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文章

Call To Action 成功法則!從設計到優化,一次掌握關鍵技巧

Call To Action 成功法則!從設計到優化,一次掌握關鍵技巧

在數位行銷中,品牌要如何有效吸引目標受眾、推動轉換,進而提升業績?
關鍵就在於 Call To Action 的運用!

CTA 不僅只是簡單的「點擊這裡」或「立即購買」,它更代表了一種策略設計,能夠引導用戶採取特定行動,讓每一次的瀏覽都更有價值。無論是官網、社群媒體、電子報,甚至是數位廣告,CTA 的呈現方式將直接影響品牌與受眾的互動成效。

最準行銷」深知 CTA 在內容整合行銷服務中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解析 Call To Action 的價值、設計要點及優化策略,幫助企業掌握 CTA 的最佳應用方式,讓行銷效益極大化。

Call To Action 是什麼?讓你的行銷更具影響力!

Call To Action 的意思 —— 驅動行動的關鍵元素

  • 採取行動的指令:
    Call To Action 簡稱 CTA 也可稱為「行動呼籲」,是行銷過程中引導使用者採取特定行動的指令,例如:「立即購買」、「免費試用」、「下載電子書」等。
  • 提升轉換率的策略:
    在數位行銷領域,CTA 是提升轉換率的重要策略,無論是網站、社群媒體、EDM 電子郵件,甚至是廣告文案,都會運用 Call To Action 來驅動用戶的下一步行為。
  • 獲得價值的入口:
    一個成功的 Call To Action 不僅能吸引讀者注意,還能清楚告知行動的價值,例如:「立即註冊,獲得 7 天免費試用」,這樣的 CTA 讓用戶明確知道他們的行動會帶來什麼好處,進而提高點擊率與轉換率。

為什麼 Call To Action 讓人無法抗拒?

我們之所以會受到 Call To Action 的影響,是基於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運作。以下是幾個關鍵的心理學原理,能幫助品牌設計更有效的 CTA,提高用戶的行動意願。

心理學原理概念說明範例說明
稀缺效應人們對於「有限」的資源或機會會產生急迫感,害怕錯過而促使行動。「限時優惠」、「僅剩最後 5 席」、「數量有限,售完為止」等字眼,讓用戶感受到緊迫感,提升轉換率。
損失規避心理人們對於「失去」的感受比「獲得」更強烈,因此會傾向避免損失。「錯過這次,可能會少省 50%」「現在不報名,就得等一年」,讓用戶感覺到不採取行動將有損失。
社會認同當人們看到他人都在做某件事時,會更傾向跟隨大眾行為。在 CTA 旁加入「超過 10 萬人已經註冊」「 90% 用戶選擇這個方案」,讓用戶相信這是熱門選擇,進而行動。
即時回饋人們天生渴望立即獲得回饋,等待會降低行動意願。「立即下載」、「今天購買,明天到貨」等 CTA,讓用戶感覺到行動後能快速獲得回報。
好奇心驅動當人們感覺到資訊不完整時,會驅使他們進一步探索。「點擊查看你的專屬優惠」「你一定想知道這個秘密!」等引人好奇的 CTA,誘導用戶點擊或進一步了解資訊。

CTA 的 5 大價值 —— 提升轉換與內容影響力

CTA 的 5 大價值 —— 提升轉換與內容影響力

價值 # 1. 優化網站動線:引導訪客深入探索

網站內容的布局影響著訪客的瀏覽體驗,而 Call To Action 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透過精心設計的 CTA,品牌可以引導讀者點擊延伸閱讀觀看相關文章,或是進一步瀏覽產品頁面讓訪客在網站上停留更長時間

例如,在一篇部落格文章結尾加上「你可能也會喜歡」的 CTA,推薦相關內容,有助於降低跳出率,提升網站黏著度。CTA 的合理設計不僅提升用戶體驗,也有助於品牌建立更強的內容連結,讓訪客獲得更完整的資訊。

價值 # 2. 引導訪客採取行動:提升轉換率

即使網站擁有優質內容與精美設計,如果沒有清楚的 Call To Action,訪客可能在沒有進一步行動的情況下離開。例如,許多網站會在首頁或產品頁面設置「立即試用」、「免費註冊」等 CTA,以明確告訴訪客下一步該做什麼。

良好的 CTA 設計能夠減少訪客的猶豫時間,讓他們更快速地做出決策,而不會因為找不到重點資訊而離開網站。這對於電商、SaaS 服務或任何需要訪客參與的品牌來說,都是提升轉換率的關鍵。

價值 # 3. 追蹤訪客行為:優化行銷策略

Call To Action 不僅影響轉換率,還能作為分析訪客行為的重要工具。透過追蹤 CTA 的點擊數、轉換率與跳出率,品牌可以了解哪些 CTA 設計最有效,進一步優化行銷策略。

例如,A/B 測試不同 CTA 按鈕的顏色、文案或位置,可以幫助品牌找到最佳的行銷組合。這些數據還能應用於後續的再行銷策略,針對點擊 CTA 但未完成購買的用戶,發送 EDM 或再行銷廣告,提高轉換機率。

