Apple Twitter 影片截圖

Samsung WindFree™ 冷氣

三星這款冷氣的價值主張已經寫成它的產品名稱「WindFree™」(無風),並在官網產品頁上詳細說明其技術內涵,強調不同於傳統冷氣會產生明顯的風,三星這款冷氣不會有風卻仍有冷房的效果。

圖片來源:Samsung Youtube 影片截圖

桂格養氣人蔘:穩固精氣神

桂格養氣人蔘的多支廣告影片透過呈現上班族的疲勞以及各種需要聚精會神的情境來強調養氣人蔘的功效。影片可以明顯看出此產品的目標對象就是上班族,上班族的痛點是疲勞、壓力大卻又必須要維持工作表現,主張喝了桂格的產品養氣人蔘之後,上班族便較能維持清晰的思緒、應付工作的要求。

圖片來源:桂格官網

探索你的價值主張 方法一:價值主張圖

如果你的產品有相對複雜的功能,可以使用價值主張圖來探索價值主張。下面是一張以資安應用程式為例的價值主張圖。產品與行銷團隊可以一起在空白的價值主張圖上針對下方六大主題進行腦力激盪,盡可能找出最多可以訴求的顧客獲益和痛點,並針對如何創造獲益和終結痛點進行討論,確保產品與服務確實連結顧客的需求。

使用價值主張圖時,要先從右邊的顧客描繪開始,往左邊的產品與服務發想。

圖片來源:最準行銷

顧客的任務

你的顧客在工作或生活上要完成那些任務?有哪些感受上或個人化的需求需要滿足?

想像一個資安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團隊想要透過腦力激盪來探索目標客群,他們可能會從顧客使用手機做些什麼開始,列出各種要利用手機完成的任務,可能要收公司郵件、要收信用卡簡訊、要傳 Line 跟親友聯繫、沒事要滑滑 IG 等。

顧客想要得到的益處

哪些事情會讓顧客感到開心愉悅?他們對於任務完成的期待是什麼?可以思考工作上、生活上、感受上或財務上的益處。資安團隊可能會想到,顧客想要快速用手機完成工作,而且需要手機隨時可用可上網的安全感。

顧客的痛點

你的顧客在煩惱些什麼?什麼事情妨礙他完成工作和生活的任務?以資安團隊而言,可以輕鬆列出許多痛點,包括中毒後手機無法使用、個資外洩、垃圾訊息多、手機儲存空間和運算容量不夠、錯過重要訊息等。

圖片來源:Pexels。

顧客獲益創造者

如何幫助客戶獲得他想要的益處?在此請提出具體的想法。這個假想的資安團隊提出 AI 精準辨識惡意訊息和惡意軟體資料庫與更新資訊的功能,可以讓顧客瞭解潛在威脅,不吃資源的背景作業可以讓資安軟體不影響手機使用的效能。

顧客痛點終結者

如何幫助顧客終結他的痛點?在此請提出具體的想法。假想的資安團隊針對剛剛提出的各種顧客痛點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如全年無休手機救援、過濾訊息清單檢視等。

產品與服務

你可以提供顧客什麼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他們獲得益處、消除痛點並完成任務?

》完成價值主張圖了嗎?聯絡最準行銷讓大家看到你的價值主張

探索你的價值主張 方法二:三要素模板

圖片來源:Pexels。

如果你的產品很簡單,也可以嘗試用三要素模板來探索價值主張。三要素分別是目標對象顧客價值產品/服務的競爭優勢

目標客群

你的產品或服務是設計給誰用的,或是讓誰買的,還有誰也可能適合使用。在描述目標客群時可以用以下幾種特徵加以具體描述:

  • 人口統計特徵(性別、年齡、宗教、職業、身高體重、教育程度、家庭型態、種族等)
  • 地理特徵(居住地、都市/鄉村、氣候、語言等)
  • 行為特徵(搜尋的關鍵字、瀏覽過的網頁、去過的地方、買過的商品、追蹤的粉專等)
  • 心理特徵(政治立場、活動/興趣/意見等)

顧客價值

你的產品或服務帶給這些目標客群的好處與價值。在描述顧客價值時,可從以下幾種類型的價值著手發想。

  • 功能性價值(方便、健康、省時、省力等)
  • 社會性價值(形象、地位、吸引力等)
  • 情感性價值(幸福感、浪漫感、快感、安全感、懷念感等)
  • 新奇性價值(嘗鮮欲望、求知欲望)
  • 情境性價值(情人節、過年、婚禮、back to school 等)

圖片來源:Pexels。

產品/服務的競爭優勢

你的產品或服務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是否更加優越,或是有什麼獨特之處。

以一個假想的寶寶粥產品為例,它的三要素模板可能如下:

目標客群顧客價值競爭優勢
四到九個月寶寶與寶寶的爸媽營養健康口味多樣隨開即食特殊封裝,不需湯匙和碗即可餵食

以一個假想的薑黃素產品為例,它的三要素模板可能如下:

目標客群顧客價值競爭優勢
工時長、壓力大的族群;愛美重視保養的族群抗焦慮抗老化與發炎;預防癌症專利複方,吸收率是他牌5倍以上,吃一錠等於他牌吃5錠

有了包含這三大重點資訊的價值主張,就可以針對不同客群設計產品文案或圖片,並確保把這些重要訊息給放進去。此外,你也可以思考拓展目標客群的可能性,若有了新的目標客群,可能就會有新的顧客價值與競爭優勢。

》完成你的價值主張三要素了嗎?聯絡最準行銷讓大家看到你的價值主張

圖片來源:Pexels。

3 種最常用的價值主張層次

價值主張有許多不同的層次。想像你擁有一間公司,這間公司經營一個或多個品牌,每個品牌下有數款不同產品,你可能會需要架構出公司的價值主張、品牌的價值主張和產品的價值主張。這三種價值主張的內涵和溝通的對象是不同的,若是搞混,可能會傳達無效的訊息給目標對象。

公司價值主張

公司的價值主張層次最高,通常會包山包海或有點抽象,這是因為當一間公司底下有許多的品牌或產品,公司價值主張必須要能夠涵蓋這些品牌和產品的價值主張。

以民生消費品公司 P&G 為例,它的企業價值主張是「提供卓越品質與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給全球世世代代的人」。誰會需要知道 P&G 的價值主張呢?可能是注重企業社會責任的消費者,也可能是 P&G 的通路合作夥伴,此類訊息一般來說會透過公司官網說明。

品牌價值主張

不同品牌是根據不同目標對象或使用情境所打造的,因此也會有不同的價值主張。 P&G 旗下的品牌繁多,有海倫仙度絲和潘婷洗髮精,紙尿褲有幫寶適,保養品有歐蕾和 SK-II 等。以歐蕾和 SK-II 為例,兩個品牌都有洗臉、保濕、精華液等類似產品,但兩者的價值主張截然不同,歐蕾主張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美麗肌膚,價格高出歐蕾許多的 SK-II 則主張特殊護膚成分與抗老效果。

如果你想要推廣類似歐蕾這樣的品牌價值主張,給所有年齡層的女性,可以以社群內容經營加上主動曝光的方法傳遞給女性社群使用者,建立長期的品牌認知和認同。

圖片來源:Pexels。

產品價值主張

產品的價值主張會比品牌和公司價值主張更具體。例如 SK-II 不同的精華液,又有分主打亮白、除斑、活膚等不同的產品價值主張。如果你想要推廣一個主打亮白的護膚產品,可以針對搜尋「美白」相關關鍵字的使用者,經營指導美白方法的 SEO 內容,使用者獲得美白相關知識的同時,也能認識你的產品。

》以內容跟消費者建立連結,聯絡最準行銷

準備好挑戰決勝 3 秒鐘了嗎?

本篇文章帶你瞭解什麼是價值主張、如何探索價值主張、價值主張的不同層次,並用許多實際案例幫助理解。你是否準備開始腦力激盪了呢?

最後我們想要提醒讀者,瞭解你的目標客群是發想有效價值主張的基礎,瞭解目標客群做些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我們才能知道提供什麼樣的產品與服務,才能幫助他們如期望地完成任務、解決他們的問題。

仍然不是很確定該怎麼發展你的價值主張嗎?或者你已經發展出一套價值主張,但不確定該怎麼把訊息最有效地傳遞給目標客群?歡迎聯絡最準行銷,我們的 SEO 服務不但能協助將你的價值主張一一深度呈現,更能有效地讓搜尋引擎使用者看見,用最少的金額帶來最多商機。

參考資料

Why We Buy What We Buy: A Theory of Consumption Values – Jagdish Sheth (jagsheth.com)

How To Write a Value Proposition With 3 Winning Examples (2024) (shopify.com)

7 of the Best Value Proposition Examples We’ve Ever Seen (wordstream.com)

Communicating Product Benefits in Effective Positioning Strategies – FasterCapital

精準行銷基本功:5 分鐘搞懂價值主張,3 秒鐘贏得顧客眼球 閱讀全文 »

精準行銷第一步:STP分析三步驟展開加應用案例

當代行銷學大師、西北大學凱洛管理學院國際行銷榮譽教授 Philip Kotler 說過,「所有的顧客都很重要,但有些顧客比其他的顧客更重要。」(“All customers are important but som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s.”)。想把行銷和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的你,一定要知道怎麼找出那些最重要的顧客,就是靠STP分析。這篇文章將帶大家瞭解什麼是STP分析、STP分析的三步驟,並看知名品牌如何操作STP。繼續往下看: 

什麼是STP?

圖片來源:Pexels。

STP的意涵

STP 是Segmentation (市場區隔)、Targeting (選擇目標市場) 和Positioning (市場定位) 的縮寫。這個三步驟分析法能夠用來檢驗你的產品或服務以及你對市場溝通的方式是否全面與精準,因此我們稱之為精準行銷的第一步。

簡單來說,STP分析的精神就是策略性地將市場切分成小塊,從中選擇你的目標市場,最後針對你的目標市場提出適合的產品或服務方案,進而運用最適合這個市場的溝通方式溝通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主張。

STP分析的重要性

1969年Kotler提出STP分析方法論之前,廣告與傳播業的實務是利用電視廣播等寡占大眾傳播媒體,把同樣的產品推銷給每個人。然而,今天的消費者選擇多、要求高,比以前更難打動跟說服,一般企業主想要審慎運用行銷和廣告資源,唯有靠精準行銷才有機會贏得商業競爭。

整體來說,運用STP分析可以帶給企業主以下好處:

  1. 找出最有價值的客群
  2. 節省市場研究的成本—目標客群變小了,你只需要深入研究這群人
  3. 簡化行銷訊息和組合—你只需要把腦力花在對目標客群溝通,瞭解如何能找到他們、打動他們就夠了
  4. 減少行銷與廣告成本—不再花錢在沒什麼機會買你產品的人身上
  5. 促進轉換—針對目標客群量身訂做的產品、服務和溝通方式,更有機會打動他們、帶來商機

圖片來源:Pexels。

對於行銷人員而言,STP分析是幫助你操作起來更省時省力、事半功倍的前置作業。想像你有100萬元的廣告預算要推廣一個企業用資訊安全方案,你會怎麼運用呢?

你絕對不會購買電視廣告,因為電視廣告看的人涵蓋老弱婦孺無法分眾,除非你算得出某個時段會看電視的人當中,有百分之多少是企業中的IT人員,否則無法知道你的廣告費有多少花在目標對象上。

相反地,你會選用關鍵字廣告或是SEO,因為此類廣告手法是針對使用者的搜尋關鍵字曝光,搜尋「防火牆」、「勒索病毒」的使用者,有相當高的機會有資訊安全方面的需求,而搜尋「蛋糕」或「英文課」的使用者,自然不會是廣告投放的對象。

》最準行銷能幫助你利用搜尋關鍵字精準找到目標對象,廣告預算不到 Google 關鍵字的1/2

STP分析三步驟

圖片來源:Pexels

Segmentation 市場區隔

市場區隔就是把市場策略性地根據某些特徵劃分成較小的市場。常用來區隔市場的特性包括:

  • 人口統計特徵(性別、年齡、宗教、職業、身高體重、教育程度、家庭型態、種族等)
  • 地理特徵(居住地、都市/鄉村、氣候、語言等)
  • 行為特徵(搜尋的關鍵字、瀏覽過的網頁、去過的地方、買過的商品、追蹤的粉專等)
  • 心理特徵(政治立場、生活型態、活動/興趣/意見等)。

舉例來說,銷售營養品的廠商,可能會根據性別、年齡、職業、生活型態等特徵開發適合不同族群的產品,廣告文案的撰寫和圖片的選用也肯定會有所不同,以下是一個用職業型態細分市場的範例:

職業型態與營養品產品規劃範例燒腦族久坐久站族勞動族日夜顛倒族退休族
主打營養品人蔘、雞精紅豆水茄紅素、錳B 群

》最準行銷能幫助你利用搜尋關鍵字區隔市場

Targeting 選擇目標市場

把市場做出區隔後,就能根據你的商業策略、規模和行銷預算決定要對這些市場採取什麼行動,是針對這些市場分別推出行銷組合呢?還是選定其中某個市場加以深耕?在考慮要對市場採取什麼行動前,先思考以下問題:

  1. 市場大小—你選定的市場規模與需求的頻繁程度足夠讓你產生獲利嗎?
  2. 市場的未來性—你選定的市場未來會成長還是會縮水嗎?
  3. 市場的可及性—你有辦法精準接觸到某個特定族群嗎?你有辦法掌握到某個族群的行為特性嗎?比如說,你有辦法找出「數位遊牧族」的行為特性,進而精準與他們溝通嗎?
  4. 投報率—要進入某個市場的代價和潛在獲利相比划算嗎?

》最準行銷能幫助你利用關鍵字工具認識目標市場的搜尋行為

Positioning 市場定位

STP的最後一步,是設法和競爭者有所差異。這個階段可以運用市場定位象限圖來找出差異化的機會。下圖是一個營養補充品品牌市場定位圖,以西醫/中醫和菁英/大眾來區隔。假設今天競爭者A具有宮廷漢方草本的品牌形象,競爭者B找西醫代言主打科學實證,而市場上目前沒有人以親民大眾路線銷售的類似產品,那麼左邊這兩個象限可能就是你差異化的機會。

市場定位象限圖。圖片來源:最準行銷。

那麼市場定位圖的X軸和Y軸要怎麼設定呢?這要看你的潛在顧客在選擇此類產品的時候考量什麼因素。訪問幾個消費者吧!以下是三個常見的差異化方式:

  1. 以形象差異化:如菁英/大眾、藍領/白領、專業/休閒等
  2. 以功能差異化:如高價/低價、高品質/低品質、自動/手動等
  3. 以體驗差異化:如舒適度/操控感、注重口感/良藥苦口等

》STP分析完畢下一步,建構你的價值主張

三個STP分析案例

圖片來源:Pexels。

P&G

民生消費品公司P&G可說是STP的專家。它旗下的品牌眾多,不但根據各種清潔護理需求推出不同品牌,同樣是保養品,也會根據不同價格帶推出相對應的品牌。以下是從P&G官網整理出的品牌定位表,可看到P&G以性別、年齡、產品功能、價格與形象進行市場區隔,並選擇其中幾個區隔推出品牌。

人口統計變數 / 功能變數男性女性不分性別嬰幼兒
頭髮潘婷
口腔歐樂B
護膚吉列歐蕾
身體好自在幫寶適

護膚用品價格變數高價低價
品牌SK-II歐蕾

護膚用品形象變數美系日系
品牌First Aid BeautyAIO

分析P&G的市場區隔操作與品牌布局,你是否從中看到新的未滿足的個人護理用品市場?

華碩

華碩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種類繁多,同時也經營主打電競市場的副牌ROG。從官網上可看到,華碩以作業系統平台和用途區隔其主機板市場,並針對各個區隔市場都有推出產品。

主機板用途變數/晶片品牌變數職業電競玩家休閒玩家專業創作者IT企業
Intel平台ROG MAXIMUSTUF Gaming Z790 ProProArt B760 CreatorPro WS 680PRIME H610M
AMD平台ROG STRIXTUF Gaming B650 MProArt B570 CreatorPro WS TRX50PRIME A520M-E

Vitabox

台灣的營養補充品品牌Vitabox有相當豐富的產品線,以下是根據Vitabox官網整理出的部分市場區隔與產品布局表。

人口統計變數/產品用途變數女性男性不分性別
護眼FloraGLO
提振精神酵母維生素B群+Q10酵母維生素B群+Maca薑黃素
助眠鈣+鎂+維生素DGABA+芝麻素+鎂
瘦身薑黃素
增加抵抗力益生菌
私密保養蔓越莓

分析Vitabox的市場區隔操作與產品布局,你是否看到新的未滿足的營養補充品市場?

精準行銷就是先畫好靶再射箭

圖片來源:Pexels。

本篇文章帶你瞭解什麼是STP分析、STP分析的三步驟,並用許多實際案例幫助理解。你是否準備要實際運用在自家產品了呢?

最後我們想要跟讀者分享一個訣竅,STP分析不只可以幫助你聚焦於最重要的市場,更是一個幫助你找出市場機會的工具,從你現有的產品/服務與目標市場向外延伸,或許可以找到新的未被滿足的市場,並拓展產品線。

仍然不是很確定該如何為你的生意進行STP分析嗎?或者你已經完成STP分析,也選好目標市場,需要將訊息最有效地傳遞出去?歡迎聯絡最準行銷,我們的SEO服務不但能用完整的關鍵字布局協助你找出最多可能的客群,更能有效地讓搜尋引擎使用者看見你,用最少的金額帶來最多商機。

參考資料

A guide to the STP marketing model (adobe.com)

How to Create a Brand Positioning Map – Determ

The Complete Guide to STP Marketing with Examples – Yieldify

精準行銷第一步:STP分析三步驟展開加應用案例 閱讀全文 »

如何策劃 B2B 和 B2C 內容行銷?從規劃到執行帶你 1 次上手

在數位時代,內容行銷已是企業和品牌推廣服務價值一種重要的營銷方式,優越的內容行銷佈局,能讓品牌在數位平台上有效提升且持續累積搜尋量;然而,僅依賴單一文章內容行銷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系統性的佈局內容行銷和策劃執行方案,才能長保內容文章佔據 Google 首頁。

本篇將用 4 步驟帶你了解如何策劃內容行銷方案,並給予實際內容行銷成功案例,讓無論是初次嘗試規劃內容行銷或是想提升品牌內容行銷佈局的你,都能快速了解內容行銷的成功關鍵所在!