價值 # 4. 加強內容行銷:提高品牌價值

一篇深入解析的部落格文章,如果沒有適當的 CTA,讀者可能看完就離開,而沒有進一步行動。若在文章內部嵌入「下載完整指南」、「訂閱電子報獲取更多行銷技巧」等 CTA,便能有效延長受眾的參與度,進而提高品牌的曝光率與信任感

當受眾透過 CTA 持續接觸品牌內容,將更容易建立品牌忠誠度,最終轉化為忠實客戶

價值 # 5. 提升 SEO 內部連結策略:強化網站權重

Call To Action 通常包含站內連結,能夠引導訪客瀏覽更多相關內容,而這樣的內部連結對於 「SEO 搜尋引擎優化」極為重要。內部連結的良好結構不僅有助於 Google 爬蟲理解網站內容,還能提升網站的爬取效率,讓重要頁面獲得更好的排名。

例如,電商網站可以透過「看看這款商品的使用評價」的 CTA,引導訪客點擊至評論頁面,增加該頁面的流量與權重。此外,CTA 的設計還能幫助品牌優化網站的關鍵字策略,進一步提升搜尋引擎排名。

Call To Action 無所不在 —— 哪裡會出現 CTA ?

場景 # 1. 官方網站:

品牌的官方網站是 CTA 最核心的應用場景,無論是「聯絡我們」、「立即購買」或「免費試用」,都能幫助企業提升轉換率。CTA 在網站中的設計應該符合用戶體驗,例如:將「立即諮詢」按鈕放置在顯眼的位置,讓訪客在探索網站時,自然地被引導至轉換頁面。優化 Call To Action 也有助於 SEO,透過內部連結強化網站的內容結構,提高搜尋引擎排名。

「最準行銷」在官網首頁使用 CTA 按鈕

「最準行銷」在官網首頁使用 CTA 按鈕「立即諮詢」、「了解更多服務細節」,在頁尾使用 CTA 按鈕「立即聯絡我們」,明確的讓對於想了解相關解決方案的客戶,可以取得更多資訊以及諮詢的方式。

場景 # 2. 活動網頁

活動網頁的 CTA 主要用於推動報名、下載活動簡章或參加抽獎等互動行為。例如:「名額有限,立即報名!」能有效吸引使用者點擊並完成報名流程。活動頁面的 Call To Action 需要搭配倒數計時、限時優惠等策略,營造緊迫感,讓受眾更有動力採取行動。

( 圖片來源:截圖自 SHOPLINE

此外,針對已報名但未完成支付的用戶,可透過 CTA 設計「完成付款,鎖定你的席位」,進一步提升轉換率。

場景 # 3. 部落格

部落格文章是吸引流量的重要工具,而 Call To Action 則能將流量轉化為具體行動。例如,文章結尾的「下載完整指南」或「查看更多相關案例」能夠鼓勵讀者深入探索網站內容,延長停留時間。

(圖片來源:截圖自 SHOPLINE

此外,內文中也可巧妙嵌入 CTA,例如在教學文內加上「立即試用我們的工具」,讓 CTA 與內容高度相關,自然引導讀者行動。這樣不僅提升品牌影響力,也能強化 SEO 成效。

場景 # 4. 社群貼文

社群媒體上的 Call To Action 主要用來提升貼文的互動與分享。例如,「在留言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或「點擊連結搶先體驗」能促進用戶參與討論,增加貼文的觸及率。

社群貼文的 CTA 也可以結合時下熱門話題與創意內容,讓受眾更願意點擊與分享。對於電商品牌,也可以在 Facebook 的貼文附上「點擊購買」的 CTA,讓用戶無縫轉換為消費者。例如:蝦皮透過官方 Facebook 貼文發布情人節送禮商品推薦,使用 CTA「搶購去」引導消費者前往選購。

( 圖片來源:截圖自蝦皮購物 Facebook

場景 # 5. 電子報 / EDM

電子報是品牌與顧客維繫關係的重要工具,而 CTA 的設計則決定了 EDM 的開信率與點擊率。例如:Wix 在 EDM 中透過「立即升級」的文字連結,鼓勵使用者升級網站並獲得 50% 折扣,並進一步引導至品牌網站。

(圖片來源:截圖自 Wix EDM )

成功的 EDM CTA 需具備清楚的行動指引,避免過多選擇,讓受眾能一眼辨識主要行動。此外,測試不同顏色與文案的 CTA 按鈕,找出最能吸引用戶點擊的版本,進一步優化 EDM 成效。在 「EDM 行銷七大必學重點:從名單經營到高轉換的必勝策略」有更完整的 EDM 製作說明。

場景 # 6. 線上廣告

無論是 Google Ads、Facebook 廣告,還是 YouTube 廣告,CTA 都是影響廣告成效的關鍵因素。例如,「立即下載」、「註冊免費帳號」等 CTA 能直接告訴用戶該採取的行動,提升點擊率。

數位廣告的 CTA 需根據受眾的行為模式與痛點設計,例如:針對潛在客戶的廣告,可以使用「了解更多」,而對於已經熟悉品牌的受眾,則可使用「立即購買」來促進轉換。

場景 # 7. 戶外媒體與數位媒介

數位面板 Digital Signage 通常出現在商場、捷運站或戶外廣告中,透過 Call To Action 吸引行人目光並促進即時行動。由於數位面板的資訊曝光時間短,因此 CTA 必須簡潔明瞭,搭配視覺吸引力強的設計,才能在短時間內促使消費者做出行動決策。