什麼是內容行銷?


(內容行銷的定義與常見呈現手法/圖片來源: pexels )

內容行銷的定義

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是一種透過有價值的內容吸引目標受眾建立品牌形象、提高曝光率、增加客戶信任度的行銷策略(請見參考資料 1 )。例如保健品牌舉辦「如何吃出健康好身體」社群活動、美妝品牌每月於線上推出最新美妝資訊…等,藉由提供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建立信任感,使用戶更願意與品牌互動或購買其產品和服務。

內容行銷常見呈現手法

內容行銷可以以文章、影音或聲音的形式呈現,主要需根據品牌預達成的目標、目標受眾及行業特性來調整。最常見的就是透過文字撰寫符合搜尋引擎 SEO 內容行銷的文章,提高品牌在網路上的可搜尋性,也可透過 IG 發布 Reels 影片引發用戶討論、或是藉由 Podcast 分享知識內容展現企業服務價值…等等。

經營內容的 2 大優勢


(經營 SEO 內容的 2 大優勢:提升曝光及形塑專業度/圖片來源: pexels )

透過內容行銷擴大網路曝光量,線上開拓新客源

內容行銷具有『提升企業在網路的曝光率』且『讓企業能在線上獲取新客源』的優勢。在傳統業務開發中,業務需進行一對一的推銷,這份能夠成功吸引客戶的資訊就是優質內容;如果我們將這些優質內容放在網路上,可以吸引更多潛在客戶觀看,為此提升品牌在網路的曝光率

當我們持續在網路上發布高品質的內容,也將間接建立與陌生用戶的信任感。這種信任感使潛在客戶更願意在網路上聯繫諮詢,形成一條迅速獲取新客戶的管道,透過這種內容行銷,即可在線上開拓出新客源。

透過內容行銷塑造品牌專業度,增進客戶信任感

此外,內容行銷還助於『塑造品牌的專業形象』,進而增加客戶對品牌的信任力。例如保險公司每週都在社群分享保險議題:「小資女如何選適合的保險」、「用戶買過最後悔 5 種保險」…等深入消費者需求的內容,讓淺在客戶感受到該公司很了解用戶需求,而建立起對企業的信任

透過有深度的行業見解、洞察消費者需求而轉寫有專業力度的內容,會讓用戶感受到品牌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進而大幅提高對品牌的信任感,而這種深度的信任感有助於用戶在日後主動諮詢服務,甚至直接買單品牌的服務項目。

B2B 與 B2C 在內容行銷佈局上的差異


(B2B 與 B2C 在內容行銷佈局上的差異/圖片來源: pexels )

然而在內容行銷的佈局上, B2B(企業對企業)和 B2C(企業對消費者)的內容行銷方式大不相同,兩者各有側重的行銷關鍵點(請見參考資料 2 和 3 )。

B2B 的內容行銷

在 B2B 的內容行銷中,重點強調『為企業打造解決全面問題的能力』。由於 B2B 決策的過程很漫長,從行銷人員、主管、到上層多個關卡,所以不是單一文章就能夠解決所有客群的問題點,你需要更深入的產業知識,以滿足企業客戶對高度專業性和解決方案導向的需求。

以包裝代工企業為例,客戶除了關注外盒品質外,也可能關注包裝材質的永續性、交貨期的安排、後續服務支援等多方面的考量。因此, B2B 內容行銷應該深入挖掘並強調這些關鍵問題,以滿足採購方對綜合解決方案的渴望。

此外, B2B 內容行銷常見問題是使用 B2C 方式規劃內容,缺乏多面向針對客戶端提供深入的產業見解和解決方案。重點 B2B 內容行銷要凸顯出『我不僅能為你的企業節省金錢或時間,更能為你的客戶解決什麼問題』,透過多方解決問題的內容規劃,才更能促使企業客戶買單你提供的服務

B2C 的內容行銷

相對而言,在 B2C 的內容行銷中,焦點放在『創建與目標客群密切相關的知識內容』。因為 B2C 面對的用戶群為個人,故更著重你的服務與產品是否與用戶有關,像是居家品牌 IKEA 時常在社群發布與用戶有關的內容:「新年大掃除一點頭痛?跟著這樣收納」,引發用戶討論與分享。

因此, B2C 的內容行銷的經營重點在於『闡述我的產品跟服務如何幫助你』,例如以口語化風格呈現的知識文章,迅速提供消費者易理解的生硬知識;或是提供節省比對時間的推薦產品文章,幫助消費者省去爬文看各家產品特性的時間,都能讓消費者更信任品牌的產品與服務。

跟著 4 大步驟制定品牌的內容行銷方案

無論是在規劃 B2B 還是 B2C 的內容行銷時,都需要遵守以下 4 大步驟,才能確保內容品質與行銷目標一致:

步驟一:釐清目的、設定目標

在內容行銷規劃的起始階段,首要任務是『釐清內容行銷的目的』並『為了內容行銷目的設置目標』。無論你的目標是提高品牌知名度、擴大銷售量、還是提升客戶忠誠度,這都是制定後續內容策略的基石。

隨後,制定可量化的目標,舉例電商想提升業績額,會訂定每月新客數、客戶購買頻率、平均客單價、商品平均回購率…等等,這有助於確立內容行銷的方向,讓整體策略更有針對性,並可在執行過程中實時調整。

步驟二:與社群行銷制定行銷策略

釐清行銷目標後,接續要進行整體行銷策略的規劃:包含內容行銷與社群行銷,需要整合的原因是,當你有了行銷內容後,再透過適合的社群管道推播出去,能更快速將內容推送給更廣泛的受眾,進而擴大品牌的影響力。故建議內容行銷與社群行銷需共同策劃,才能讓行銷效益最大化。
想經營好社群?必先知道 8 大社群平台經營心法!

步驟三:擬定內容行銷表

有了內容與推廣渠道後,接續需要制定內容行銷表,它能『確保內容行銷的連貫性』。內容行銷表透過有計畫性的推出內容,不僅能持續為用戶提供新鮮感,同時還能強化品牌形象,進而促使用戶互動並提升品牌忠誠度;另外持續發布內容也有助於堆疊品牌在網路上的搜尋聲量,確保品牌能持續在數位環境留下搜尋軌跡。


(內容行銷表範例-以食品電商為例/底圖來源: pexels )

步驟四:分析數據與調整內容

最後,『定期分析內容數據是讓內容行銷成功的關鍵』,透過深入了解用戶觀看內容後的數據,曝光率、點擊率、文章跳出率等等,能讓我們了解用戶對內容的喜好程度;而定期追蹤關鍵字搜尋數據,也能讓我們了解市場上的搜尋變化,有助於我們及時調整內容行銷策略,確保內容文章能持續在網路上保有競爭力。

內容行銷成功案例分享

蓋斯克科技藉由 SEO 內容行銷,於半年內取得高客單價訂單( B2B )

蓋斯克科技是一間網路設備供應商,提供企業資訊設備整合服務,解決企業網路資安、資訊設備…等問題。由於蓋斯克科技服務項目廣泛,常需花費大量時間與客戶溝通傳遞專業知識,才能解決客戶的疑慮以及建立信任感。

為了讓專業度更快讓客戶信賴,蓋斯克科技透過 SEO 內容行銷佈局,瞄準"資訊安全"、"防火牆"、"Nas建置"等硬核關鍵字,藉由專業知識內容鋪陳帶動客戶信任感,快速提升關鍵字排名至 Google 搜尋首頁,最終成吸引多位客戶諮詢,半年內成功協助蓋斯克科技取得高客單價訂單(請見參考資料 4 )。


(蓋斯克科技針對資訊設備佈局之 SEO 內容文章/圖片擷取自蓋斯克科技官網 )

Pinkoi 透過內容與社群行銷,會員總數已突破 625 萬人( B2C )

Pinkoi 是亞洲領先跨境設計的購物網站,匯聚了來自海內外的優秀設計師,提供多元的商品選擇,包括設計商品、數位創作和豐富的體驗活動,滿足顧客在食衣住行育樂的多層次需求。由於 Pinkoi 在網路平台上的經營且預經營用戶遍佈全亞洲,故網路行銷佈局是可最快傳播的策略。

為了讓內容達到快速傳播的效益, Pinkoi 選擇內容行銷與社群行銷雙管齊下,打造有生活場景的內容,如「2024 轉運列車|招財開運擺飾」、「情人節|送禮送到心坎裡」,並透過在社群上發布引發消費者互動,建立顧客忠誠度。現今, Pinkoi 會員總人數已超越 625 萬人,並成功拓展至 150 個國家(請見參考資料 5 )。


(Pinkoi 根據節日調整主題企劃內容/圖片擷取自Pinkoi官網 )

AmazingTalker 透過影音內容行銷,成為台港最大線上外語家教平台( B2C )

AmazingTalker 為線上教育平台,擁有成千上萬優質教師,讓任何人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家教與學語言方式。 不同於實體教育補行班, AmazingTalker 完全依靠網路和社群推播課程資訊,因此,內容行銷的策略變得格外重要。

AmazingTalker 目前經營的 Youtube 影音內容『 AmazingTalker Show 』扮演了內容傳播的關鍵角色,由主持人 Eko 、 Sandra 、 7 分編透過雙語對話,每周和各種來賓拍出爆笑文化和知識交流的內容,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會激發消費者學習外語的興趣,也使得他們更傾向於選擇 AmazingTalker 作為他們學習的平台。因此, AmazingTalker 目前已成為台灣和香港最大的線上外語家教平台(請見參考資料 6 )。


(AmazingTalker 藉由影音傳播有趣的外語內容/圖片擷取自 AmazingTalker Show Youtube  )

西裝達人透過 SEO 內容行銷, 2 個月提升 85% 品牌曝光率( B2C )

西裝達人(卡爾登西服)是一家提供平價但是品質良好的西服品牌,致力為每位顧客度身打造合身的西裝。過去西裝達人以經營實體店面為主,但受到網路購物影響,消費者漸漸都是透過網路評價、 KOL 分享選擇品牌,很少自己走入實體店面試穿。

故西裝達人調整了行銷策略,透過 SEO 內容行銷瞄準消費者常搜尋的"西裝推薦"和"平價西裝"關鍵字,撰寫「西裝穿搭專欄」、「各種西裝知識」等知識內容,滿足消費者對於西裝相關資訊的需求;短短 2 個月內,品牌的網路曝光率提升了85%,也登上 Google 搜尋首頁,不僅增加西裝達人在網路上的能見性,同時也帶動了客流量和業績的倍數成長(請見參考資料 7 )。


(西裝達人用 3 大專欄經營西服知識內容/圖片擷取自西裝達人官網 )

軟工聊溝通透過 Podcast 和影音內容行銷,爬升至 Podcast 職涯類別第一名

軟工聊溝通為台灣第一個探討「軟體工程師職涯」的訪談節目,從軟體工程角度切入,介紹各個來賓的品牌。軟工聊溝透過 Podcast 邀請軟體公司老闆、品牌經理的資深從業者,節目不僅談論工作心法、職涯歷程,也包含創業故事;除了 Podcast 內容之外,也將內容剪輯成影片放置 FB 、 YouTube 曝光,吸引更多用戶觀看。

從前端目標設定精準族群『軟體工程師』,到內容策略製造與客群相關的話題,如「軟體工程師透過有效對話!解決 99% 的跨部門溝通問題!」,以獨特的逆操作深度經營精準族群,也讓《軟工聊溝通》節目快速爬升到職涯類別第一名的位置(請見參考資料 8 )。


(軟工聊溝通結合 Podcast 和影音內容行銷談論軟體工程師的職場溝通/圖片擷取自軟工聊溝通 YouTube )

理財學伴運用 Podcast 內容行銷,結合 SEO 文章及 IG 圖文將生硬知識傳遞給用戶

理財學伴為講述理財小知識的自媒體,由 2 位非財經背景的普通上班族講述關於理財秘訣。透過場景化的方式呈現內容,講述現代人在理財方面所遇到的問題,如「申請信貸的流程|教你怎麼避開信貸申請地雷!」、「高利活存數位帳戶整理來囉! 要存錢就存在利息最多的地方」…等,讓聽者更加感同身受,而願意專聆聽頻道內容。

除了 Podcast 之外,理財學伴還將內容轉化成 SEO 文章及 IG 圖文,以滿足習慣以文字或圖像閱讀的用戶。這種整合式的內容行銷方式,不僅確保不同閱讀偏好的用戶都能夠吸收到簡單易懂的理財新知,同時也助力理財學伴快速吸引了萬名粉絲的關注(請見參考資料 9 )。


(理財學伴 Podcast 內容行銷談論大眾常見理財問題/圖片擷取自理財學伴 Podcast )

想要精準打中客群的內容行銷規劃就選最準行銷!

在現今內容為王,流量極其重要的時代,內容策劃更不容忽視,最準行銷以『專攻內容行銷,提供商務解決方案』為核心,成功服務數百位客戶,短短幾個月內透過精準SEO策略取得精準流量與客源,例如B2B企業蓋斯克科技在半年內取得高客單價訂單,以及助B2C品牌西裝達人(卡爾登西服)在2個月內將品牌曝光率提升85%。歡迎您免費諮詢最準行銷的官方 LINE@ ,我們將提供你流量規劃、關鍵字策略等內容行銷方案,助力你的品牌在數位上更精準獲取客源!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 :Wikipedia《 Content marketing 》
參考資料 2 :維基百科《 B2B 》
參考資料 3 :維基百科《電子商務經營模式》
參考資料 4 :蓋斯克科技《解決各種場域網路連線問題》
參考資料 5 :Pinkoi 《亞洲領先跨境設計購物網站》
參考資料 6 :Amazingtalker 《線上 1 對 1 家教》
參考資料 7 :MTSK 《手工牛皮皮鞋》
參考資料 8 :軟工聊溝通《軟體工程師的職場溝通談》
參考資料 9 :理財學伴《 MoneyMate》

如何策劃 B2B 和 B2C 內容行銷?從規劃到執行帶你 1 次上手 閱讀全文 »

社群行銷怎麼操作?一次帶你搞懂台灣 8 大社群平台經營心法!

隨著社群平台愈發多元,對於經營品牌的我們來說,如何有效進行社群行銷成了一大難題。一方面,一次經營所有社群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但只經營單一平台,貌似又使品牌佈局過於狹隘,無法持續在用戶面前創造品牌印象…。

究竟社群行銷的經營重點是什麼呢?又該如何針對不同社群,規劃適合的行銷方式呢?現在就跟著我們一起來了解時下最夯的 8 大社群平台: LINE 、 Facebook 、 Instagram 、 Linkedin 、小紅書、推特 X 、 TikTok 與 Threads ,分析各平台特性及經營心法,讓你在 2024 年成功經營好品牌社群!

社群行銷的定義與優勢

(圖片來源 pexels )

社群行銷的定義

社群行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是透過社交媒體平台與目標受眾進行互動,使品牌在用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行銷手法(請見參考資料 1 )。例如美妝品牌 Simple 清妍在抖音發布「 Simple 肌膚乖乖舞抖音挑戰賽戰帖來啦!」(請見參考資料 2 ),在當時引發近 6 百萬人觀看,這種互動方式能夠曝光品牌內容、促進用戶討論或轉發分享,將品牌力快速傳播於用戶的社群中,從而在市場中建立品牌競爭力。


(PHD Media 轉發 Simple 清妍發起的乖乖舞挑戰/圖片擷取自 PHD Media )

社群行銷優勢:助力品牌快速傳播資訊與精準鎖定客群

傳統的行銷手法通常依賴面對面的互動或電視媒體的宣傳,然而,這樣的宣傳方式很難在社群間快速傳播;社群行銷就是將這些有價值的內容轉移到社群平台上,無論是以文章、圖文的形式發布,都有助於『建立企業的品牌形象』,例如傳統媒體三立新聞會將新聞片段放到 Facebook(請見參考資料 3 ) ,讓更多用戶可以知道他們所發佈的新資訊。

而當品牌的內容足夠吸引用戶留言轉發,這些資訊在社群中的傳播速度會快速觸及更廣泛的用戶,實現『迅速傳達訊息、推廣產品或服務』的優勢;倘若在社群經營上,再善用廣告投放,能『更精準鎖定目標客群』,為此,透過社群行銷能更有效地擴大品牌影響力並吸引更多潛在客戶

8 大熱門社群平台與經營方針


(8 大熱門社群平台與經營方針/圖片來源 pexels )

理解了社群行銷的定義與優勢後,接續我們要了解現代人常使用的 8 大社群平台: LINE 、 Facebook 、 Instagram 、 Linkedin 、小紅書、 X(推特) 、 TikTok 與 Threads ,透過對平台特色、平台屬性、經營方針及關鍵成效指標的盤點,協助你理解各社群平台間的運營差異,並提供實用的社群平台經營心法,讓你在為品牌擬定社群行銷策略時,有合適的參考依據。

8 大社群平台盤點表

社群平台平台特色平台屬性平台經營方針關鍵成效指標
LINE即時通訊平台私域創造有趣且即時的互動體驗用戶成長率與封鎖率訊息曝光率與點擊率
Facebook社交網絡龍頭公域建立用戶想參與互動的內容用戶成長率貼文曝光率與點擊率廣告曝光、點擊、轉換率
Instagram視覺媒體平台公域以視覺內容打造品牌形象用戶成長率貼文曝光率與點擊率影片的曝光率與點擊率廣告曝光、點擊、轉換率
Linkedin專業社交平台公域建立專業形象提供價值內容用戶成長率文章互動率和分享率
小紅書生活美學平台公域打造有質感的生活態度用戶成長率貼文曝光率與點擊率產品轉換率
推特 X 即時話題平台公域發揮即時性,引發話題討論用戶成長率貼文曝光率與點擊率
TikTok短影音平台公域利用短影音創意傳播品牌資訊用戶成長率影片播放、曝光、點擊率
Threads文字交流平台公域打造專屬社群的討論場域貼文曝光、點擊、互動率
※平台屬性中『私域』意旨該平台所發布資訊僅用戶本人可見,而『公域』則指品牌發布的平台用戶為開放式的互動(請見參考資料 4 )。