例如:「掃描看更多,有機會免費體驗」能讓受眾快速轉換到品牌的數位平台,進一步完成購買或註冊。

(圖片來源:ETtoday 家外媒體

場景 # 8. 實體看板與平面文宣

傳統的平面廣告、DM 或海報同樣可以運用 Call To Action,提高受眾的參與度。例如,在紙本文宣上加上「掃描 QR Code,解鎖限時優惠」,能夠讓受眾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行銷場域。此外,CTA 也可用於提高活動報名率,

例如:「填寫這張表單,參加抽獎!」讓受眾透過簡單的步驟與品牌產生互動。結合數位行銷的 CTA,能讓平面媒體與線上行銷無縫接軌,最大化品牌曝光效益。

CTA 行動呼籲的應用情境 —— B2B 與 B2C 的最佳用法

📌 B2B 適用的 Call To Action 使用情境

No.使用情境說明
1培養潛在客戶B2B 行銷通常需要較長的決策週期,因此透過「訂閱電子報」「下載白皮書」的 CTA,能夠有效收集潛在客戶名單,建立長期的溝通管道
2預約顧問
或試用服務
企業決策者在選擇服務前,通常需要進一步了解產品細節。因此,CTA 可設計為「預約免費顧問諮詢」或「申請 14 天免費試用」,降低接觸的門檻,提升轉換機會
3參與線上研討會B2B 企業常透過教育型內容來建立專業權威,CTA 如「報名免費線上講座」或「搶先獲取產業趨勢報告」,能夠吸引有興趣的企業決策者參與,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4下載應用程式
或服務
CTA 可設計為「立即試用,無需信用卡」,讓企業用戶可以先行體驗,提高未來轉換為付費客戶的可能性。
5提交詢價單B2B 交易通常涉及較高單價與客製化需求,「取得專屬報價」或「填寫需求表單」的 CTA,能夠讓業務團隊與潛在客戶建立聯繫,進一步促成合作。

Adobe 在官網提供「免費試用」按鈕

( 圖片來源:截圖自 Adobe 官網 )

📌 B2C 適用的 Call To Action 使用情境

No.使用情境說明
1刺激購買B2C 產品通常價格較低,決策時間短,因此 CTA 可設計為「立即購買,享限時折扣」或「現在結帳,免運優惠」,促使消費者立即行動。
2加強分享
與社群互動
社群行銷在 B2C 業務中至關重要,CTA 如「分享這篇貼文,抽大獎!」「標記朋友,一起參加挑戰」,能夠鼓勵用戶主動擴散品牌內容。
3訂閱會員
或忠誠計畫
透過「加入 VIP 會員,獲取專屬優惠」或「訂閱電子報,搶先看新品」,提高顧客回購率,提升品牌忠誠度。
4下載品牌 App若品牌有電商平台或行動應用程式,可透過「下載 APP,領取專屬折扣」或「APP 用戶限定優惠」,來增加下載數並提升消費者的黏著度。
5參加促銷活動
或體驗
B2C 消費者對促銷活動反應較敏感,CTA 可設計為「限時報名免費試吃」或「立即參與挑戰賽,贏取大獎」,吸引消費者參與互動,提高品牌曝光率與銷售機會。

像是電商平台可使用 CTA 按鈕,例如:立刻購買、馬上報名、了解更多或前往最近的門市,引導消費者進行下一步動作、提升轉換率。

( 圖片來源:蝦皮大學

CTA 七大設計重點

CTA 七大設計重點

重點 # 1. 目標:依據行銷階段,設定明確目標

在規劃 Call To Action 時,需要根據行銷目標來制定不同的 CTA 內容。

  • 品牌曝光階段:CTA 可引導用戶「關注社群」或「訂閱電子報」。
  • 銷售轉換階段:CTA 則應強調「立即購買」或「索取報價」。

不同的行銷階段有不同的 CTA 設計邏輯,確保 CTA 能真正驅動受眾進入下一步行動,達到最佳的行銷效果。

重點 # 2. 文案:善用動詞、正面與第一人稱的文案

  • 簡潔且具行動力
    文案必須直接、簡潔且具行動力,才能真正驅動使用者點擊。例如,「立即預約,啟動改變」、「即刻報名,改變就趁現在」等詞語,都能增加行動的急迫感與誘因。
  • 強調 CTA 的好處
    也可強調 CTA 的好處,例如:「註冊即可獲得 20% 折扣」,讓受眾能清楚知道點擊 CTA 能獲得什麼好處,提升轉換率。
  • 使用「第一人稱」的效果更好
    根據 Unbounce 的研究,他們將文案從「獲取你的30天試用版」改成「獲取我的30天試用版」後,增加了 90% 的點擊率。下次也可以試以下 CTA:「我要了解更多!」、「我要開始變美」、「我要報名」。

💡小提醒:
錯誤做法:過度強調 FOMO 錯失恐懼的 CTA,例如:「最後機會!」、「不買就虧大了!」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反感,甚至降低品牌信任度。

正確做法:適度利用緊迫感,例如:「限時 24 小時優惠」,但同時加入價值導向的語句,如「現在訂購,享受 20% 折扣」,讓消費者感受到正面的誘因,而非純粹的壓力。