LINE 社群行銷心法:創造有趣且想讓人與品牌即時互動的體驗

LINE 平台主打即時通訊,包含訊息、貼圖、影片通話…等,為了讓品牌能與用戶有更緊密的互動, LINE 推出官方帳戶 LINE@,讓品牌可以跟用戶建構私域,即時傳遞品牌的訊息。為此,LINE 社群行銷關鍵在於『創造有趣且想品牌即時互動的體驗』,像是協發行泡菜發行 LINE POINTS 點數引發消費者再次體驗(請見參考資料 5 )、定期提供優惠卷強化會員專屬感…等,強化品牌與用戶的連結。


(協發行泡菜利用 LINE POINTS 創造新客回購年增率成長 22%/圖片擷取自 linebiz )

由於進入到 LINE@ 中的用戶大多都是認同品牌的族群,可能是喜歡你的產品優惠或是喜歡你的知識內容,故在成效指標上可關注用戶成長率與封鎖率,了解新用戶及舊用戶對於品牌的黏著度,同時追蹤訊息曝光率與點擊率,確認用戶是否對你產出的資訊有興趣。

Facebook 社群行銷心法:建立用戶想參與互動的品牌內容

Facebook是社交網絡龍頭,主打綜合性社交平台,強調個人資訊分享、社團、粉絲團…等社交功能,故在經營 Facebook 粉專時需注重『建立用戶想參與互動的品牌內容』,像是全聯福利中心曾推出「全聯經濟美學」,讓「上全聯買東西」變成一種生活態度(請見參考資料 6 ),也引發社群大量轉發。


(全聯經濟美學「看見鐵草莓消費新思維」引發社群萬人分享/圖片擷取自全聯福利中心 Facebook )

當你產出讓社群用戶願意留言、討論甚至產生轉發的互動後,還可以透過廣告投放,更精準打中目標族群;所以在成效指標上可以關注用戶成長率、貼文曝光率點擊率廣告曝光、點擊、轉換率,確認行銷內容是否受到用戶青睞。

Instagram 社群行銷心法:以視覺內容打造品牌形象

Instagram 作為以視覺內容為主的社交平台,主打以圖片和短影片傳遞訊息,為此,社群行銷可著重於『以視覺內容打造品牌形象』,透過精美的照片傳遞品牌時尚的形象,或是運用日常影片營造品牌接地氣的生活氣息,例如桂冠食品透過人物跟食物的組圖,傳遞出品牌溫暖的形象(請見參考資料 7 )。


(桂冠食品透過活潑的 IG 圖文建構品牌溫暖的形象/圖片擷取自桂冠食品 IG )

而在指標設定上包括用戶成長率貼文的曝光率與點擊率影片的曝光率與點擊率…等等,如果有投放廣告也須注意廣告曝光、點擊、轉換率,確認你所傳遞的社群內容是否吸引用戶關注。

LinkedIn 社群行銷心法:建立專業形象,提供價值內容

LinkedIn 是專業職場的社交平台,不同於其他社群常以日常生活的形象呈現, LinkedIn 上主打建立用戶的商業名片,故在社群行銷的核心在於『建立專業形象,提供價值內容』。例如知名美妝巨頭歐萊雅就時常於 LinkedIn 發布最新科研成果及美妝資訊,來建立與商業用戶的黏著度(請見參考資料 8 )。


(歐萊雅發布美妝創新產品/圖片擷取自歐萊雅 Linkedin )

品牌透過分享行業知識、產業報告等等深度內容,能讓用戶更了解企業的文化,而用戶追蹤率文章互動率和分享率也成為評估行銷成效的重要指標。

小紅書 社群行銷心法:打造有質感的生活態度

小紅書作為一個注重生活方式和美學的平台,社群行銷的核心在於『打造有質感的生活態度』。品牌可以透過精心策劃的內容,分享與用戶生活相關的美妙瞬間,像是中國美妝品牌自然堂,就時常分享如何保養肌膚的議題,且在排版上也是走文青質感風格,引發用戶對美好生活的想像(請見參考資料 9 )。


(自然堂經營小紅書的以文青質感帶出美好生活的感受/圖片擷取自然堂經營小紅書 )

而知識內容、心靈成長…等跟提升生活方式有關的議題,也非常適合在小紅書曝光,在成效指標可關注用戶成長率貼文曝光率與點擊率,甚至因為貼文中可以掛上商品連結,故可追蹤產品轉換率,評估行銷內容與是否產生導購行為。

推特 X 社群行銷心法:發揮即時性,引發話題討論

推特 X 作為即時性強調的社交平台,會快速推播時下的熱門議題,故社群行銷的關鍵在於『發揮即時性,引發話題討論』。美國知名速食品牌溫蒂 Wendy’s 在影視動漫進擊的巨人很盛行時,推出有關的圖文創作,因內容吸睛而觸及到 30 萬名的用戶的注意(請見參考資料 10 )。


( Wendy’s 運用時下話題創作產品圖文/圖片擷取自 Wendys twitter )

故推特 X 上品牌應抓住時事、熱門話題,以快速、簡潔的方式與用戶互動,創造話題性內容,在指標上則是關注用戶成長率貼文的曝光率與點擊率,確認議題是否符合用戶喜好。

TikTok 社群行銷心法:利用短影音創意傳播品牌資訊

TikTok 平台注重短影片內容,社群行銷經營上需聚焦如何『利用短影音創意傳播品牌資訊』上。例如美妝品牌 Simple 清妍在 TikTok 建立了「 Simple 肌膚乖乖舞抖音挑戰賽戰帖來啦!」,引發千萬名網友爭相挑戰,活動曝光近百萬人次。


(PHD Media 轉發 Simple 清妍在 TikTok 上發起的乖乖舞挑戰/圖片來源: PHD Media)

由於短影音會激發用戶按讚、參與互動或挑戰的慾望,將能藉此快速傳播品牌的資訊。故在成效指標方面,我們應追蹤用戶成長率影片播放、曝光、點擊率,以確立影音內容是否成功吸引用戶目光。

Threads 社群行銷心法:打造專屬社群的討論場域

作為最新崛起的社群平台 Threads ,主打以文字結合圖文快速推播資訊,有點類似於推特 X 的經營模式,但 Threads 更注重在『打造專屬社群的討論場域』。由於 Threads 與 Instagram 互相連動,故可用 Threads 發起針對 Instagram 內容即時互動的討論,像是台灣蝦皮針對 Instagram 限動「 2023 打卡活動」提出了互動討論,像朋友般的對話也吸引一批網友按讚。


(台灣蝦皮於 Threads 上的互動內容/圖片擷取自台灣蝦皮 Threads )

品牌透過 Threads 與粉絲即時互動,可以與用戶建立更緊密的聯繫,為此貼文的曝光、點擊、互動率就成為社群行銷的關鍵指標。

制定社群行銷策略的 4 大步驟

理解各社交平台的社群行銷心法後,我們需要分析自家品牌特性,找出適合經營的社群平台,具體要如制定社群行銷策略呢?跟著我們 4 步驟擬定適合品牌的社群行銷計畫!

步驟一:明確品牌形象,選擇適合的社群平台

社群行銷的首要步驟是『明確品牌形象,並選擇適合的社群平台』。如果你是主打年輕族群的美妝品牌,並有活潑的品牌調性,那 Instagram 和 TikTok 等視覺性社群平台就和適合你曝光品牌內容資訊;倘若你要建立職場專業形象,那 Linkedin 上的人就會是你的精準客群。

故選擇社群平台的重點在於,確認你的品牌調性在哪些平台上曝光最合適,才能規劃出切合需求的內容。

步驟二:根據社群平台制定社群行銷目標與制定關鍵績效指標

選定好社群平台後,品牌需要『制定經營目標和關鍵績效指標( KPI )』,以追蹤經營成效,確保後續經營不偏離行銷目標,並透過數據反饋調整內容和運營方式。

假設你經營 LINE 的目標是培養 100 名 VIP 客戶,那針對流入 LINE 的客戶就要關注他對貼文的互動率、點擊連結的頻率,甚至導引到商城後產品的回購率、下單金額等等,透過指標標記出可以培養成 VIP 的客戶,對他們投放更精準的行銷內容,如送禮卷、免費商品組合等等,透過社群行銷去轉化普通客戶成為 VIP。

步驟三:社群行銷需要與內容行銷共同規劃策略

擁有目標後,品牌可以針對目標制定行銷策略,但需要注意的是『社群行銷需要與內容行銷共同規劃策略』。兩者需共同規劃的目的是提供用戶更有價值的內容,提高用戶對品牌的接受度,並在互動中自然而然地傳達品牌的核心訊息,這樣的整合方式才能提高行銷效果並提升品牌形象。
還在煩惱如何策劃內容行銷嗎?快來看看行銷人必知 B2B 和 B2C 內容行銷的關鍵!

步驟四:根據不同平台特性制定社群行銷方案

前面我們盤點社群平台時得知,不同社群平台的社群行銷操作其實略有差異,故在規劃行銷內容時,需要『根據不同平台特性制定社群行銷方案』,這樣更能夠引起用戶的關注並引發分享,例如 Facebook 可以發布較長的內容、而 Instagram 現今則以影音內容為主流。

同時,不同產業在不同社交平台的適合發布時機也不同,如保健食品電商的消費者活躍於社群平台的時間是晚上 8 點(此處僅為舉例),因此發布時機也需要細心考量,以達到最佳的社群互動效果。

5 種常見社群行銷錯誤的操作方式及解決之道

在制定社群行銷策略時,我們經常見到以下五種社群行銷操作失敗的案例,是你在規劃階段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全部的社群平台都發布一樣資訊,造成用戶互動率極低

常見的失敗案例是品牌將相同內容推到所有社群平台,未考慮內容是否與平台用戶觀看習性一致,導致難以引發用戶回應,例如在 Instagram 發布過多文字的圖片,難以清晰呈現資訊,降低互動效果。因此,精準了解各平台用戶的喜好和需求,調整內容風格,不僅能提升用戶互動,更能使品牌更貼近目標用戶,激發更多的關注與互動。

每次發文的用語跟邏輯都不同,無法建立品牌辨識度

我們也時常看到品牌貼文出現不同的用語與邏輯,這常是因為企業內部有好幾位小編,但企業並沒有明確規範品牌調性,致使每次發文的語氣不一,使得品牌形象混亂。故在進行社群行銷前,企業需明確品牌形象與建立品牌調性指引,才能確保社群文案更貼和品牌形象,從而提高品牌的辨識度。

在社群上想發什麼就發什麼,難以建立用戶黏著度

倘若你的品牌過去在社群上隨心所欲發文,那可能難以在社群中建立用戶黏著度,因為未預先規劃社群行銷策略,可能導致內容雜亂,難以明確傳達品牌訊息。社群行銷需要有計劃的內容策略,確保每篇發文都能有助於塑造品牌形象,並能持續對用戶傳達訊息,提升用戶對品牌的黏著度。

社群發文都是產品文,用戶逐漸失去興趣

有些品牌在社群上只發布特價商品、產品檔案等推銷資訊,使得用戶逐漸對內容失去興趣,甚至不再互動或退追粉專。重要的是,社群行銷不僅應局限於產品推廣,還需融入有價值的知識內容,以建立品牌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透過提供有趣、實用且具啟發性的內容,品牌能夠更深入地與用戶互動,培養長期忠誠度,進而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社群行銷需要針對平台特性制定行銷策略

本篇文章我們闡述社群行銷的定義、優勢、台灣主要社群平台的經營方針建議,同時,我們特別聚焦四種常見的失敗操作方式,提醒你避免掉入社群行銷陷阱。倘若你也想成功經營好社群,需要根據社群平台制定經營目標、追蹤關鍵績效指標、並客製行銷內容,才能能離成功經營社群更近一步。透過本篇文章,希望你也可以為你的品牌規劃出合適的社群行銷方案,倘若你在經營社群上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最準行銷的官方 LINE@ ,我們將協助你規劃合適的行銷方案~快來與我們聯繫免費諮詢吧!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社會網路行銷》
參考資料 2 :PHD Media《轉發 Simple 清妍發起的乖乖舞挑戰》
參考資料 3 :三立新聞 Facebook 
參考資料 4 :MBA智库百科《私域流量》
參考資料 5 :協發行泡菜《如何用分眾行銷策略搭配 LINE POINTS 任務牆廣告創造新》客回購年增率成長 22%
參考資料 6 :全聯福利中心《全聯經濟美學》
參考資料 7 :桂冠食品 IG 
參考資料 8 :歐萊雅 Linkedin
參考資料 9 :自然堂小紅書
參考資料 10 :Wendys twitter

社群行銷怎麼操作?一次帶你搞懂台灣 8 大社群平台經營心法! 閱讀全文 »

社群高手的 IG 經營 10 大密技,一個月內粉絲暴漲的 100 %!!

你身旁是否也有著同事在有正職工作的同時也有在 IG 經營自己的帳號並且也因此賺到的協槓收入嗎?網路上雖然有著琳瑯滿目的資訊教你如何在 IG 經營帳號,但你卻不知道要如何切入市場走出自己的風格嗎?

如果你也有著以上的煩惱那相信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在這篇文章你將學到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來經營 IG ,也會教導你如何快速且穩定的增加粉絲,以及哪些事情是在 IG 經營上的地雷,是千萬不能犯的錯。相信在看完這篇文章後,你也能夠從無到有開始在 IG 上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囉!!

IG 與別人不同的 5 大特色

視覺為主的平台,視覺風格可以大膽

IG 與其他社群媒體最大的不同在於呈現方式,打開程式便會發現在內容的呈現上是以圖片、影片為主,文字為輔。文章的篇幅也有著 2200 字數的限制,現代人的專注力無法完整讀完整篇文章,因此以吸睛的圖片及色彩來抓住注意力的貼文觸及率往往會比其他的文章還要高。

打開有在經營的 IG 帳號會發覺大部分的品牌帳號都會利用符合品牌調性的色彩來進行貼文模板的搭配,視覺上可以很清楚感受到品牌想要傳達的感受,這也是其他社群平台無法依靠色彩來營造出的品牌定位。

 IG 帳號水男孩幣修學分都是以分享投資為主軸的帳號,兩者都使用了淺色調作為主要的色彩配置,淺色能夠營造出平靜、放鬆的氛圍,讓一般人在吸收投資理財這種較為艱澀的主題時能在視覺上沒有那麼的有負擔,願意繼續看下去。

互動功能強大,拉近用戶與品牌的距離   

IG 是所有的社群媒體中率先推出限時動態這項功能的,而這項功能也大受歡迎,儘管其他社群平台如臉書也相繼跟上推出類似的功能,但效果卻遠遠不如 IG 所達到的成效。透過限時動態即時的互動性,能夠加深品牌與粉絲的互動性,讓粉絲針對帳號所推出的限時動態參與投票或是 QA ,間接地對品牌更加忠誠。

行銷公司 AdLove Media 的研究也指出 Instagram 是目前品牌使用最多的平台之一,它不斷添加新功能,使品牌和消費者更容易互動,其中包括標籤、點擊通過連結和購物故事等功能,這些都是吸引用戶與品牌互動的有效工具。

以手機用戶為主,只需要製作單一尺寸內容

根據國外研究機構 Statista 資料顯示,大部分的人還是以手機來使用 IG 為主,其中,大約有  

61% 的人以 IOS 裝置來使用 IG,其於 40%則是以 Android 裝置進行登入。

儘管 IG 除了手機的版本外,在各種裝置上也可以使用 IG 的所有功能,但用戶對於 IG 的使用習慣早已根深蒂固,不易改變,這讓在內容的創作上方便了許多,不須因應不同的裝置推出不同的版本。反觀 Facebook 的用戶會習慣於各種裝置上切換使用,這也讓一篇文章在推出時需要顧慮到的事變多了,讓創作上有更多的限制。

不同管道增加觸及 品牌經營與導購

不管是品牌帳號或著是個人帳號,都可以透過 IG 經營在社群上深化自己的品牌印象,或是傳達創作理念來讓粉絲更加認同你的想法或是產品,再藉由自我簡介上的外部連結導流到自己的賣場,來創造不同客源的收入。

與賣場比較之下, IG 多了社群的包裝會讓產品更有溫度讓消費者更想購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的賣家在經營原本賣場的同時也花費心力來進行 IG 經營。

這邊也幫你整理出 IG 與其他社群媒體的異同:

特色/社群媒體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 Tok
台灣用戶數量1087 萬人2151 萬人2020 萬人520 萬人
社群定位圖片及短片為主強調視覺元素支援文字、圖片及影片等多形式長時間的高畫質影片為主15 秒內的短視頻為主
主要用戶年齡層18~34 歲35~54 歲18~34 歲13~24 歲

資料來源:風傳媒:為何FB、IG、Youtube都要做短影音?內行人揭密TikTok抖音6大特色:是成為網紅的最佳捷徑

IG 經營有什麼好處?

經營 Instagram 的優點與缺點

經營 IG 帳號有其優點與缺點:

用戶廣泛:根據數據指出在台灣的 IG 註冊帳號高達 1000 萬人,涵蓋各種族群,因此有利於品牌的曝光度。

多元化內容形式:IG 主要是以色彩鮮艷的貼文作為營運主軸,但近期為了滿足用戶對於內容的新鮮及刺激感,也陸續推出了如:REELS、IG TV 及直播等功能,讓內容可以有不同的呈現方式來滿足不同喜好的用戶需求。

演算法變動:由於程式的更新,會導致演算法都會有所調整,演算法的調整會影像到貼文的策略,因此在 IG 經營上會需要花費心力來了解演算法的喜好,以下為 IG 根據用戶的互動行為來決定貼文的顯示順序的因素:

互動程度:用戶與貼文的互動程度(愛心、評論、分享、是否觀看影片等)是影響顯示的重要因素。

關係:用戶與發佈者的關係密切程度,如經常互動的帳號將更有可能出現在動態中。

興趣:根據用戶過往的互動記錄,Instagram 會推測他們對何種類型的內容感興趣。

新穎性:較新的貼文通常會比較老的貼文有更高的優先權。

需長期經營:如果今天若利用廣告投放的手法來推銷自己的產品,在短時間內會達到有效的觸擊率,但今天若是想在 IG 上有一定的曝光度,需要依靠長時間且穩定的內容更新,建立出自己的品牌及聲望,才會慢慢的開始有用戶開始關注你。

如何透過經營 IG 帳號協槓收入?