重點 # 3. 尺寸:比內文更醒目,確保行動可見性

CTA 按鈕的尺寸應該比內文更大,以確保用戶能夠清楚看到行動指引。在行動裝置上,CTA 必須足夠大,才能讓使用者輕鬆點擊,避免因為按鈕過小而影響轉換率。一般來說,CTA 按鈕的大小應該讓手指可以輕鬆點擊,避免因為太小導致誤觸或忽略,提高點擊體驗。

比內文更醒目,確保行動可見性

重點 # 4. 位置:根據媒介選擇最佳擺放位置

CTA 的擺放位置會根據不同的行銷媒介而有所不同。例如,在部落格文章中,CTA 可以放在內文中段或結尾,當讀者已經閱讀一定篇幅後,才會更有意願點擊行動按鈕。

此外,側邊欄、懸浮按鈕、彈出式 CTA 也是常見的擺放方式。而在電子報 EDM 中,CTA 通常會放在開頭與結尾處,方便用戶快速行動。

💡小提醒:
錯誤作法CTA 按鈕並非越多越好,在一個頁面上放置多個 CTA ,實際上可能會讓使用者感到困惑,無法做出決策,導致行動率下降。

正確做法:每個頁面應該聚焦於 1-2 個主要 CTA,並清楚區分主要與次要 CTA,例如「立即購買」和「了解更多」。

重點 # 5. 顏色:依據行銷情境使用適合的顏色

CTA 按鈕的顏色應該與背景形成對比,讓它能夠清楚地被辨識。品牌可根據行銷目標與 A/B 測試來選擇最合適的 CTA 顏色,提升轉換率。

  • 紅色:適合「限時促銷」或「刺激購買」,因為它容易帶來緊迫感
  • 綠色:通常用於「免費試用」或「立即註冊」因為它給人安全、正向的感覺。
  • 藍色:適合「專業服務」或 「B2B 產品」,能傳遞穩定與信任感

重點 # 6. 超連結:確保 CTA 具備導流功能

每個 CTA 必須正確導向特定的頁面,例如:產品頁、報名頁、下載頁等。Call To Action 如果沒有超連結,就完全失去了它的價值。

增加內部連結的 CTA 設計,還能幫助 SEO 優化,例如「閱讀更多相關文章」或「探索我們的服務」,不僅提升網站流量,也能增強 Google 對網站內容的理解,提升排名表現。

重點 # 7. 替代文字:設定 ALT 替代文字

如果 CTA 是圖片形式,例如:圖片按鈕或橫幅 CTA,則需要為圖片設置 ALT 替代文字,讓搜尋引擎能夠理解該圖片的用途。

例如,ALT 文字可以設定為「立即申請免費試用 | XXX 品牌」,這樣不僅提升搜尋引擎可讀性,還能幫助視障用戶使用輔助閱讀工具時理解圖片內容,提升用戶體驗。

優化 Call To Action 成效 —— 3 大策略精準提升轉換率

1. A/B 測試:數據驅動,找出最有效的 CTA

優化 Call To Action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 A/B 測試。透過測試不同的 CTA 文案、按鈕顏色、擺放位置、尺寸或設計樣式,企業可以發現哪種組合能帶來更高的轉換率。

例如,可以對比「立即註冊」與「免費試用」兩種 CTA 文案,看看哪一種點擊率更高。A/B 測試的核心在於 一次測試一個變數,並透過數據分析來選擇表現最佳的 CTA,進一步提升行銷成效。

2. 熱點圖分析:透過用戶行為,優化 CTA 位置

除了數據測試,使用如:眼動熱圖、AI生成的注意力熱圖、點擊熱圖、滑鼠追踪熱圖、滾動熱圖等質化工具,也能幫助品牌了解用戶如何與網站互動。

熱點圖能清楚顯示用戶點擊、滾動與停留的區域,讓企業可以評估 CTA 是否放在最容易被看到的位置。如果發現用戶忽略 CTA,可能需要調整它的顏色、大小或位置,甚至改變 CTA 的內容,以確保它真正吸引目標受眾,提升轉換率。

3. 事件追蹤:用 GA4 與 GTM 監測 CTA 轉換率

為了深入了解 CTA 的成效,企業還可以透過 GTM 和 GA4 設定事件追蹤。透過 GTM,品牌可以追蹤 CTA 按鈕的點擊次數、頁面停留時間、滑動深度等數據,而 GA4 則能進一步分析這些行為與轉換率的關聯。

例如,可以追蹤「立即購買」按鈕的點擊率,並對比不同流量來源的成效。這樣的數據分析能幫助企業針對不同受眾調整 CTA 設計,提高點擊率與最終轉換成效。

整合行銷策略,讓 Call To Action 發揮最大效益

Call To Action 在數位行銷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從提升內容互動到促進轉換,每個細節都影響著最終的行銷成效。然而,CTA 並非獨立存在,單靠優化 CTA 仍不足以達成長期的品牌成長。唯有將 CTA 與「內容整合行銷方案」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最大價值。

透過內容行銷與 CTA 的精準搭配,例如:透過 SEO 優化帶來流量,再搭配 CTA 轉換潛在客戶,能夠形成穩固的行銷閉環。最準行銷」提供全方位的內容整合行銷服務,幫助品牌從內容規劃、CTA 設計到數據分析,確保每一項行銷策略都能發揮最大效益。如果你希望提升行銷成效,歡迎與我們聯繫,讓我們協助你打造最適合的 CTA 與行銷策略!

參考資料:

1. 網路行銷按鈕怎麼設計,顧客最想點?高手提高轉換率的 5 個心法

2. 行動呼籲 CTA 怎麼做?實現超高轉換率的 10 個秘密

3. 熱圖指南:熱點圖是什麼,用途和類型?

Call To Action 成功法則!從設計到優化,一次掌握關鍵技巧 閱讀全文 »

會員經營怎麼做

會員經營怎麼做? 6 個關鍵策略、 3 個成功案例告訴你!

你是否曾為了累積點數兌換優惠,而不自覺地持續消費?

又或是因為品牌提供的優質服務,而選擇一次次的續約會員? 

現今市場,品牌除了要有優質產品,更需要「會員經營」來與顧客建立緊密關係。這是一套從招募、維繫到喚醒的完整策略。如何讓會員留下來?如何提高互動?如何讓流失的會員回歸?這些都是品牌經營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本篇文章「最準行銷」將深入解析會員經營的關鍵,並分享成功案例,幫助品牌找到適合自己的經營模式。

會員經營是什麼?具有什麼優勢?

會員經營是打造品牌忠誠度的長效策略

會員經營是一種透過系統化方式,與消費者建立長期關係的行銷策略。品牌透過會員制度,將顧客區分為不同等級,並提供專屬優惠、個人化推薦、積分回饋等機制,以提升顧客忠誠度與品牌互動頻率。

會員經營不僅是銷售工具,更是一種與顧客保持緊密聯繫的方式,透過數據分析與個人化溝通,讓品牌能夠更精準地回應會員需求,提升購買轉換率與終身價值。無論是電商、零售、B2B 或 B2C 產業,都可以透過會員經營來創造穩定的客戶基礎,確保品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會員經營的五大優勢

優勢 1,提升顧客回購率,創造穩定營收

透過會員專屬優惠、積分回饋等機制,鼓勵顧客持續消費,降低新客獲取成本,提升品牌整體盈利能力。

優勢 2,累積第一方數據,精準行銷

會員制度讓品牌能夠收集顧客的購買行為與偏好,透過數據分析優化行銷策略,提供更個人化的商品推薦與促銷方案。

優勢 3,提升品牌忠誠度,強化市場競爭力

透過會員專屬服務、VIP 等級制度,打造品牌與顧客之間的緊密關係,增加顧客對品牌的依賴與忠誠度。

優勢 4,促進口碑行銷,帶動自然流量

滿意的會員更容易推薦品牌,透過社群分享、會員推薦機制,吸引更多潛在顧客,提高品牌曝光度與可信度。

優勢 5,增加客單價,刺激更多消費

透過會員分級制度、滿額折扣等設計,激勵顧客提高消費金額,進一步提升整體營收與獲利。

經營會員之前,先了解「會員生命週期」關鍵階段

會員的狀態並非一成不變,了解會員的生命週期,能幫助品牌制定更精準的行銷策略。會員生命週期也與市場經營週期息息相關,品牌若能將彼此結合,將能打造更長久的顧客關係。以下是會員經營中的四個關鍵階段,以及它們如何與與市場變化相互影響:

會員生命週期會員經營策略市場經營週期
新會員建立信任與品牌認同感,提供歡迎禮、專屬折扣、新手指南。市場早期成長階段,可透過廣告、內容行銷、KOL 合作吸引新會員
活躍會員強化個人化行銷、會員分級、積分獎勵,提升會員參與度。市場競爭激烈,品牌需透過會員忠誠計畫維持客戶。
沈睡會員針對低互動會員推送再行銷廣告、個人化回饋,提高回購率。市場飽和,競品增加,品牌需推出復刻產品或促銷吸引舊會員
流失會員分析流失原因,提供回歸優惠、VIP 獎勵,重新吸引顧客回流。市場轉型期,企業需創新行銷手法或數位轉型以重新吸引會員。

階段 1. 新會員:建立信任,提升初次互動體驗

新會員是剛加入品牌生態系的顧客,他們對產品或服務還不夠熟悉,因此會員經營的首要目標是建立信任。透過歡迎信件、專屬優惠、新手指南等方式,幫助新會員快速熟悉品牌價值。例如:電商可提供首購折扣,平台服務可推行免費試用,提高用戶轉化率。

💡 此階段的市場經營重點:市場進入早期成長階段時,品牌往往需要積極吸引新會員,可透過內容行銷、KOL 合作、廣告投放、等方式擴大觸及。此時期的會員通常關心產品的創新性與獨特性,因此會員經營可透過內容整合行銷方案,強調產品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優勢,讓會員對品牌更有信心。

階段 2. 活躍會員:強化參與度,增加品牌互動

這類會員已經開始頻繁與品牌互動,例如:定期消費、參與活動、回饋意見等。此時的會員經營策略應著重於個人化推薦與社群互動,透過專屬內容、積分獎勵、會員等級制度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會員對品牌的黏著度。例如:Spotify 透過「年度回顧」個性化播放清單,成功提升會員對平台的依賴度與分享動力。

💡 此階段的市場經營重點:當市場需求趨於穩定,品牌競爭加劇時,維持會員忠誠度變得至關重要。品牌可透過會員分級制度、訂閱制服務、會員專屬活動等策略,確保活躍會員不被競爭對手挖走。