如果長期將你的帳號經營起來的話是有機會獲取協槓收入的,在 IG 上的商業模式有以下幾種方式:

贊助合作:吸引品牌商贊助你的 IG 帳號,通常會以在貼文或是限實動態透露品牌方的資訊幫忙進行曝光。

販售個人商品或服務:如果你的帳號是定位在專業領域,可以提供線上諮詢或是開設課程,藉由自己的定位來幫忙推廣。

品牌大使:如果你的帳號與品牌方有著相同的特性或是理念,可以透過長期的合作成為企業的品牌大使,以此獲得穩定的長期收入。

開設團購:在穩定的追蹤人數下,可以與廠商洽談進行合作,透過大量的購買給予團購折扣,促進雙方互利。

廣告授權:如果你的帳號已經擁有一定數量的追隨者,可以提供帖文或故事的版面授權給其他企業,以換取報酬。

如果你的 IG 粉絲追蹤數量擁有超過 1,000 以上達到「奈米網紅」的門檻,便已經有能力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囉。

適合經營 IG 具有優勢的族群

視覺內容為主的創作者/知識型品牌

對手作藝術家、攝影師、插畫家等職業而言,由於作品都以圖片為主,IG 的排版對於這類型的創作者來說是相當友善,可以直接將作品放於帳號並分享創作的故事,藉此利用視覺吸引用戶點閱並透過其中的故事來引起共鳴。

IG 帳號:怪奇事物所                                           IG 帳號:多肉蓮霧

電商或販售快消品為主的商業品牌

透過即時性的特點,電商品牌能夠與用戶建立更密切的互動,提供獨家的促銷、新品發佈以及背後製作過程等內容,有效地吸引目標受眾的關注。Instagram 的「商店」功能以及限時動態的即時性特點,為電商品牌提供了一個多元且具效果的綜合行銷平台,使品牌能夠更全面、有趣地展現產品,並與用戶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

IG 商家:buttonshop_1215                                IG 商家:jks_shop

以分享大量照片影音為主的個人品牌

就個人而言,如果你有著大量的旅遊風景照、美食照片或是與自家毛小孩的互動等等,只要你擁有特別的影音或是吸睛的照片都能夠試著在 IG 經營自己的品牌呦。

以整體來說,如果你的貼文內容能夠擁有故事性、強力的視覺元素或是互動性都擁有在 IG 上建立品牌的優勢。

3 步驟幫你創造自己的 IG 定位與脈絡

聚焦 IG 價值

在建立 IG 帳號前必須先問自己的三個問題:你的帳號主題是什麼? 你的目標族群是誰?你的風格是什麼?這三個問題能夠幫助你聚焦自己的品牌定位,不管是在初期為了累積認同你帳號的粉絲,或是在後期也能讓你在擴大品牌的時候不至於失焦導致粉絲的流失。

在選擇主題時,可以選擇自己擅長或是有興趣的領域做切入,如果今天想要以分享醫學知識當作主題,那便要去思考哪些人會對醫學知識產生興趣,可能是有特定健康問題的人(如慢性疾病、恢復期疾病、或尋求預防保健方法,他們尋求相關的醫學信息和建議。)、對健康生活有嚮往的人或著是已接受過醫療健診或診斷但希望獲取更多意見的患者,了解你的受眾會方便你製作他們更希望了解的內容。

而在風格的訂定上也有幾點需要考量:

視覺風格

可以多多使用清晰簡潔的視覺設讓用戶在觀看複雜的醫學知識時可以減少負擔,並適當的使用圖表及表格提高說明的效率。而色彩方面可以考慮使用天空藍或是淺綠色這些比較溫和的色調來增加受眾在閱讀時的舒適感。溫和色調也常見於醫院及診所,這也有助傳達專業及安心的風格。

內容風格

一般大眾並不了解艱澀難懂的專業用語,因此在文字的使用上須留意避免使用過度專業化的醫學術語,使非受眾也能輕易理解,可以使內容更加親民。

明確策劃主頁的內容

接下來便可以打造自己的主頁資訊,讓用戶可以更方便的搜尋到你亦或是對你有記憶點,主業的資訊越完善便越能夠吸引更多的追蹤數,以下有幾個撰寫主頁資訊需要注意的事項:

大頭貼照:大頭貼照會是我們打開帳號後吸引目光的第一注意力,因此用戶會直覺的將頭貼照與品牌做連結,設計好的頭貼照能夠加速用戶理解品牌,所以在設計上具有一定的識別度是相當重要的事情,而頭貼設置好後也要避免頻繁的更換,導致用戶無法識別產生混亂。

帳號姓名與用戶名稱:可以將帳號名跟用戶名稱理解成你的品牌名稱及 ID,在發想上要以用戶好搜尋及容易理解為主,今天若是想經營與美食相關的 IG 帳號不妨在帳號名稱加入相關的元素,如:「吃」或「食」

個人簡介:可以善用文字、表情符號及 Hashtag 來建立自己的標籤幫助用戶理解品牌,將品牌的理念或是服務等資訊放在簡介裡也有助用戶了解它可以從這個帳號得到什麼樣的資訊,如果是經營專業領域的帳號也可以將個人的經歷放入來加深帳號專業的可信度。

精選動態:由於限時動態具有時效性,若將重要的限時動態能夠分門別類的整理成精選動態,能夠讓新加入的用戶能夠在短時間內清楚帳號的定位及內容,最後再將精選動態的設定一個符

合版面或是系列的封面圖,讓主頁在視覺上更加精緻。

連結:由於在個人主要的連結是有限制的,也導致這則連結格外重要,許多人會選擇使用 Portaly 傳送門 這項多連結工具,它可以一次整合你想要放入的連結。

確認資源規劃與發文目的

在正式開始發文前,必須先在腦海中有所推演,每週的貼文頻率、限時動態發布次數、時間及這篇文章主要目的,只是日常的更新還是有更深層的意涵,例如是商品的促銷或是活動性質的貼文等,釐清這些問題會有助於日後貼文排程的規劃。

貼文頻率

關於貼文頻率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最佳頻率,端看製作能力,但可以建立一個可以預測的發布時間表,讓你的觀眾知道何時可以期待你的新內容,但要留意的是不要為了提高發文頻率而降低的內容品質這反而會導致用戶的流失。

商業合作文章

有關商業合作文章發布的頻率及合作夥伴的挑選上都需要謹慎考慮,首先要確定的是業配的品牌與你的 IG 帳號及受眾是否有高度的相關,如果今天是經營健身相關的帳號與速食業者合作不僅會讓受眾感到困惑,不僅會降低用戶對業配的接受度也大大的模糊了帳號的定位。

而在發布業配文也須留意在業配文與原創內容之間找到平衡,這取決於你發布貼文的頻率有關若今天每周只更新一到兩次那一個月一次的業配會是觀眾比較可以接受的頻率,但你的 IG 若是採取每日更新的話每周一篇的商業合作也不會讓觀眾感到厭煩。

限時動態

限時動態的發布有助於讓帳號更加活潑,也可以加深與粉絲的互動,在發布限時動態時可以依循以下的原則:

強調時效性:發佈與當前事件或限時優惠相關的內容。

多樣性:使用不同類型的內容,如照片、視頻、問答、投票等,以豐富動態的內容。

與觀眾互動:利用問題箱、投票等互動功能增加觀眾參與感。

展示幕後工作:分享幕後製作過程或日常生活片段,增加真實感。

7 招必勝 IG 經營策略

經過上述的介紹你已經清楚了解到自己的品牌定位、風格還有你的目標族群,現在將要學習 7 個讓粉絲增加的技巧,進而擴大品牌聲量。

找出屬於你的黃金時段:

前面已經教你找出你的受眾了,現在要更進一步的了解到你的目標客群都是在什麼時候使用 IG, 今天的發文若不是在受眾使用 IG 的黃金時段很容易被更後面的貼文給往下擠,進而讓用戶無法在第一時間查看最新貼文,導致觸及率的下滑。

別擔心,要找出你的粉絲的黃金時段都可以利用 IG 後端的數據來做查詢,只要簡單 3 步驟就能夠馬上解決:

步驟一: 點擊帳號主要的「專業主控版」

步驟二:點擊右上角「查看全部」

步驟三:點選「粉絲總數」並滑到最下方,便可以看到「最活躍時間」

善用 hashtag 及表情符號,增加品牌內容曝光度:

由於文字是沒有溫度的,表達上容易產生誤解,這時如果在文章中適時加入表情符號,不只可以讓文章顯得更加生動拉近兩邊的距離,也可以減少文章中誤會的機率。

hashtag 是我們在經營品牌的利器之一,如果在貼文中適當地使用,可以大大的增加的品牌的曝光度,使用熱門的標籤可以使內容更有可能出現在搜尋結果中;如果貼文能夠結合現在的趨勢也有助於內容跟上社群媒體,提高被注意的機會。但在使用上要注意的事項是使用過多或是不相關的標籤可能會產生反效果,因此在使用上建議使用只符合主題的標籤。

與粉絲互動

IG 經營必須要保持與粉絲的互動,不管是按讚、分享或是留言都是 IG 的演算法用來評斷貼文的依據,觸及率高的文章 IG 才會將其推播給其他可能感興趣的用戶,除了貼文的互動性外,限時動態也可以開啟投票或是 QA 的功能,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也能與用戶維持聯繫。

提供真實的內容,避免假資訊傳播

在經營社群媒體時,千萬不能夠為了短期想要增加粉絲的數量而開始發布與品牌定位無關的文章來吸引其他用戶,長期下來會導致品牌的定位失焦,導致粉絲的退追。而在貼文資訊上也要小心,不能夠為了吸引流量而誇大內文,若是被揭發後會讓粉絲感受不到品牌經營的用心。

多使用 IG 釋出的新功能

IG 為了要保持用戶的新鮮感也會推不同的發布形式,不同的方法也會有不同的觸及效果。對於新的方法也不要產生排斥,例如 Reels 或是限時動態不定時推出許多的互動功能。善用不同的方式來創造內容不僅可以維持品牌新鮮度,對用戶體驗也是好事,也可以透過觸及率來分析用戶對貼文形式的喜好,來優化自己的內容。

固定且規律更新 IG

持續且穩定的發布貼文是 IG 演算法用來判斷帳號是否優質的一個依據,而持續且穩定發文的帳號觸及率也比其他帳號要好上許多,那到底要發多少文才能算是持續且固定呢?

根據 IG 負責人亞當・莫瑟里 (Adam Mosseri)在2021年的說法是:一個好的發文頻率為每週發布 2 則貼文,在限時動態的更新上則以每日 2 次為主,但還是可以依照自己的創作頻率有所調整。

貼文多用「輪播圖片」

使用輪播圖片效果在 Instagram 貼文中可以帶來一些優勢:

講故事和展示多面:利用可以放多張圖片的特性,讓我們可以有更完整的故事可以述說,也避免單篇圖片上的文字過多,導致反感。

增加參與度:輪播的圖片會強迫用戶往右滑動來得知完整的貼文資訊,而滑動的過程也提升了用戶的貼文的參與度,因為他們會希望透過右滑來看到更有趣的資訊。

視覺吸引力:如果今天的貼文內容具有故事性,透過一連串引人入勝的圖片效果也會比貼文下方的文案吸引人許多。

進階IG 經營 3 策略!

IG 經營 3 策略

在經營一段時間後,常常會遇到今天的貼文內容多好,觸及率多高但粉絲數量都無法繼續增加瓶頸,這時不妨使用以下的方法來試著改善:

舉辦活動:可以透過直播抽獎,或是提供誘因讓用戶願意分享貼文出去幫你觸及到新用戶。許多的粉絲帳號會以慶祝追蹤人數破萬為由來邀請粉絲分享貼文並標記好友,藉此來抽獎金或是禮物。

主動開闢新戰場:好的內容但沒有人看到的話就徒勞無功,除了在自己原本的版面發文,也可以主動到不同的社群平台的討論版上發文,讓自己的文章更有能見度,吸引不同社群的用戶來追蹤。

以網紅蔡阿嘎為例,蔡阿嘎雖然是以 Youtube 起家,但他同時也經營著 Facebook、 IG及 Podcast 這些不同的平台,在不同的平台發布內容不僅可以加深粉絲對你的印象,也可以觸及到更廣泛的受眾。

除了在不同平台上發文,也可透過關鍵字的行銷,將與品牌相關的關鍵字進行規劃,寫成文章觸及到更多的潛在粉絲,與發文的方式相比,透過文章更能夠塑造專業的形象。最準行銷可說是關鍵字領域的佼佼者。

透過內省找到方向

IG 經營並不是只有向外不斷地追求粉絲數量,也要時不時地檢視自己的貼文是否有偏離品牌定位,哪一類的文章按讚數高哪一些低,如果只是一昧地發布貼文,沒有從中找到脈絡的話只會事半功倍,有時沉澱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容了解粉絲的喜好、觀摩其他同類型創作者的創作方式,會比其他方式來的有效得多。

建立分享勇氣

經營個人品牌也意味著將自己暴露在大太陽底下接受眾人的檢視,但也不要害怕分享自己的想法而變得綁手綁腳害怕失敗,將自己的優質內容分享出去,我們都需要依靠不斷的嘗試來找到屬於自己的 IG 經營方法,所以如果今天有獨創的內容就大膽地分享出來吧!!

一開始也可以先從小地方來練習分享,可以先分享你認同的創作者貼文、一些比較不敏感或個人化程度比較低的內容,也可以妥善利用限時動態即時性的特色來分享你的想法,因為這些內容會在 24 小時候消失,壓力也會比較小。

長期經營 IG 的 4 種實用工具推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已經知道了各種讓粉絲增加的技巧,但還欠缺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執行工作的工具,以下將介紹 4 種工具來幫助我們事半功倍。

平面設計工具

Canva 是給不會設計的人簡易快速的排版工具。它有大量的 IG 貼文或限動模板與素材供你挑選與應用,讓你快速製作具有一定美觀度的內容。

Canva 是線上平台,可以讓你即時儲存,還能線上與人共編,對小團隊來說十分方便。

除此之外, Canva 付費版功能也為了社群經營者提供內容排程的服務,只要在設計好的圖片上點選排程,就可以在指定時間上架到指定的社群平台上。                        

自動化回覆機器人

ManyChat 是一款廣受社群經營者喜愛的聊天機器人工具,只要設定好觸發條件,機器人就會自動發送歡迎詞及回覆訊息,幫助你經營 IG 更省時、省力,還能增加與粉絲的聊天互動。

數據分析工具

Engaged.ai專為 IG 打造的後台分析工具,除了 IG 內建洞察報告的數據以外,它還多了產業分析、hashtag 成效追蹤、所監測的競品分析等功能,也可管理多個商業帳號。

從免費到不同金額的付費方案都有。免費版就可以擁有簡潔美觀的數據介面,付費版則適合給想要更深入分析跟你相似的帳號、掌握產業趨勢的品牌主。

多連結工具

Taplink 是一款版面設計相當自由化的多連結工具,除了有很多模板可以選擇,也支援背景動畫效果,算是市面上功能最豐富的多連結工具。

IG 經營並不難,但須長期經營!!

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其實並不像其他的協槓方式一樣要花錢買設備或是有存貨成本,利用網路的優勢我們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來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

但難就難在能不能夠持之以恆把你的 IG 經營起來,有時可能會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讓你覺得看不見終點,這時如果我們能夠依靠最準行銷所提供的關鍵字服務,可以幫助我們節省很多的時間在潛在粉絲的尋找,透過關鍵字的方式將瀏覽者導流到 IG 成為粉絲,讓創作者只需專注在自身的品牌經營即可,最準行銷可以說是陪你一同成長的好夥伴。

只要不停止的經營下去,一定會讓自己的帳號被更多的用戶發現,所以在 IG 經營上需要保持正向來渡過前期的辛苦,只要到了後期擁有了一定的粉絲之後你便可以像大網紅們一樣接到許多的業配囉~

參考資料:

Pew Research Center:News Use Acros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in 2020

翁蕊:探索社群媒體行銷之品牌及社群效益

今周刊:選對平台發揮影響力 社群媒體新勢力

每日 e 碇:023 年免安裝輕鬆下載 IG 照片、影片、限動!

社群高手的 IG 經營 10 大密技,一個月內粉絲暴漲的 100 %!! 閱讀全文 »

人人都要會的自媒體經營, 9 步驟打造你的專屬自媒體!!

自媒體在這個時代已是稀鬆平常的事了,你身旁是否有朋友在有著自己的正職工作之外也在閒暇之餘在網路上經營自媒體呢?你是否也嚮往著除了每個月有著本業的穩定薪水外也能夠透過自媒體在網路上賺取第二甚至是第三份收入呢?

自媒體經營這件事需要耐心更需要毅力,但絕非做不到。如果你曾有過想要打造自媒體的念頭但卻因為無從下手而卻步,這篇文章幫你整理了自媒體經營的注意事項,並告訴你如何找到屬於你的自媒體定位創造自己的網路影響力,讓你也能夠像網紅一樣接取業配幫自己創造你的協槓收入!!

自媒體是什麼?