階段 3. 沈睡會員:喚醒互動,降低流失風險

沈睡會員指的是曾經活躍但已逐漸減少互動的顧客。此時,會員經營的關鍵在於找出流失原因,並透過再行銷喚回關注。可透過 EDM 發送限定回饋、個人化折扣,或利用再行銷廣告,提高會員的重新參與機率。

💡此階段的市場經營重點:當市場趨於飽和或品牌影響力下降時,企業應啟動再行銷策略,例如:推出復古款產品、品牌聯名合作等方式,重新吸引過去的會員。

階段 4. 流失會員:分析原因,創造回歸誘因

流失會員已經停止與品牌互動,可能是因為競品影響、需求變化或不滿意的使用體驗。此時,會員經營應專注於數據分析,找出流失的真正原因,並提供強有力的回歸誘因,如 VIP 回歸禮、限定折扣、改版公告等。例如 Netflix 針對取消訂閱的用戶,提供「重新訂閱可享 30 天優惠」的 CTA,吸引流失用戶回歸。

💡此階段的市場經營重點:當市場變遷,品牌可能會面臨核心會員流失的問題。例如:線下零售市場受到電商衝擊時,傳統品牌可以透過數位轉型,提供線上專屬優惠、O2O 服務等方式,重新吸引舊會員回歸。

從招募到留存,會員經營的六大步驟 & 關鍵策略

步驟關鍵策略執行重點
1. 招募會員吸引新客擴展品牌會員基礎提供註冊禮、首購折扣、免費試用、廣告投放、社群行銷吸引會員加入。優化註冊流程。
2. 建立會員資料庫掌握數據精準分眾經營蒐集會員身份、交易與行為數據。利用 CRM 系統制定個性化行銷策提高回購率與忠誠度。
3. 建立會員等級制度提升會員參與增加忠誠度設計不同會員等級,提供專屬優惠與 VIP 禮遇。提高品牌歸屬感。
4. 分眾溝通、差異化行銷精準行銷提高轉換率根據會員行為,提供個性化推播,高價值會員專屬優惠;新會員歡迎;沈睡會員回購激勵。
5. 鼓勵會員推薦讓現有會員
幫品牌擴展新客
設計推薦獎勵、購物金、免費體驗等。多層次推薦機制,提升會員推薦動力與品牌影響力。
6. 善用多元平台溝通打造完整的
會員經營生態圈
透過官網、APP、LINE、EDM、社群、簡訊與實體門市多管道經營會員。

1. 招募會員:有效吸引新客,擴展品牌會員基礎

會員經營的第一步,就是讓更多顧客願意註冊成為會員。品牌可以透過註冊禮、首購折扣、免費試用等方式,提高顧客的加入意願。此外,也可運用廣告投放、內容行銷、社群活動來吸引潛在客群。例如,電商平台常提供「新會員首購 95 折」,或是健身房提供「免費試上課程」,讓消費者降低嘗試門檻,提高會員註冊率。

設計流暢的註冊流程,避免過多欄位導致顧客中途放棄。同時,可運用社群登入,例如: Google、Facebook、LINE,讓註冊更方便,提升轉換率。當會員成功加入後,透過歡迎信件或推播,主動引導新會員認識品牌的核心價值,讓會員願意留下來,進一步參與品牌活動。

2. 建立會員資料庫:掌握數據,精準分眾經營

成功的會員經營仰賴完整的會員資料庫,基本的數據資料包含:

  • 身份資訊,例如:年齡、性別、地區。
  • 交易數據,例如:購買頻率、消費金額。
  • 行為數據,例如:點擊紀錄、瀏覽習慣。

透過數據分析,品牌能夠區分「高價值會員」與「潛力會員」,並針對不同客群設計專屬的行銷策略。例如,時尚品牌可根據購買頻率,提供專屬 VIP 會員禮遇,提升高價值會員的忠誠度。

品牌可利用 CRM 顧客關係管理系統來管理這些數據,透過 AI 或行銷自動化工具,精準預測會員需求。例如,若某位顧客經常在週五購買生鮮食品,品牌可在當天推播「限時生鮮優惠」,提升回購率。此外,數據分析還能幫助品牌掌握會員生命周期,制定不同階段的會員經營策略,例如:挽救流失會員或提升高價值會員的忠誠度。

3. 建立會員等級制度:提升會員參與,增加忠誠度

會員等級制度,例如:一般會員、黃金會員、白金會員,是會員經營的重要策略之一,品牌可讓顧客獲得不同的專屬優惠,刺激消費。像是航空公司推出的「會員里程累積」機制,讓顧客因飛行次數與消費額累積點數,升級至更高等級,享有貴賓室、優先登機等禮遇,提升會員參與感與品牌忠誠度。

除此之外,品牌可透過會員等級制度來強化品牌與會員之間的互動,像是「年度會員日」,讓高級會員享有額外折扣,或是餐飲品牌為高等級會員,提供專屬菜單與私人訂製服務。這樣的會員經營策略,能讓會員產生更強烈的品牌歸屬感,願意持續消費並主動參與品牌活動,進一步提高品牌忠誠度。

4. 會員分眾溝通、差異化行銷:精準行銷,提高轉換率

不同行為模式的會員,需要不同的溝通策略。例如,高價值會員可收到專屬折扣,而低活躍會員則需要回購激勵。透過會員數據分析,品牌可以客製化 EDM、推播通知、簡訊行銷,提供最適合的行銷訊息。像是電商平台針對頻繁購買服飾的會員,推送「你的專屬新品推薦」,提高轉換率。

也可針對會員生命周期提供差異化行銷,例如,對於新會員,可以推送「新會員專屬歡迎禮」,讓顧客快速熟悉品牌;對於沈睡會員,則可使用「限時回購優惠」來刺激回購。

5. 鼓勵會員推薦:讓現有會員幫品牌擴展新客

推薦機制是會員經營中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法,透過「推薦好友獎勵」來擴展會員數。例如,銀行提供「推薦親友開戶,雙方各得 500 元紅利」,或是串流平台提供「邀請好友加入,免費觀看 1 個月」,都能有效提升會員成長與品牌影響力。

為了提高會員推薦的意願,品牌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獎勵,例如:折扣、購物金、獨家商品體驗等。甚至設計「多層次推薦機制」,例如:推薦 5 位好友可獲得更高級的獎勵,進一步提升推薦動力。這種口碑行銷策略不僅能帶來新會員,還能讓現有會員更有參與感,進一步提升品牌忠誠度。

6. 善用多元平台溝通:打造完整的會員經營生態圈

會員經營不該侷限於單一管道,而是需要透過多元的數位與實體通路,與不同層級的會員建立深度連結。以下是各種平台的特性及最佳的會員互動方式,幫助品牌精準掌握不同客群的溝通策略:

平台平台特性最佳互動方式
品牌官網會員資訊完整購物與活動資訊集中SEO 可見度高提供會員專屬優惠個人化推薦品牌故事與價值傳遞
APP具備推播通知使用者體驗佳可結合會員點數機制即時推播限時優惠會員專屬活動通知快速結帳與行動支付
LINE 官方帳號觸及率高即時互動佳適合短訊息溝通發送優惠券、問答客服提醒促銷活動邀請會員參與活動
EDM可提供完整資訊適合長篇內容可個人化推薦週報推播會員生日優惠個人化推薦內容
社群媒體互動性高可吸引新會員適合品牌形象經營品牌故事用戶生成內容限時動態促銷
SMS 簡訊開信率高即時觸達強重要通知限時折扣提醒個人化回購推薦
實體門市面對面互動即時服務可強化品牌體驗現場會員註冊會員折扣VIP 專屬服務

三個會員經營成功案例

1. 星巴克 Starbucks — 數位化會員經營,打造極致個人化體驗

📌 經營目的:

隨著消費行為逐漸數位化,星巴克致力於運用數據驅動的會員經營策略,讓會員享受更便利、個人化的消費旅程,進一步加深與品牌的互動。

📌 執行方式:

  • 星巴克透過「 LINE 官方帳號」整合「 Starbucks Rewards 會員計畫」,讓會員能夠輕鬆查詢點數、領取優惠,並收到專屬行銷推播,提升參與度與回購率。
  • 運用數據分析,依據會員消費行為進行分眾行銷,提供個人化優惠與通知,強化品牌忠誠度。
  • 透過 OMO 線上線下整合,讓會員可在線上累積點數、兌換門市優惠,並透過 LINE 行動點餐,提升購物便利性與整體體驗。

📌 結果效益:

  • 好友人數一年內從 25 萬提升到 135 萬,成長超過 5 倍以上
  • 「每日星巴克訂閱制」擁有超過 40% 的回購率、九成以上的核銷率
  • 透過數據分析優化會員經營策略,成功提升顧客回購率與品牌忠誠度。

資料來源:LINE 官方案例研究

2. COSTCO — 付費會員制打造高價值客群,強化品牌忠誠度

📌 經營目的:

Costco 的核心策略是透過會員制經營,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的商品,吸引並留住會員。他們將會員費作為主要利潤來源,強調為會員創造價值,進而提升會員的忠誠度和續約率。

📌 執行方式:

  • 會員費為主要利潤來源: Costco 的營運模式以低毛利率銷售商品,將大部分利潤來源建立在會員費上。2023 年會員費收入佔其淨利的約 2/3。
  • 精簡商品品項: 每家門市僅提供約 3,800 種商品,遠少於其他零售商,避免消費者因選擇過多而產生困惑,提升購物效率。
  • 自有品牌「科克蘭」: 推出自有品牌「科克蘭」(Kirkland Signature),以高品質且價格實惠的產品,增強會員對品牌的信任與忠誠度。該品牌產品約佔總收入的 23%。
  • 獨特的商品組合: 除了日常用品,Costco 還提供高價值或稀有商品,例如:高級紅酒、名牌商品等,讓會員在購物時有「尋寶」的樂趣,增加購物體驗的多樣性。
  • 無條件退貨政策: 提供寬鬆的退貨政策,增強會員購物信心,提升滿意度。

📌 結果效益:

  • 2023 年 Costco 在全球擁有約 1.28 億會員。
  • 2023 年 Costco 營收達到 2,420 億美元,淨利率維持在 2% 至 3% 之間。
  • 會員費收入佔主要利潤約 2/3。

資料來源:會費貢獻全年 2/3 利潤!好市多如何「收買」超過 1 億會員的心?