了解自媒體的定義

自媒體代表著每個人都具有成為媒體的能力,每個人的見解、經歷或是生活背景都不相同,而透過社群平台來發表自己的想法便是自媒體。網路上常常看到的網紅、YTR 都是屬於自媒體的一種,自媒體的發展受益於網路的普及,使個人的言論可以無國界的散布出去,藉此建立自己的社群影響力。

自媒體的市場商機與潛力

根據跨國 AI 公司 iKala於 2023/3/27 所整理出的「2023 網紅行消趨勢報告書」顯示台灣在三大社群平台:Facebook、Instagram 及 Youtube 的微型網紅的人數大幅成長,影音導購變現、線上募資及超商聯名等這些都是自媒體背後的商業模式,根據 Influencer Marketing Hub 報告指出 2023 年全球網紅行銷市場規模較去年成長 29% ,高達 6,454 億台幣。

自媒體經營簡單 3 步驟

一、決定自媒體的主題定位

在開始自媒體經營前必須先問自己的三個問題:你的主題是什麼? 你的目標族群是誰?你的風格是什麼?這三個問題能夠幫助你聚焦自己的自媒體定位,不管是在初期為了累積認同你帳號的粉絲,或是在後期也能讓你在擴大品牌的時候不至於失焦導致粉絲的流失。

在選擇主題時,可以選擇自己擅長或是有興趣的領域做切入,如果你今天想要以分享醫學知識當作你自媒體的主題,那便要去思考哪些人會對醫學知識產生興趣,可能是有特定健康問題的人(如慢性疾病、恢復期疾病、或尋求預防保健方法,他們尋求相關的醫學信息和建議。)、對健康生活有嚮往的人或著是已接受過醫療健診或診斷但希望獲取更多意見的患者,了解你的受眾會方便你製作他們更希望了解的內容。

而在風格的訂定上也有幾點需要考量:

視覺風格

可以多多使用清晰簡潔的視覺設讓用戶在觀看複雜的醫學知識時可以減少負擔,並適當的使用圖表及表格提高說明的效率。而色彩方面可以考慮使用天空藍或是淺綠色這些比較溫和的色調來增加受眾在閱讀時的舒適感。溫和色調也常見於醫院及診所,這也有助傳達專業及安心的自媒體風格。

內容風格

一般大眾並不了解艱澀難懂的專業用語,因此在文字的使用上須留意避免使用過度專業化的醫學術語,使非受眾也能輕易理解,可以使內容更加親民。

上述曾提過了解受眾會方便你製作更有質量的內容,如果今天你的受眾是想了解慢性疾病的相關知識那便可以往這方面去製作內容,製作受眾想看的內容不僅可以提高他們對你的依賴,也能精準地傳達他們想要了解的知識。

二、選定自媒體經營的平台

每個平台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及主要族群,在決定投入哪一個平台前,先思考自己的內容是以有溫度的文字故事為主,還是色彩鮮豔吸睛的圖片又或著是生動的影片為主軸,思考好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精準的進入合適的社群平台這也是快速找到粉絲的第一步。

以下也整理出主要發展自媒體的平台,可以依照自己的內容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

部落格平台:

平台特點
Medium高品質的內容分享平台,適合深度文章和專業知識的分享
Matters以付費閱讀方式鼓勵高品質內容創作的平台,偏向深度閱讀及知識分享
痞客邦中文社群的部落格平台,可以分享生活、心情、旅遊等主題

台灣主要社群平台:

平台特點
Facebook適合建立社群和分享各類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
Instagram以視覺內容為主的平台,適合分享照片、影片和故事。
TikTok短影音分享平台,適合創作有趣、有創意的短視頻。
Youtube影片內容為主,適合長格式內容

設計平台:

平台特點
Pinterest以圖片分享為主,適合創作者分享靈感和設計作品。
Behance以設計和創意作品為主的社群平台,適合設計師和創意工作者展示作品集。

三、擬定內容產出的策略計畫

在正式開始發文前,必須先在腦海中有所推演,每週的貼文頻率、時間及這篇文章想達到的主要目的,只是日常的更新還是有更深層的意涵,例如是商品的促銷或是業配性質的貼文等,釐清這些問題會有助於日後貼文排程的規劃,也是自媒體經營開始前的重要一步。

貼文頻率

關於貼文頻率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最佳頻率,端看自媒體的製作能力,但可以建立一個可以預測的發布時間表,讓你的觀眾知道何時可以期待你的新內容,但要留意的是不要為了提高發文頻率而降低的內容品質這反而會導致用戶的流失。

商業合作文章

有關商業合作文章發布的頻率及合作夥伴的挑選上都需要謹慎考慮,首先要確定的是業配的品牌與你的自媒體及受眾是否有高度的相關,如果今天是健身相關的自媒體與速食業者合作不僅會讓受眾感到困惑,不僅會降低用戶對業配的接受度也大大的模糊了自媒體的定位。

而在發布業配文也須留意在業配文與原創內容之間找到平衡,這取決於你發布貼文的頻率有關若今天每周只更新一到兩次那一個月一次的業配會是觀眾比較可以接受的頻率,但你的自媒體若是採取每日更新的話每周一篇的商業合作也不會讓觀眾感到厭煩。

成功的 4 個自媒體經營策略!

與粉絲保持雙向交流:

粉絲的支持是自媒體能夠繼續營運下去的動力,在平常除了內容的更新之外,也要與粉絲進行互動,除了是展現親和力之外,也能夠在與粉絲互動的過程中直接得到用戶直接的回饋讓創作者得到反思,也對接下來的創作方向會更有方向,以下提供幾個與粉絲互動的方式:

回應評論

在你的內容下方與觀眾保持聯繫,透過回覆用戶的留言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他們的觀點或是想法有被重視及留意

發起互動性投票及調查

鼓勵用戶參與自媒體,發起投票讓他們決定下一次的主題,不僅可以讓用戶有參與感更能夠了解到他們真正想看的內容是什麼,也可以透過投票來了解用戶對於先前創作內容的意見及偏好,藉此得到回饋。

舉辦線下活動

舉辦見面會是與你的粉絲面對面交流的絕佳方式,這種活動可以是小型聚會或是與自媒體主題相關的活動,例如 Youtuber 台客劇場會在網路上號召觀眾一起到海邊淨灘。

用戶生成內容

鼓勵粉絲創作與你有關的內容,如照片或故事並在平台上分享出去,這種方式會讓粉絲感受到與自媒體的連結。

Youtuber 蔡阿嘎在頻道創立十周年時曾邀請粉絲以自己的方式創作出他們頻道曾拍攝的影片便分享在平台上,若是被影片被列為前三名還能夠領取高額獎金。

合作與交流學習:

自媒體經營過程中都會有遇到瓶頸生產不出好作品的階段,這時不妨可以與他人進行交流,或是與其他同性質或是不同性質的自媒體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激發出新的火花,來幫助你後續的發展更加多元。

以 Youtuber  Joeman 為例,Joeman 是以開箱科技產品為名的頻道主,為了拓展觀眾近年也推出許多不同的系列,如 Joe 是要對決、Joe 是要收藏等,在節目中就曾邀請過身為澎湖人的遊戲直播主 Dinter 一起評比海鮮。

藉由與不同性質的自媒體合作可以達到破圈的效果,讓原本喜愛 Dinter 的粉絲們看到他出現在別人的頻道影片,不禁也會想要點閱觀看,讓 Dinter 的觀眾不知不覺認識 Joeman 來創造新的流量。

而在同性質的合作上,Kayla Itsines和 Kelsey Wells 都是以健身為名的自媒體,她們曾為彼此設計了健身挑戰,分享下心得並互相推廣對方的 IG 帳號,由於雙方的受眾都是對健身感到興趣的用戶,因此在合作上不僅會讓用戶產生高度興趣,而雙方在合作時也會幫彼此創造流量。

持續學習和改進:

自媒體經營的時候需要保持一定的敏銳度,成功的創作者必須了解到新技術、新趨勢的變化,持續學習新事物也可以改進你的內容,除了讓創作內容更有質感之外,也能夠持續為你的用戶持續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內容。

如 Youtube 頻道阿滴英文是以英文學習及利用有趣的主題來學習英文來定位自己的頻道,在多益推出新制的考試後阿滴便推出了一支影片來分享他實際上考場測試他對於新制舊制考試的看法,這支影片向他的受眾展現了他對於新事物的敏銳度,不僅展現了自己的專業也加深了阿滴對於頻道在英文教學的定位。

身為資訊的傳播者,創作者有義務將自己定位成學習者,學習最新的資訊才能夠最新的趨勢,並保持內容的質量,這種心態也並非只有在內容的精進上,與粉絲的互動上亦是如此,虛心接收反饋,才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

自媒體經營的多平台策略:

透過經營不同的平台,如部落格、影音平台、社群媒體等,形成綜合經營的策略。這樣可以擴大你的受眾範圍,並減少依賴單一平台的風險。但須注意的是,每個平台有自己的不同的呈現方式,所以在發文前可依照各個平台的特性來做適當的調整。

以網紅蔡阿嘎為例,蔡阿嘎雖然是以 Youtube 起家,但他同時也經營著 Facebook、 IG及 Podcast 這些不同的平台,在不同的平台發布內容不僅可以加深粉絲對你的印象,也可以觸及到更廣泛的受眾。

不同的平台也有著獨特的功能讓你在內容的推廣上能夠更加具有彈性,例如 蔡阿嘎在錄製 Podcast 時還會有一個具有畫面的版本並將影片上架到 Youtube,讓他的觀眾多一個選擇。

讓更多人看見你的自媒體的 2 大方法

廣告投放:

利用廣告投放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主動的走向用戶讓對你的內容感到興趣的潛在用戶可以更認識你的自媒體。這邊也列出幾點在進行廣告投放時須注意的事項:

了解目標受眾:

明確定義你的受眾是什麼族群,假如今天經營的是與彩妝有關的自媒體,那你的受眾可能是以女性為主且有能力購買化妝品的女性,精準定義出你的受眾會更有效率地跟潛在用戶溝通。

以下也提供幾種定義目標受眾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人口統計特徵:包括年齡、性別、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

地理位置:特定城市、地區或國家

行為特徵:購買習慣、品牌偏好及行為模式

心理特徵:如價值觀、動機及生活模式

設置廣告目標:

根據你今天投放廣告想達到的目標可以設置不同的廣告類型,如品牌曝光、網站流量及銷售轉化等,如果今天只是想要追求更多的人來關注你的自媒體,那便可以將廣告類型設置為品牌曝光。

設計吸引人的廣告內容:

設置好的廣告內容會讓廣告更有吸引力並留住潛在受眾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廣告的效果,在設置廣告內容時也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留意:

引人注目的標題:標題應簡潔、有趣並能立即引起目標受眾的興趣。

品牌一致性:廣告應與你的自媒體定位保持一致,廣告與品牌一致所吸引來的用戶才是目標受眾。

優良的視覺元素:由於廣告一閃即逝,使用高解析度的圖片或是影片能提高瀏覽到廣告的用戶願意繼續觀看廣告,而廣告的視覺效果及傳遞的信息也必須與自媒體保持一致。

SEO 優化:

SEO 是優化搜尋引擎排名的技術,透過 SEO 讓網站的排名越高,進而獲得更多的觸及幫助網站創造流量及收入。

除了在自媒體上發文,也可透過關鍵字的行銷,走出平台的侷限,將觸及率擴大到搜尋關鍵字,透過自媒體相關的關鍵字進行規劃,寫成文章觸及到更多的潛在粉絲,與發文的方式相比較,文章更能夠塑造專業的形象。最準行銷可說是關鍵字領域的佼佼者。

成功的自媒體必備 4 大心態

在自媒體開始有流量之前,會先經歷一段乏人問津的時期,當你處在這個階段你可能會對於自媒體經營感到灰心喪志而想要放棄,這邊也針對心態面整理出成成功的自媒體應該具備的 4 大心法。

熱愛分享:

熱愛分享是一種持續前進的動力,將你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無私地分享到網路上,這種心態會推動創作者持續推出有價值的內容。熱愛分享這項特質也能夠幫助你渡過前期用戶追蹤次數較低的前期,讓你不會輕易陷入觸及率低的漩渦裡,保持這個初衷能穰你持續在自媒體經營的路上不斷走下去。

因此我們在一開始訂定主題時,可以選一個本身擅長或是有興趣的主題,當我們專注於本身所熱愛的領域時,分享的過程也會更加的自然和有趣。

互動交流:

互動交流是自媒體經營的核心元素,自媒體並非傳統的新聞媒體只有單向的散佈消息,在發布資訊的同時,也會得到粉絲用戶的回饋。這種雙向的交流會建立起健康的社群體驗,但也由於我們會直接地得到回饋,有時不免會受到批判,但這時千萬不要逃避,需要正面的與粉絲交流互動,才能創造更優質的自媒體。

持之以恆:

自媒體經營在初期會需要花費大量的心力來維持,很難在初期就能夠有商業模式的產生,「持之以恆」,是在創立自媒體時我認為最重要的心態,因為並不能夠預測什麼時候會有結果,只能夠透過不斷累積優質的內容,才不會被其他的自媒體給埋沒下去。

透過不斷發佈有品質的創作,也會讓其他原本不是粉絲的人更容易注意到你,當流量突然湧入時,也會讓人感受到這是有在持續經營的自媒體,屬於你的機會就一定會到來。

自律能力:

當你開始經營自媒體時會發現沒有任何人會監督你,這時就是在考驗你的自律能力了,而是否自律也會很直接的反應在自媒體上,更新的速度、內容的品質等等,觀眾一眼就能辨別是否有用心經營維持,惰性是人類的天性,但我們必須克服這項困難,不然的話在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因此,「自律」也是我們自媒體經營的重要心態。

每周準時在你制定的時間發布貼文、定期檢視用戶的留言回饋這些方法都是自律的表現,能在一開始就養成這樣的習慣,絕對能在自媒體經營這條路上幫助你不少。

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來

在自媒體經營這條路上,記得始終保持對於分享的熱情,並致力創造有價值的內容,既然已經決定要經營自媒體了,那就不要輕易被面前的挫折給打敗,只要克服一道道難關,就能夠獲得許多支持你的粉絲,並開始你的自媒體協槓收入!!

自媒體在有流量出來前會需要花費許多時間來經營,這時如果我們能夠依靠最準行銷所提供的關鍵字服務,可以幫助我們透過不同的方式來尋找潛在粉絲,透過關鍵字的方式將瀏覽者導流到你的自媒體成為粉絲,讓創作者只需專注在自身的品牌經營即可,最準行銷可以說是陪你一同成長的好夥伴。

參考資料:

The State of Influencer Marketing 2023: Benchmark Report

KOL RadarKOL Radar:2023 網紅行銷趨勢洞察報告書

Cheers 快樂工作人:你適合當 Youtuber 嗎?解析經營自媒體的 3大心法

人人都要會的自媒體經營, 9 步驟打造你的專屬自媒體!! 閱讀全文 »

【Google Ads】關鍵字廣告超詳解!5大優勢、設定教學一次看懂

你是否也常在使用 Google 查找資料時,在搜尋結果頁上端看到許多關鍵字廣告出現呢?在現今時代,廣告已經是行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你是一個想要學習更多專業知識的行銷人,又或者是因為經營事業而有 Google廣告投放的需求,都能從這篇含金量滿滿的文章得到收穫。

本文會從關鍵字廣告的基礎知識介紹起,也會詳細介紹預算、關鍵字該如何設定,滿滿的乾貨一次交給大家!文章最後也提供了超詳細的關鍵字廣告設定教學,讓我們一起製作出屬於你的第一則廣告吧~

(圖片來源:CANVA免費圖庫)

關鍵字廣告是什麼?跟 SEO 有關嗎?

根據《Digital 2023 Taiwan》台灣網路使用者分析報告顯示,有 90.53% 的人會使用 Google 進行搜尋,關鍵字每日被搜尋的次數超過 100 億次;而每日搜尋頁面瀏覽的時數更是超過 30 億小時,可見關鍵字廣告對於品牌行銷的重要性。

在 Google搜尋時會看到廣告(SEM)以及自然(SEO)的搜尋結果,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各自的優勢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將一一幫大家解答。

搜尋引擎行銷/營銷(Search Engine Marketing)

SEM 過去是用來統稱整個 SEO 自然搜尋引擎優化與付費廣告投放優化的統稱,不過到近期大家漸漸的已經將 SEM 更簡潔的單指付費搜尋行銷優化,也就是指 Google Ads 廣告,包含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關鍵字廣告。

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

SEM 與 SEO 最大的差別便是 Google Ads 是有預算便會有機會曝光、獲得網站流量,而 SEO 看中的是網站本身的內容行銷,我們需要提供能滿足使用者意圖的高品質內容,才有機會獲得曝光,因此除了投放 SEM 廣告之外,SEO 的排名與流量也非常重要。

透過迎合搜尋引擎演算法的方式提升網站在各個關鍵字搜尋結果排名,當排名、曝光量越高,點擊數、網站流量也就越高,相對的就能獲得更多轉換的機會,那麼該如何寫出適合的高品質內容呢?非常推薦大家尋求具備專業知識的 SEO 行銷公司合作。

點我看更多》最準行銷SEO:無論虛擬或實體,精準的人潮 = 錢潮!

關鍵字廣告長什麼樣子?

關鍵字的組成分為標題、說明以及額外資訊,當我們設定好關鍵字廣告的標題及文案時,系統最多會選 3 則標題和 2 段說明,以不同排列組合顯示,並測試最有潛力的廣告組合,針對不同的查詢內容找出最相關的組合,所以盡量將標題說明填滿會更有利系統做測試。

關鍵字廣告的曝光位置

搜尋引擎結果頁

只要在 Google 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左上角有寫著「贊助商廣告」的便是關鍵字廣告,通常在搜尋引擎的第一頁中總共會有 7 則位置可以顯示,分別為頂端 4 則、下方 3 則,這兩個區域的中間則會顯示 SEO 自然搜尋的結果。

搜尋聯播網

除了在 Google 搜尋引擎做搜尋,在 YouTube、Mobile01、卡提諾論壇等有搜尋bar 的入口網站中,也可以搜尋到關鍵字廣告,如上方在 Mobile01 的搜尋範例。藉由搜尋聯播網,可以讓我們在更多不同的網站做曝光,達到更好的廣告效益。

關鍵字廣告的組成

標題

關鍵字廣告的標題最多可以設定 15 則,每個標題的字元長度限制為 30 個半形字元內,可以將想宣傳的重點寫在標題,讓使用者看到廣告便能一目了然,清楚接收到關鍵字廣告想傳達的資訊。

說明

關鍵字廣告的說明最多可以設定 4 則,每則說明的字元長度限制為 90 個半形字元內,可以儘量將品牌的優勢以較詳盡的文字做重點整理。

額外資訊

當關鍵字廣告使用額外資訊功能時,對於廣告能見度、點閱率上都會有所幫助,額外資訊的種類共有 11 種,以下簡單整理最常被使用的五種額外資訊:

類型示例
網站連結額外資訊
摘要、網站簡介額外資訊
圖片額外資訊
地點額外資訊
來電額外資訊

關鍵字廣告的5大優勢

精準投放、鎖定有需求的使用者

以往行銷大多使用傳統媒體,多以購買版面或時段的方式大範圍投放,不一定能將廣告精準投遞給消費者;而關鍵字廣告則是在消費者有實際需求,並搜尋關鍵字時出現廣告,能有效提升消費者對廣告的接受度,並大幅提升關鍵字廣告的點擊率,整體來說精準了許多。

可以在多元管道曝光

如文章前段所說,Google關鍵字廣告除了可以出現在搜尋結果頁面,還可以出現在Google搜尋引擎合作夥伴的其他網站和應用程式,例如:線上新聞網站、購物網站、部落格或手機遊戲…等,這些平台都可以投放關鍵字廣告,提高廣告的曝光率。

可以即時、靈活調整廣告

投放 Google關鍵字廣告時,我們可以根據需求和預算,靈活調整、規劃廣告活動,當活動檔期或是想宣傳的服務臨時需要調整,都可以即時做更改,也可以自行設定想要投放廣告的目標對象,以因應市場變化並持續優化關鍵字廣告。

更容易評估成效

我們可以輕鬆的從報表、後台觀察使用者對於廣告實際做出的行為。我們可以從廣告的點擊次數、曝光次數、點閱率以及達成轉換的次數,來評估廣告的成效。

預算掌控度高

無論是採用 CPC、CPM 或是 CPA 的出價方式,關鍵字廣告都是在達成指定目標後才會計價,投放廣告時系統也會依照每日上限預算執行,讓廣告主可以掌控好廣告預算。

該如何挑選關鍵字?

品牌字

通常我們操作關鍵字廣告時,一定會設定的便是品牌字。當使用者已經認識我們的品牌,也許接著想進行的行為是跟其他商家比價、或是想要查查看我們是否有提供新優惠,因此當使用者搜尋我們的品牌時,關鍵字廣告出現在網頁最頂端會更助於使用者的搜尋體驗。

產品字

假設我們是一個銷售甜點的工作室,通常我們便會以工作室較熱銷的產品設定為關鍵字,像是「千層蛋糕」「達克瓦茲」「手工餅乾」,讓搜尋這些產品字的使用者有機會看到我們的關鍵字廣告,進而達成行銷目的。

需求字

需求字關鍵字的設定,通常都會比產品字的範圍再廣一些。一樣假設我們是一個銷售甜點的工作室,這時我們會選擇的關鍵字可能就會是「中秋送禮」「甜點禮盒」「慶生蛋糕」等等搜尋量較大的關鍵字詞。

關鍵字廣告的計價方式

單次點擊出價

我們稱作為每次點擊成本 (CPC),指的是當有使用者點擊我們的關鍵字廣告時,才需支付廣告費,計算公式為:CPC=總點擊費用/總點擊次數。

  • 舉例:假設我們付了新台幣 1,000 元投放數位廣告,共吸引 50 人次點擊,可得出CPC 單次點擊成本為新台幣 20 元。
  • 公式:CPC=1,000 (總成本) / 50 (點擊次數) = 20 元/次

千次曝光出價

我們稱作為每千次曝光成本(CPM),指的是當我們的關鍵字廣告每曝光一千次,就會需要支付廣告費,計算公式為:CPM= ( 總成本 / 總曝光次數 ) * 1,000。

  • 舉例:假設我們付了新台幣 1,000 元投放數位廣告,廣告曝光次數為 5,000,可得出CPM 每曝光一千次的費用為新台幣 200 元。
  • 公式:CPM=[1,000 (總成本) / 5,000 (曝光次數)]*1,000 = 200 元/千次

單次轉換出價 

我們稱作為每次轉換成本(CPA),指的是消費者完成特定行為時才會計費,而這些特定行為是我們可以自行設定的。例如:註冊會員表單、APP 下載安裝、填寫表單及購買下單…等等,計算方式為:CPA = 總曝光成本 / 轉化次數。

  • 舉例:假設我們付了新台幣 1,000 元投放數位廣告,廣告曝光次數為 5,000、點擊次數為1,000、實際產生的最終訂單數為 10 筆。可得出 CPA 每獲得一筆訂單的費用為新台幣 200 元。
  • 公式:CPA=1,000(總成本)/ 10 (訂單數) = 100 元/筆

​​影響關鍵字廣告效果的因素

既然都投放關鍵字廣告了,當然會希望廣告的排名在越前面越好對吧!而會影響關鍵字廣告效果及排名的因素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

廣告的品質分數

廣告品質可以理解為廣告的優劣,也就是關鍵字廣告是不是提供了使用者想看的資訊?是否對使用者有帶來幫助?使用者點擊廣告後進入網站的體驗是否良好?

而 Google 評斷關鍵字廣告品質的方式有三個指標:廣告關聯性、到達網頁品質、廣告點擊率,整體廣告品質越高,Google 關鍵字的廣告評級也會較高,使廣告能以較低的價格曝光在較好的位置,而有較佳的廣告效果。(廣告評級 = 出價金額 x 品質分數 + 廣告額外資訊)

廣告關聯性

廣告關聯性指的是我們所設定的關鍵字,對比我們提供的文案、網站是否有較高的關聯性。只要關聯性高,在關鍵字廣告上會有比較好的分數。

到達網頁體驗

當使用者進到網頁之後所停留的時間越長、與網站互動程度越高(停留時間、瀏覽頁數、點擊按鍵)有可能代表使用者覺得這個網站提供的資訊、網頁瀏覽體驗都較好,因此也會有較高的到達網頁體驗分數。

預期點閱率

預期點閱率跟關鍵字廣告整體的點閱率息息相關,如果 Google 發現使用者看到我們的廣告,並沒有很高的點擊意願(點閱率較低),這時 Google 就會不斷進行運算,將這個關鍵字的前端順位給其他的廣告主,我們的廣告品質分數就會往下降。

廣告預算

當我們設定的預算花完後,Google 廣告便會停止顯示我們的關鍵字廣告,因此若預算設定的越高,能被曝光的時間就越長,而越多的曝光就越有可能帶來更多點擊,進而達成行銷目的。因此總預算的多寡也是影響關鍵字廣告效果的因素之一。

額外資訊

文章前段介紹了常見的五種額外資訊,當我們的關鍵字廣告有設定額外資訊,Google 會覺得我們能提供給使用者的資訊是更完善的,因此也會影響廣告的排名順位。

關鍵字廣告好簡單!8大步驟詳細教學

STEP1.選擇廣告目標

設定 關鍵字廣告的第一步驟便是決定廣告目標,大家可以依據希望廣告帶來的成效做挑選,不過因為我們已經知道要設定的廣告形式是關鍵字,所以在這個步驟可以選擇「不依據任何目標建立廣告活動」。

STEP2.選擇廣告形式

 (圖片來源:Google Ads)

今天我們要設定的是關鍵字(搜尋)廣告,因此可以直接點選搜尋廣告來做設定。

STEP3.設定到達網頁、廣告名稱

(圖片來源:Google Ads)

設定想讓使用者藉由觀看廣告而造訪的網站網址,較常見的設定網頁為:品牌官方網站、品牌官方粉專,完成後再接著設定廣告活動的名稱。

STEP4.設定廣告出價方式

(圖片來源:Google Ads)

接著我們就可以來設定出價方式,首先需要選擇的便是廣告想要達成的目標,通常我們會使用如圖片中的設定,以點擊為廣告目標,並設定最高單次點擊出價上限,以免有先關鍵字的價格太高,讓預算太快就花完。

STEP5.關鍵字廣告基本設定

(圖片來源:Google Ads)

接著我們就可以設定廣告想要投放的版位,最近關鍵字廣告有了新功能,便是能將關鍵字廣告也投放在多媒體廣告聯播網中,以更低或是相近的預算輕鬆爭取更多的轉換次數。

而地區的設定,如果商品/服務不受地域限制的話,通常我們會選擇將關鍵字廣告投放給全台灣的使用者以達到更全面的廣告曝光機會。

STEP6.關鍵字廣告基本設定

(圖片來源:Google Ads)

設定完地區後,接著就是設定語言,以台灣的使用者來說英語、繁中、簡中皆能讀懂,因此我們通常會將這三種語言都設定進來。

那具體要將廣告推給什麼樣的使用者呢?關鍵字廣告提供目標對區隔讓大家作選擇,可以根據我們廣告相關的產業、性質來做挑選,讓關鍵字廣告可以更精準的顯示給使用者,使我們更容易達成廣告目標。

STEP7.設定廣告關鍵字

(圖片來源:Google Ads)

接著將我們想要設定的所有關鍵字輸入,又或者是想要多些關鍵字的靈感,也可以使用上方 Google 提供的工具,只要輸入網站或產品服務,系統會自動幫你列出適合設定的關鍵字。

STEP8.設定廣告文案

(圖片來源:Google Ads)

最後一步就要大功告成啦!將撰寫好的廣告標題、說明以及網站連結輸入就可以了,不過為了讓廣告有更好的優異度,會建議大家將商家標誌、商家名稱、網站連結(額外資訊)、顯示路徑也都一一填寫,讓廣告有更好的表現。

關鍵字廣告+SEO 搜尋引擎優化,放大品牌行銷力!

相信看完詳細的關鍵字廣告知識,以及八大設定步驟教學,大家對於如何製作關鍵字廣告應該都更加有概念了。不過如果想發揮 Google廣告最大的效益,建議大家也需花時間瞭解 SEO 搜尋引擎優化,讓品牌能在廣告及 SEO 相輔相成下達成行銷目標。

如果你也想在操作關鍵字廣告的同時結合搜尋引擎優化,推薦大家具備豐富 SEO 優化經驗及專業知識的最準行銷SEO服務公司,讓你不再為行銷苦惱,給你最精準的自然流量。

點我看更多》Google Ads 搜尋廣告專業認證

點我看更多》【Google廣告】GDN廣告是什麼?超詳細設定教學》基礎全搞懂!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一:Google Ads 搜尋廣告專業認證

參考資料二:Create a Search campaign

參考資料三:Ads on Search – How Google Search Works

【Google Ads】關鍵字廣告超詳解!5大優勢、設定教學一次看懂 閱讀全文 »

【Google Ads】GDN廣告是什麼?超詳細設定教學》基礎全搞懂!

在現今時代,廣告已經是行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是否也常在使用 Google、YouTube 查找資料時,看到各種不同形式的廣告出現呢?本文會從 GDN廣告的基礎知識介紹起,也會詳細介紹預算、受眾該如何設定,滿滿的乾貨一次交給大家!

不論你是一個想要學習更多專業知識的行銷人,又或者是因為經營事業而有 Google廣告投放的需求,都能從這篇含金量滿滿的文章得到收穫。文章最後也提供了超詳細的 GDN廣告設定教學,讓我們一起製作出屬於你的第一個圖像廣告吧~

(圖片來源:CANVA免費圖庫)

GDN廣告是什麼?

GDN廣告的全名為 Google Display Network,中文稱作多媒體聯播網。Google 的夥伴網站數量為全球第一,其中在在台灣就擁有超過 20,000 個合作網站,範圍涵蓋甚廣,常見的夥伴網站如:YouTube、Gmail、各大新聞網、Mobile01、痞客邦等等,每日廣告的曝光量超過 1億,觸及率高達 99%,可以很有效的協助我們觸及使用者。

雖然 GDN廣告可以藉由圖像素材主動觸及大量的使用者,但 Google搜尋的流量我們也不能錯過!相信大家都有聽過 SEO 搜尋引擎優化,藉由廣告搭配 SEO,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網站引進精準的流量,因此網站文字內容的優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點我看更多》最準行銷SEO:無論虛擬或實體,精準的人潮 = 錢潮!

GDN廣告種類比較

GDN廣告有許多樣式,除了一般的圖片廣告,Google 還會根據已設定的素材自動製作出輕影片,盡可能協助我們提升廣告成效。而 GDN廣告種類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廣告形式素材尺寸
回應式多媒體廣告回應式多媒體廣告是多媒體廣告聯播網的預設廣告類型,優勢為會隨著不同廣告空間自動調整廣告大小、外觀和格式。
我們需要準備的有:廣告標題、文字說明、商家LOGO、圖片素材,接著 Google 便會將圖片及文案自動排列組合,在多媒體廣告聯播網上顯示和放送廣告,甚至自動將廣告最佳化。
圖片尺寸:
1. 1200×628
2. 1200×1200
3. 1200×1200(LOGO)
4. 1200×300(LOGO)
*尺寸限制:5MB

影片:
1. 最多提供 5部影片
2. 需上傳至 YouTube 並提供連結
3. 影片長度建議 30~60 秒
圖像廣告靜態圖像廣告會使用更多不同尺寸的圖片來放送廣告,不過需注意的是這類廣告並不會配合廣告版位調整大小。
圖像廣告無法設定文案,因此在圖片素材的製作上,會建議需在圖中壓上重要的文字訊息,以利廣告傳達資訊給使用者。
圖片尺寸:
1. 728*90
2. 300*250
3. 160*600
4. 468*60
5. 250*250
6. 336*280
7. 300*600
8. 970*250
*尺寸限制:150KB

點我看更多》Google Ads多媒體廣告圖片尺寸懶人包, 整合GDN廣告圖片格式

GDN廣告的特色

  • 可以明確的根據目標建立廣告活動:

GDN廣告的廣告目標可以設定為以下三種:爭取銷售量、爭取待開發客戶和提升網站流量,在行銷漏斗中是屬於上層到中層的階段,可以為品牌培養知名度和考慮度。

  • 便利的使用設計:

多媒體廣告活動會在指定目標、出價和廣告樣式方面採用 AI 技術輔助,以便觸及新的或現有的目標對象,我們只需要做基本的設定,系統便可以藉由機器學習功能,更輕鬆的為我們帶來最佳的廣告成效。

  • 智慧出價:

多媒體廣告有多種出價方式,當我們設定盡量爭取轉換或提高轉換價值時,系統便會以 AI 技術出價,幫助我們在每次的廣告競價中盡量達成設定的目標,有助於節省時間並提高成效。

GDN廣告的優勢

  • 在多個位置中觸及使用者:

如果在全球投放多媒體廣告活動,廣告最多可在約 3,500萬個網站和應用程式曝光,以及 YouTube 、Gmail 中,觸及來自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如此大的廣告觸及範圍,有利於讓我們的品牌被更多人看見。

  • 提供簡單素材即可打造成效卓越的廣告活動:

只要提供廣告的標題和說明、符合尺寸的圖片素材以及商家標誌等等,系統就會根據指定出價方式,在預算範圍內盡量協助我們網羅客戶,可說是比較沒有門檻、簡單易操作的廣告形式。

  • 更聰明靈活的廣告放送方式:

多媒體廣告活動非常智慧,在廣告開始投放後的幾天內便會完成最佳化,Google AI 會挑選出最合適的素材資源組合,讓廣告活動獲得最佳成效,我妹也能藉由簡單的分析瞭解哪些廣告標題、說明、圖片和標誌的宣傳成效最好、最受使用者青睞。

如何設定GDN廣告的投放對象?

以刊登位置做設定

GDN廣告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指定廣告要刊登的位置,接下來會以醫美品牌做舉例,讓大家更能輕鬆理解。

指定網站GDN廣告可以依據客戶的產品或促銷活動,指定投遞在特定網站。比起傳統網站版位購買模式,即是預算較小也有機會能在大網站上刊登廣告,不過需特別留意並非所有聯播網皆提供指定網站版位。
舉例:指定投放在Udn聯合新聞網、中天新聞網
主題比對Google 依照網頁內容,將網站歸納出 26大類主題,我們可以依據產品或活動屬性,選擇有高度相關的主題網頁做曝光投遞,而在 26大主題下還包含更細分的子主題,可以提供我們做更精細鎖定。
舉例:指定投放在被 Google 歸類為美容與健身的網站
內文比對我們可以設定幾個與廣告相關的關鍵字,並指定要將廣告投放在網站中有出現這些關鍵字的網頁,Google 會幫我們比對並找到最適合的廣告露出位置。
舉例:指定投放在網頁中有出現鳳凰電波這個關鍵字的網站

以目標對象做設定

除了以廣告投放的位置做設定外,我們也可以依受眾(目標對象)來設定,由大範圍廣撒到精準投放,我們可以分為以下四種設定:

興趣行銷Google 內建共分為 32大興趣,根據使用者近30天的瀏覽行為,系統會歸納出他近期的興趣,判讀的依據為搜尋習慣、常瀏覽的網站內容等等。

舉例:小明近期常搜尋海島國家穿搭、馬爾地夫機票&交通、度假村推薦等等,可以推測出小明近期即將前往海島、對旅遊有興趣
自訂興趣根據不同產業的特性,我們可以自行設定關鍵字、網址、APP,分別做成自訂名單做投遞,比較特別的是也可選取競業品牌的關鍵字、網站網址做設定,系統便會去尋找對這些字詞、網站有興趣的目標對象做投放。

舉例:我們是做鳳凰電波的醫美品牌,將鳳凰電波相關字詞及競業網站設定為自訂興趣,系統便會去找尋對鳳凰電波有興趣的對象做廣告投遞
再行銷針對曾經到過我們品牌網站的使用者做設定,將 GDN廣告(圖片素材)再投放給此類目標對象,讓他們即使在逛其他網站時,也會持續看到廣告,進而再次造訪網站。

舉例:小明早上瀏覽某度假村的官網但還沒進行預定,下午使用 Google 查找其他資料時便開始多次看到度假村的圖像廣告,吸引他再次進入度假村官網瀏覽資訊,進而預定住宿
動態再行銷特別適合電商品牌做設定,針對曾經到過我們品牌網站的使用者,用 GDN廣告(商品目錄素材)為此類目標對象量身打造動態廣告,讓他們即使在逛其他網站時,也會持續看到曾經瀏覽過的產品,進而再次造訪網站下單。

舉例:小明早上瀏覽某涼鞋品牌的官網但還沒購買,下午使用 Google 查找其他資料時便開始多次看到某一雙早上在考慮的涼鞋廣告,吸引他再次點擊商品瀏覽資訊,最後完成購買

GDN廣告如何計費?

既然都決定要投放 GDN廣告了,預算該如何設定肯定是大家最想知道的資訊,除了設定廣告總預算外,廣告的出價方式也多少會影響到整體成效,一起來看看吧!

設定廣告日預算

Google Ads 中的每個廣告活動,都需要設定每日的預算上限。不過雖然設定了日預算,每天的支出卻不一定都會如設定的金額。

假設11月份我們設定日預算上限為 $500,廣告每日實際花費預算可能是 $400、$600、$550 不等,不過整月的預算是不會超出日預算乘以當月天數的,也就是整月 GDN廣告的預算不會超過 $500*30=$15,000。

設定廣告出價方式

手動單次點擊出價如果想要盡量爭取轉換,可以運用「成本效益管理系統」,這時我們就會搭配手動單次點擊出價使用,也就是可以在系統中設定廣告每次被點擊時願意支付的出價。
目標廣告投資報酬率出價如果是想要增加轉換價值,不妨採用「目標廣告投資報酬率」,讓系統根據我們指定的廣告投資報酬率,去尋找更能多的高價值轉換,進而達成目標。
千次可視曝光出價如果我們的廣告目標是提升知名度,不一定要產生點擊或流量,就可以採用這種手動出價策略。我們可以針對 Google 多媒體廣告聯播網上,廣告每曝光一千次時我們願意支付的最高金額來做設定。

GDN廣告好簡單!7大步驟詳細教學

看完以上有關於系統運作原理、預算設定的介紹後,是不是還有些沒概念呢?接下來會以簡單的七個步驟,一步一步的帶大家設定廣告,超詳細的教學一定能讓你立刻就上手,一起看下去吧!

STEP1.選擇廣告目標

(圖片來源:Google Ads)

設定 GDN廣告的第一步驟便是決定廣告目標,大家可以依據希望廣告帶來的成效做挑選,或是可以直接選擇「不依據任何目標建立廣告活動」。

STEP2.選擇廣告形式

(圖片來源:Google Ads)

今天我們要設定的是多媒體聯播網廣告,因此可以直接點選多媒體廣告來做設定。

STEP3.設定到達網頁、廣告名稱

(圖片來源:Google Ads)

設定想讓使用者藉由觀看廣告而造訪的網站網址,較常見的設定網頁為:品牌官方網站、品牌官方粉專,完成後再接著設定廣告活動的名稱,推薦大家將名稱以日期+素材主題做命名,後續新增多種版本的廣告時會比較容易分辨。

STEP4.GDN廣告基本設定

(圖片來源:Google Ads)

設定好廣告的到達網頁、名稱後,我們就可以接著設定廣告想要投放的地區以及設定使用者的語言。GDN廣告的投放範圍可以遍及全球、也可以小至單一縣市,如果商品/服務不受地域限制的話,通常我們會選擇將廣告投放給全台灣的使用者,並且設定中文、英文等台灣使用者的慣用語言。

點開「更多設定」後,可以看到有許多細項可以做調整,通常我們一開始設定廣告時並不會調整到這部分,會建議先採用系統預設值讓廣告曝光出去。大家可以依照各自的需求彈性設定,如廣告時段、想要曝光廣告的裝置、廣告開啟及關閉的日期以及想要排除曝光的內容類型。

STEP5.設定廣告預算、出價方式

(圖片來源:Google Ads)

接著我們就可以來設定很重要的預算及出價方式啦!將決定好的廣告日預算輸入,系統會以日預算乘以 30.4(每月平均天數)來作為當月最高支付的廣告預算金額,有幾天的花費會高於或低於設定的日預算是正常的現象。

出價方式的選擇可以參考前段文章的介紹,通常我們會使用如圖片中的預設設定,以轉換為廣告目標,並使用自動盡量爭取轉換來讓系統協助我們爭取更多的轉換數。

STEP6.設定 GDN廣告的受眾

(圖片來源:Google Ads)

先前我們已經設定要將廣告投放給台灣地區的使用者,但具體要將廣告推給什麼樣的使用者呢?也可以參考先前文章中提到的,根據目標對象、刊登位置來做設定,讓我們的 GDN廣告可以更精準的顯示給使用者,使我們更容易達成廣告目標。

大家初次做設定時可以先採用「目標對象」做設定,點開目標對象區隔的欄位後可以在搜尋的欄位輸入與我們廣告相關的字詞,或是使用旁邊的瀏覽功能,一一查看有哪些興趣類別是符合我們的受眾並勾選起來。

STEP7.設定廣告文案、素材

(圖片來源:Google Ads)

最後就是整個廣告最重要的步驟,將已經撰寫好的廣告文案以及製作好的素材圖丟入,便可以在畫面右方的廣告預覽區看到廣告實際會顯示的樣子。文案和素材的數量可以自行決定,大家設定時可以同步觀察上方的「廣告優異度」指標,盡量使之達到「極佳」。

廣告+SEO 放大品牌行銷力,交給最準行銷SEO服務

相信看完詳細的 GDN廣告知識,以及七大設定步驟教學,大家對於如何製作 GDN廣告應該都更加有概念了。不過如果想發揮 Google廣告最大的效益,建議大家也需花時間瞭解 SEO 搜尋引擎優化,讓品牌能在廣告及 SEO 相輔相成下達成行銷目標。

如果你也想在操作 GDN廣告的同時結合搜尋引擎優化,推薦大家具備豐富 SEO 優化經驗及專業知識的最準行銷SEO服務公司,讓你不再為行銷苦惱,給你最精準的自然流量。

點我看更多》考取 Google Ads 多媒體廣告專業認證

點我看更多》【Google廣告】關鍵字廣告超詳解!5大優勢、設定教學一次看懂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一:關於多媒體廣告和 Google 多媒體廣告聯播網

參考資料二:回應式多媒體廣告常見大小簡介

參考資料三:5分鐘搞懂Google廣告,Google Ads廣告版位大解析

參考資料四:Google Ads 多媒體廣告專業認證

【Google Ads】GDN廣告是什麼?超詳細設定教學》基礎全搞懂! 閱讀全文 »

品牌指南:8 招個人品牌建立步驟 & 個人品牌案例一次看

品牌經營指南:8 招個人品牌建立步驟 & 個人品牌案例一次看

隨著網路便利性的快速發展,每個人都能夠方便地創建自己的社群帳號、部落格、網站;若能夠進一步善用這些管道來宣傳自己的專業知識,將有機會建立個人品牌,並為自己展示專業技能、提升專業形象、建立與讀者間的信任,更有可能因此吸引到商業合作,為自己帶來額外的收入機會。

本文將以 8 個經營步驟作為指南,帶你逐步了解個人品牌的經營流程,最後也會分享 5 個成功的個人品牌案例,讓你能夠參考個人品牌的實務經營策略與成果。透過這些指南,將能夠引導你創造一個充滿特色、耐人尋味的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是什麼?

個人品牌定義

個人品牌以「個人」的獨特價值和形象作為基礎,是一種個人在數位網路、社交領域、職場中的獨特識別象徵。

然而,並不是只要進行了個人的行銷宣傳、推廣產品服務,就能稱之為個人品牌。以下將列點說明「個人品牌」的核心觀念:

  • 個人理念與價值觀:個人品牌的基石,是建立在清晰的自我理念和堅定的價值觀之上。這反映了你對於事物的看法、信仰、道德準則等眾多層面,並且以此為品牌注入了你的獨特人格特質。
  • 個人的專業領域:當你準備打造個人品牌並且宣傳自己的獨特理念時,為什麼讀者要參考你的意見?此時,就需要仰賴你在特定領域的專業程度,例如:學術界、醫療背景、豐富的業界經驗、理財、旅遊、藝術創作、專業運動員等,當你的話語有了十足的份量,才有可能長期吸引到讀者。
  • 個人的獨到見解:雖然專業領域的人有非常多,但為什麼能夠成功打造個人品牌的人卻是少數?因為個人品牌的經營,其實還反應了你是否能夠有效與讀者溝通:你是否有意願與讀者溝通? 是否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是否能轉化為好懂的語言? 這些都是讀者願不願意買單的關鍵。
  • 個人風格:個人品牌的獨特之處,體現在高辨識度的個人文字風格、視覺形象、思維模式、言行舉止、溝通方式、甚至外在形象上。當你擁有了專屬於自己的獨有特色時,將能夠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並且進一步營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形象。
  • 真誠的自我:不建議在經營個人品牌時,為了流量而過度行銷包裝自己。因為個人品牌的經營,還需要盡可能忠實於自己的初始信念;同時這樣的信念,也要剛好能夠吸引到特定讀者族群。此外,保持真誠的經營策略,對於長期經營來說,也能夠為你發揮出良好、正向的循環。
個人品牌展現了你的個人獨有特質
圖 / 個人品牌展現了你的個人獨有特質。( 圖片來源 Unsplash

經營個人品牌的好處

經營個人品牌帶來多方面的好處,以下是一些主要優勢的列點說明:

個人品牌好處說明
專業影響力使你成為特定領域的權威,提升在行業內的專業影響力。
市場差異特色鮮明,讀者容易記住。
彰顯了獨特的專業形象,在競爭市場中脫穎而出。
優秀的品牌形象,可以幫助你避開削價競爭的窘境。
建立信任一致的品牌形象,凸顯專業感。
建立與客戶、合作夥伴、讀者之間的信任,提高獲得合作的機會。
吸引工作機會有機會吸引到額外的工作機會。
例如:行銷合作、媒體曝光、受邀訪談、授課、演講、代言等機會。
獲得支持者個人品牌的推廣,將有助於吸引追隨者、支持者。
支持者可能會主動幫你宣傳,因此獲得額外的流量。
更容易擴大你的社交觸及範圍。
自我推廣個人品牌是優秀的自我推廣工具,有助於擴大知名度。
若你擁有自己的產品,也等於獲得了額外曝光推廣的機會。
提升自信心透過建立個人品牌的過程,更清晰地梳理了自己的價值與理念。
提升自信心、自我認知,也可以為往後的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危機應對由於已建立穩固的品牌形象與信任,因此當你面對公關危機時,能夠更容易應對挑戰。
表 / 經營個人品牌的好處
個人品牌能夠帶來各方面的機會
圖 / 個人品牌能夠帶來各方面的機會。( 圖片來源 Pexels

誰可以經營個人品牌?

現在你已經了解經營個人品牌的好處了,因此你可能正在猶豫:自己是否有辦法建立個人品牌?

其實,只要學會透過網路的應用與行銷策略,任何人都有機會打造屬於自己的個人品牌。下方將針對不同的身份,提供一些個人品牌的經營建議:

  • 專業人士:經營個人品牌,適合那些渴望在職場中脫穎而出的人,特別是那些具有獨特專業技能、深厚知識的專業人士。透過建立個人品牌,將能夠強化在行業中的專業形象。
  • 創業者、自由工作者:當你搭配個人品牌的經營策略,將有機會在網路或特定平台中,展示自己的獨特專業形象,並且有可能因此吸引到預料之外的客戶、合作夥伴,為自己創造額外的發展機會。
  • 社群經營者:若你想要在社交媒體領域建立影響力,那麼在提供內容時,同步導入個人品牌的營運理念,將是擴展影響力和網路存在感的優秀策略。
  • 打算在特定領域發展的新手:前面幾點,幾乎都是針對已經具備特定技能的人,難道沒有專業技能的人就無計可施了嗎?其實方法還是有的,那就是當你目標明確、決心強烈、確切相信自己能堅持下去,那你就可以用「新手學習歷程」的角度,來經營個人品牌。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新手學習歷程」是起跑線落後於他人的策略,因為你需要從零開始培養專業技能,同時還要花心力於經營個人品牌,所以過程也會相對艱辛。
個人品牌需要在某個領域具備深度專長
圖 / 個人品牌需要在某個領域具備深度專長。( 圖片來源 Unsplash

建立個人品牌:佈局階段

建立個人品牌的最初階段,並不是馬上就一頭熱的挑選一個熱門平台,並且開始盲目的跟風產製內容。因為當你想要建立個人品牌時,其實就等於要開始經營一項「事業」,所以在開始投入資源之前,你應該要先做好一些基本的佈局規劃:

  • 調整自我心態
  • 個人品牌定位
  • 市場分析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學習個人品牌的佈局階段 3 步驟吧!

Step 1. 調整自我心態

首先,你之所以會想要經營個人品牌,常見的原因不外乎就是:看見了極為成功的個人品牌經營者、想要為自己增加額外收入、更加彈性的工作模式、竄紅的自媒體時代。也因此,你可能對於個人品牌的印象都是美好的。

不過,當你在參考這些非常成功的個人品牌時,更大一部份你所沒看到的,是他們為了達到現在的成功,所曾經經歷的那段漫長過程與巨大付出。

所以在開始學習個人品牌建立步驟之前,你需要先建立一個現實且殘酷的對應心態,那就是個人品牌的經營其實是一場「長期抗戰」的過程,你通常很難在短期內就看見成果。

成功的個人品牌經營者,是熬過長期鋪陳的
圖 / 成功的個人品牌經營者,是熬過長期鋪陳的。( 圖片來源 Unsplash

Step 2. 個人品牌定位

個人品牌定位,指得是你要如何確立你在目標受眾心中的獨特位置,以區別自己和他人的差異,並且建立清晰而有吸引力的個人品牌形象。

以下表格,將列舉個人品牌定位的關鍵要素:

個人品牌定位說明
自我分析怎樣的行事風格,可以讓你感到最自然且自在。
自己的個性、個人特色、擅長的溝通方式。
競爭優勢你是否具備專業技能。
該專業技能是否優於其他人?
或者,該專業技能有其他人所無法提供的個人特色?
目標受眾預想並定義你想要溝通的對象( 目標受眾,TA )。
目標受眾的特性為何,包括其特徵、需求、價值觀。
品牌價值清晰表達你的價值觀、信念,建立共鳴並與目標受眾形成連結。
分享你在特定領域的獨特技能、經驗、觀點。
形象風格品牌名稱、logo、品牌色等。
不過份的行銷包裝、符合你的自然形象。
考量這樣的風格和形象,是否能夠吸引特定的目標受眾。
現實面考量,拿捏自然與市場之間的平衡,以免經營後沒有市場需求。
品牌故事利用個人故事營造情感聯繫。
使目標受眾更容易理解你,並且記住你的個人品牌。
避免虛假偽造的故事,否則遲早會對你的個人品牌造成傷害。
品牌一致性保持一致的個人品牌理念、形象、傳達資訊。
無論是在網路世界,或者是現實生活中,你都應該秉持這樣的原則。
品牌信賴感未來你可能會具備影響力,因此需要檢視產製的內容是否正確、有所查證。
正向積極地與目標受眾積溝通,建立個人品牌的聲譽。
堅持良好的個人品德、職業道德等信念。
表 / 個人品牌定位

透過上方表格,你可以了解到個人品牌定位的一些要點,但你可能會擔心自己好像還沒辦法全部都做到。

其實這是沒關係的,你可以先盡量做好現階段能處裡的準備,後續再持續優化能改善的部分。因為個人品牌是無法一步到位的,所以踏出第一步後,後續則需要因應市場回饋與自身條件,來進行適當調整。

你是誰,你的讀者是誰,你能提供什麼
圖 / 你是誰,你的讀者是誰,你能提供什麼。( 圖片來源 Unsplash

Step 3. 市場分析

在上一個步驟中,你已經進行了個人品牌定位的預想,但是你的猜想不一定能夠符合實際的市場需求。因此,你還需要執行一定程度的市場分析,才能夠確保接下來的個人品牌經營,能夠更加順利。

以下表格,將列舉一些你能夠執行的市場分析與策略:

市場分析說明
目標受眾前一步驟的個人品牌定位,只是你初步預想的目標受眾。
為了確保實際市場需求,你還需要數據佐證。
可參考:產業報告、市場趨勢分析、網站數據分析等資料。
產業趨勢掌握所在行業領域的發展趨勢、變化、未來預測。
依照需求調整個人品牌定位或策略,以適應市場變化。
實際訪談除了報告與數據,你也能夠直接接觸目標受眾,取得第一手資料。
常見策略:一對一訪談邀請、問卷調查、網路表單、電話訪談等方法。
受眾痛點歸納並整理目標受眾的需求、期望、迫切解決的問題。
你的個人品牌,是否能夠提供對應的產品、資訊、服務?
市場競爭研究競爭對手,了解其品牌定位、產品服務、優勢、劣勢、粉絲、消費者。
制定你的專屬個人品牌策略與特色。
社會文化環境考察社會文化因素如價值觀、潮流、觀念的變化。
與個人品牌相符的流行文化,能夠適度結合。
法規政策了解產業相關的法規和政策,確保個人品牌能夠合法運作,並且符合標準規範。
透過平時的關注,若有政策的修改,也能在第一時間做應對。
表 / 個人品牌的市場分析

延伸閱讀:品牌經營 5 STEPS,從零開始,創造自己的品牌收入!

缺乏市場意識是危險的
圖 / 缺乏市場意識是危險的。( 圖片來源 Unsplash

建立個人品牌:經營階段

此文前半段為建立個人品牌的佈局階段:調整自我心態、個人品牌定位、市場分析,雖然這需要花上不少的心力做準備,但為了能夠面對現實又殘酷的市場,這些步驟是不建議跳過的。

當你完成佈局階段的準備後,接下來將繼續帶你來了解「產製內容」的經營階段:

  • 經營個人品牌的平台選擇
  • 提供平台上的內容
  • 行銷管道應用、獲取流量

Step 4. 經營個人品牌的平台選擇

當你想到一些成功的個人品牌時,可能是 IG、YouTube 這類主流平台的經營者。但實際上,若你決定要經營個人品牌,對於能夠選擇的經營平台,其實是遠比你想的還要豐富多元。

不同的經營平台,都有著他們獨特的經營方式、互動模式、用戶屬性( 受眾年齡、習慣、喜愛的內容形式。 )因此,即使是熱門主流的經營平台,也不一定能夠符合你的個人品牌,你真正需要考量的是:

  • 平台內容:平台需要產製內容的形式( 文字、圖片、影片、語音、… ),是你喜歡或擅長的嗎? 適合發展你的業務嗎?
  • 目標受眾:平台的用戶屬性,符合你的目標受眾嗎?
  • 獲利管道:平台的營運模式,未來有可能讓你推廣產品或服務嗎?
  • 行銷宣傳:平台有適合讓用戶分享的管道嗎? 有能夠讓你操作增長流量的手法或策略嗎? 平台內容有機會顯示在 Google 搜尋結果嗎?
  • 平台前瞻性:你絕對不想要經營到一半,平台就倒閉無法經營。因此需要合理評估平台是否能長久營運? 未來是否有機會擴大經營? 平台用戶數量是否還在成長?

若你有在此文前述的「個人品牌定位」與「市場分析」階段,用心分析過個人品牌策略的話,對於選擇個人品牌經營平台這個步驟,應該能夠順暢許多。在下一個段落,將介紹常見的個人品牌經營平台,以及他們各別需要產製的內容類型。

各大社群崛起,你需要考量社群特性,是否符合你的個人品牌特質
圖 / 各大社群崛起,你需要考量社群特性,是否符合你的個人品牌特質。( 圖片來源 Unsplash

Step 5. 提供平台上的內容

以下表格,將列舉一些常見的個人品牌經營平台,以及平台的產製內容形式,你能夠選擇符合自己品牌特性的平台來經營。

個人品牌經營平台內容產製平台特色
Instagram圖片 / 影片・ 受眾: 主要吸引年輕用戶、創作者、品牌。
・ 用戶數量: 全球有數十億活躍用戶。
・ 平台特色: 強調視覺分享,支持照片、短影音、限時動態等功能,促進即時互動和社交連結。
YouTube影片・ 受眾: 創作者、觀眾、企業、公眾人物。
・ 用戶數量: 超過數十億用戶活躍。
・ 平台特色: 提供廣泛的影片內容,支援創作者創建頻道,與觀眾分享與互動,平台也提供廣告等賺取收益的機會。
Podcast語音・ 受眾: 吸引廣泛聽眾,包括對特定議題有興趣的用戶。
・ 用戶數量: 約數百萬至數十億全球聽眾( 目前數據尚不透明。 )
・ 平台特色: 提供豐富多樣的主題,方便用戶創建、分享和收聽音頻內容,並享受靈活的聆聽體驗。
LinkedIn文字 / 圖片 / 影片・ 受眾: 專業人士、企業、求職者。
・ 用戶數量: 擁有數億專業用戶。
・ 平台特色: 提供專業社交、建立職場人脈等機會,強調業務連結、招聘和業界知識分享。
Medium文字・ 受眾: 讀者、創作者、專業作者。
・ 用戶數量: 吸引了數百萬的活躍用戶。
・ 平台特色: 提供簡約的寫作界面,強調高質量的文章分享和社群互動。
個人品牌網站文字 / 圖片 / 影片 / 作品集・ 受眾:依照網站主題而異。
・ 用戶數量:依照網站營運狀況而異。
・ 平台特色: 提供個人品牌的自由展示空間,包括長篇文章、作品集、履歷等。
・ 常見架站系統:WordPress、Wix、Weebly  等。
Pinterest圖片 / 靈感板・ 受眾: 主要吸引尋找靈感和發現新事物的用戶,包括美食、旅行、時尚等愛好者。
・ 用戶數量: 擁有數億活躍用戶。
・ 平台特色: 提供視覺發現和儲存功能,用戶可釘選( Pin ) 和搜集感興趣的圖片,建立個人的靈感板。
Behance圖片 / 作品集・ 受眾: 設計師、藝術家、攝影師。
・ 用戶數量: 擁有數百萬的創意專業用戶。
・ 平台特色: 由 Adobe 運營,提供展示完整專案的空間,用戶可以上傳作品集、參與社群互動。
Twitter文字 / 圖片 / 影片・ 受眾: 個人、企業、公眾人物。
・ 用戶數量: 全球擁有數億用戶。
・ 平台特色: 提供即時短文分享,強調即時新聞、話題討論和全球互動。
Twitch直播 / 影片・ 受眾: 遊戲玩家、實況主、娛樂內容創作者。
・ 用戶數量: 數億的全球活躍用戶。
・ 平台特色: 提供即時的直播串流服務,以遊戲、音樂、創意和娛樂為主題,支援觀眾互動和社群建立。
表 / 個人品牌的常見經營平台

透過上方表格,你應該更加熟悉了有哪些平台可以經營個人品牌。順便提醒一點,無論是哪一種平台,若你想要把平台的內容經營到完善,其實都是需要花上大量心力與時間的,因此建議你初期先專心經營一個最符合你的平台就好。

延伸閱讀:【2023】短影音趨勢與案例分享,流量變現其實很簡單!

用心挑選適合你的個人品牌經營平台
圖 / 用心挑選適合你的個人品牌經營平台。( 圖片來源 Unsplash

Step 6. 行銷管道應用、獲取流量

當你開始經營個人品牌之後,最大的挑戰可能不是產製內容,而是你的內容根本沒有人看到,也就是「沒有任何流量」。

若你過往沒有數位行銷相關的職位經歷或操作經驗,那麼「獲取流量」這件事本身,甚至會比「產製內容」還要難上數十倍;而為了讓你的個人品牌能夠順利經營下去,其實你也無法逃避去學習獲取流量的眾多操作。

以下將列舉一些獲取流量的常見策略:

個人品牌行銷策略說明
平台演算法並非每個行銷策略,都通用於所有經營平台。
不同的經營平台,其實有著不一樣的獲取流量策略。
因此,首先需要辨別你的平台,以及平台演算法有哪些特性。
內容行銷在你的個人品牌平台上,持續提供有價值內容,建立品牌權威。
若是個人品牌網站,則有可能因此登上 Google 的搜尋結果。
若是社群平台,則有可能因平台演算法,而被更多用戶看到。
SEO 優化通過關鍵字研究、內容最佳化,提升網站在搜尋引擎中的排名。
與付費廣告不同,這種流量通常是免費獲取到的。
廣告投放進行有針對性的付費廣告投放,引導流量到特定頁面。
例如:Google 廣告、FB 廣告、IG 廣告、Meta 後台廣告管理。
社群行銷除了主要平台之外,額外搭配用戶眾多的熱門社群,吸引流量到你的個人品牌頁面。
例如:FB、IG 等用戶眾多,且適合宣傳的熱門社群。
參與群組加入相關行業的網路或實體社群。
適時參與討論,並且提供你的頁面連結( 需遵守板規 ),將有助於累積專業聲望。
合作夥伴行銷與相關行業的其他品牌或網站合作。
在彼此的平台上,進行交叉推廣,擴大受眾範圍。
表 / 個人品牌的常見行銷策略( 用於獲取流量 )

延伸閱讀:什麼是內容行銷?9 大內容行銷案例,帶你看懂完整操作!

上方表格中列舉了許多「獲取流量」的行銷策略,雖然你可以不用全部都學會,但不論是哪一項的策略操作,其實都是需要花時間學習與實作,才有可能真正帶來流量的。

若你對於這些操作感到力不從心,或者實在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執行到完美,那麼尋求額外的專業行銷團隊,其實也是其中一種解法。「最準行銷服務有限公司」提供了針對 SEO 與內容行銷的商務解決方案,將有效協助你的個人品牌獲取流量;不只減輕你的行銷策略負擔,也讓你能夠更專心於個人品牌的其他重要營運項目。

獲取流量,意味著需要行銷策略的操作
圖 / 獲取流量,意味著需要行銷策略的操作。( 圖片來源 Unsplash

建立個人品牌:成長階段

當你執行了一段時間的個人品牌經營階段,你的個人品牌通常在流量方面會有所成長,同時也逐漸具備了商業模式的基本雛型,隨後你就可以開始朝著「流量成長、增加額外收入」的方向邁進。

接下來,將帶你來了解建立個人品牌的最後 2 個步驟,也就是個人品牌的成長階段:

  • 善用數據分析工具
  • 持續學習與精進自己

Step 7. 善用數據分析工具

也許你會更早就接觸到數據分析工具的操作,但之所以把數據分析放到此文的倒數第二個步驟,其實是有所考量的。

因為當你剛開始經營個人品牌時,無論是哪一個經營平台,最初沒有任何流量,是必然的過程;而每一位成功的個人品牌經營者,也都曾經走過這段令人絕望的失落困境,可能是數個月、也可能是數年。

  • 低流量時期:
    實際上,在你還沒有流量數據的時候,你其實根本不用勞心於數據分析這件事;即使你有了一點流量,但此時的樣本數也太少了,還無法正確反應出市場反饋,因此少量的數據通常也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所以在經營個人品牌的最初,沒有必要讓自己因為「流量不佳」而感到憂心忡忡的;相反的是,你反而可以全神貫注於「產製內容」。
  • 流量成長時期:
    不過,若你熬過了個人品牌前期的失落低谷,流量也開始顯著起來,那麼此時的數據分析,就開始能夠提供極大的價值,並且協助你進一步了解受眾行為、內容成效,以及潛在的商機。

以下表格,將列舉一些個人品牌可以善用的數據分析工具:

個人品牌數據分析工具說明
Google Analytics( GA )提供全面的網站流量、用戶行為分析。
例如:訪客來源、頁面瀏覽、受眾特徵等。
Google Search Console( GSC )提供網站在 Google 搜尋結果中的表現資訊。
例如:關鍵字排名、點擊數、曝光數、點閱率等。
社群後台數據各大社群平台,通常會提供內建或第三方分析工具。
例如:Facebook Insights、Instagram Insights、Twitter Analytics 等。
Hotjar協助了解網站訪問者在頁面上的行為和感受。
例如:轉換漏斗分析、監測網站的熱點圖、使用者問卷調查等。
Ubersuggest關鍵字分析工具以及網站相關數據。
例如:網站流量、競爭報告、SEO 優化建議等。
表 / 個人品牌的常見數據分析工具

透過數據分析,你就可以了解個人品牌在某些平台上的經營成效,還可以進一步制定更精準的行銷策略、提高內容效果,並提升更多的商業機會。

延伸閱讀:SEO 優化入門:8 個技術 + 內容面重點一次掌握!

個人品牌的數據分析工具
圖 / 個人品牌的數據分析工具。( 圖片來源 Unsplash

Step 8. 持續學習與精進自己

優秀的個人品牌經營者,通常不會在獲取了某些成果後,就開始止步不前。因為他們仍會繼續讓自己學習與進步,讓自己在某些領域更加專精,同時也會繼續挖掘可能擴展的商業機會;反過來說,也正因為他們有著這樣的人格特質,才有可能熬過漫長又艱困的前期,並且逐步取得現在的豐碩成果。

持續精進自己,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來看:

  • 自我學習與成長:
    若你沒有這樣的動力,那麼在產製內容一段時間後,你就會「沒料」了。而持續學習的心態,將可以發揮出「學習與實踐的速度提升 > 專業技能與視野的提升 > 學習與實踐的速度提升」這樣的正向循環,你也因此能夠持續產出進步之後的優質內容。
  • 個人品牌的成長:
    當你因為持續學習,而能夠不斷產出優質內容,那麼個人品牌的成長,將會是你取得成果的具體展現之一。你可能會因此在某個領域,開始獲得讀者的信賴;而隨著個人品牌取得成果後,你也可以踏著這個扎實的基礎,繼續擴展到其他適合你的經營平台、商業機會。

個人品牌 5 個成功案例

針對個人品牌的不同經營階段,你所需準備的核心項目會不太一樣,而透過前述的文章介紹,相信你以經學習到了建立個人品牌的 8 個步驟。在文章的最後,也帶你來看一些成功個人品牌的實際成果吧!

個人品牌案例 1:早安傑森

早安傑森,個人品牌網站
圖 / 早安傑森,個人品牌網站。( 圖片來源 早安傑森

「早安傑森」是以網站形式經營的個人品牌,網站上提供了許多自媒體經營者可能會需要的學習資訊與文章。雖然自媒體是一個越來越競爭的熱門主題,但早安傑森仍然經營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像是:明確的個人形象、更為真誠的文字風格、經營自媒體的實際經驗、自己的獨到見解。

而隨著經營體系的逐漸完善,網站上不只提供了學習資源,也提供了主題明確的產品服務。此外,你還能夠觀察到,早安傑森也陸續擴大經營了 YT、IG、Podcast 等社群管道。

個人品牌案例 2:Sabrina 英文小教室

 Sabrina 英文小教室,知識文 IG 個人品牌
圖 / Sabrina 英文小教室,知識文 IG 個人品牌。( 圖片來源 Sabrina 英文小教室

目前的 IG 主流內容之一就是知識文,這也代表著 IG 知識文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即使競爭環境中不乏企業品牌、教育機構、補教單位,「Sabrina 英文小教室」仍然以個人品牌的身份,在英語教學的 IG 主題中獲得了眾多粉絲。

Sabrina 英文小教室善用了 IG 注重視覺排版的要素,再搭配自身的個人形象,讓讀者能夠在眾多英語知識文中,也能輕易記住她的個人品牌。同時她的發文內容之中,也會適時加入一些教學文字之外的影音元素,讓讀者可以更加喜歡她的經營風格。

個人品牌案例 3:Thomas Romain

Thomas Romain,藝術創作 IG 個人品牌
圖 / Thomas Romain,藝術創作 IG 個人品牌。( 圖片來源 Thomas Romain

在前一個的個人品牌案例中,我們看到了 IG 知識文這種主流類型;而這一個案例,則是要帶你來參考另一種 IG 主流內容,那就是 IG 上的藝術作品集。

「Thomas Romain」是現居於日本東京的藝術家,他在 IG 上提供了許多插畫作品集。而他的獨特風格就在於,他重新繪製了兒子那些天馬行空的孩童畫作,同時這也是其他競爭者所難以模仿複製的經營方式。

由於 Thomas Romain 的插畫作品集,不只有著這樣的獨特性,他還同時展現了精湛的專業繪圖功力,因此他的 IG 個人品牌與作品集,也很容易獲得讀者、媒體、新聞的主動宣傳。

個人品牌案例 4:理科太太

理科太太,YouTube 個人品牌
圖 / 理科太太,YouTube 個人品牌。( 圖片來源 理科太太

「理科太太」是台灣非常知名的 Youtuber 個人品牌,擁有百萬粉絲的驚人頻道訂閱數,影片主題明確圍繞於生活科學、家庭教育、衛教知識、感情觀等議題。

雖然介紹這些主題的 Youtuber 有非常多,但理科太太秉持著理性討論、健全心態、注重知識正確性等清晰的個人風格,讓讀者想到這些主題時,會想要優先查看她的觀點。

此外,若你觀察了理科太太 YT 從早期到近期的經營,也能發現到她所採用的行銷宣傳策略,其實是不斷在進步的。最早的影片主要都是由理科太太自己獨立完成,中期開始邀請知名公眾人物一起完成不同類型的主題,近期則是在影片中規劃了完善的節目企劃流程。

個人品牌案例 5:Zoey 佐依

Zoey 佐依,Podcast 個人品牌
圖 / Zoey 佐依,Podcast 個人品牌。( 圖片來源 Zoey 佐依

由於前面幾個案例已經介紹了其他平台,因此最後一個案例,我們就來看看 Podcast 的個人品牌成功案例( Podcast 是近年快速崛起的語音平台,有越來越多品牌跨足於此。 )

「Zoey 佐依」是一位斜槓內容創作者的個人品牌,探討的主題圍繞於遠距工作、個人品牌經營、自我成長等議題。Zoey 佐依經營了非常多元的平台,包括個人品牌網站、FB、IG、YT、Podcast 等平台。

Zoey 佐依的探討主題以及談吐風格,會給人一種與 Podcast 平台調性相當契合的感覺,也可以感受到她目前正在主力擴展 Podcast。所以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了個人品牌的另一個具體策略:用心挑選適合自己個性、產品、服務、目標受眾的平台,將可以提供更有效率的個人品牌經營。

最準行銷全方位策略,加速你的個人品牌經營

關於佈局階段的個人品牌定位、經營階段的內容產製、成長階段的數據分析與持續學習,此文總共分享了 8 個步驟,幫助你一步步打磨個人品牌的各個面向,並且成功建立專屬於你的個人品牌。

而文章的最後,也帶你參考了 5 個各類平台的個人品牌成功案例。透過這些案例,你不只能夠參考他們如何成功展現自我形象,同時也可以觀察他們採用了哪些行銷策略,讓他們能夠從艱辛的前期經營,一路邁向現有的成功個人品牌。

無論你以何種方式經營個人品牌,精準的向粉絲曝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最準行銷」於 2024 年開始,將定期舉辦 SEO 轉職培訓課程,幫助希望進入內容行銷領域的求職者。

透過完整紮實的 SEO 培訓,從 SEO 策略、關鍵字佈局、文章架構到內容產製都包含,讓你能完整學會 SEO 這項技能,幫助你的個人品牌更有效累積精準受眾!

最準行銷 SEO 轉職培訓課程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The Ultimate Guide to Personal Branding – HubSpot Blog

參考資料 2:Personal branding – Wikipedia

參考資料 3:What is Personal Branding – Influencer Marketing Hub

參考資料 4:3 種個人形象照推薦 》專業形象照|藝術寫真照|韓式形象照

品牌經營指南:8 招個人品牌建立步驟 & 個人品牌案例一次看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