3. 全聯福利中心 — 數據驅動的會員經營,實現精準行銷與營收成長

📌 經營目的:

 全聯致力於透過數據驅動的會員經營策略,深入了解消費者行為,提供個人化服務,提升會員忠誠度,並推動營收增長。

📌 執行方式:

  • 自建數據中台: 2020 年,全聯開始自行建置數據中台,歷時一年整合旗下 8 大資料庫,包括「線下交易」和「線上廣告互動行為」,打通會員制度的資料來源。
     
  • AI 分群模型:全聯建構多種 AI 分群模型,為每位會員貼上多達 100 種標籤,例如:口味偏好、購物頻率等,協助行銷團隊進行精準廣告投放和制定行銷策略。
  • 個人化行銷: 透過會員數據分析,識別特定消費行為,例如:連續多次購買大量衛生紙的會員,貼上「囤貨」標籤,並在相關優惠期間針對性推送廣告,鼓勵再次購買。
  • 會員樣貌描繪: 會員劃分為約 10 種典型樣貌,如「下班後的烹調大師媽媽」或「熱愛烘焙的螞蟻人」,描繪會員的年齡層及購物習慣,可在不同行銷企劃中靈活運用。

📌 結果效益:

  • 2021 年全年營收達到 1,590 億元,超出原先設定的 1,500 億元目標。
  • 全聯擁有 1,700 萬會員資料,相當於全台近 7 成人口的消費資訊,為其行銷策略提供強大支撐。

資料來源:掌握全台近 7 成資料!全聯如何透過會員數據、AI 模型,年收狂破 1500 億?

讓會員經營更有力,內容整合行銷是最佳解方

會員經營的核心,在於持續與顧客保持良好互動,讓品牌不只是一次性的交易,而是長久的關係維繫。從新會員招募、會員分級制度,到提供差異化的行銷內容,每一個環節都能影響顧客的忠誠度與品牌體驗。

然而,許多品牌雖然想經營會員,卻苦於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資源來規劃合適的內容策略。這時,「內容整合行銷方案」能夠成為品牌的最佳助力,透過專業的行銷內容,讓品牌有效提升會員參與度,進而創造更高的業績與忠誠度。

如果你的品牌正在尋找更有效的會員經營策略,現在就是最佳時機!立即聯絡最準行銷公司,讓我們協助你打造專屬的內容行銷方案,讓會員經營成為品牌增長的強大動力!

參考資料:

1. 怎樣經營會員才有效?2張圖表、專家解答6大關鍵,從加入到分級…掌握實戰秘

2. 別用複雜的制度考驗顧客耐心!能給的會員福利很多,哪張牌才是賣點?

3. 【電商百問66】會員分級系統要如何設計跟使用?

會員經營怎麼做? 6 個關鍵策略、 3 個成功案例告訴你! 閱讀全文 »

2025 年 6 個最佳網站架設平台,從設計到上架一次搞定

在數位時代的蓬勃發展,建立網站不再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與成本。

透過合適的架站工具,你可以大幅縮短從構想到實現的距離,專注在內容經營與商業發展上!

本文精選 2025 年最受歡迎的 6 個網站架設平台:從視覺設計、功能整合到網域設定,讓您輕鬆駕馭網站開發流程,快速找到符合你需求的網站架設平台。

我們最推薦的前三大網站架設平台

  1. Wix:適合所有想要建立網站的人

如果你想使用模板快速建立網站、且不需花太多學習成本,Wix 可以說是最佳的選擇。

Wix 可以免費使用(有廣告和一些功能上的限制)、也可以升級付費版(每月 $9 美金起)使用進階功能和旗下更進階的網站架設工具  Wix Studio。

不論是初階或是進階的使用需求,Wix 幾乎都能滿足。

  1. WordPress:適合想要高度客製化網頁的人

和 Wix 一樣提供是供功能受限的永久免費方案,基本方案為每月 NT$130 起

相較於 Wix,Wordpress 的學習成本較高,但是它在所有網站架設平台中擁

有最豐富的外掛插件、其中的插件 Elementor 還能讓 WordPress 像 Wix 一樣

的拖拉式設計功能。

  1. Framer:適合追求極致視覺美感和使用體驗的設計師

Framer 在近幾年可以說是網頁界裡最強大的新星。不論是創作者、設計師或是企業都開始使用它來搭建網站。

它的編輯器類似於 Figma 裡的設計介面,自由度高、使用體驗絕佳,也能自定義 Code。而且設計完後就能直接上線,實在方便不過,方案則是每月 NT$120 起

六大網站架設平台比較總表

最適合誰使用?主打功能特色價格方案
Wix所有想要建立網站的人簡單易用的拖曳式介面和豐富的模板。提供功能受限的永久免費方案,付費方案每月NT$295 起
WordPress想要高度客製化網頁的人開源、高度客製化、豐富的外掛和主題和強大的社群支援。提供功能受限的永久免費方案,基本方案每月NT$130 起
Framer追求極致視覺美感和使用體驗的設計師強大的網頁設計和原型製作工具,著重於互動設計和動畫效果。提供功能受限的永久免費方案,基本方案每月NT$120 起
Google Sites需要快速建立簡單網站或內部項目網站的個人、團隊和小型企業提供易於使用的拖放界面和與 Google 生態系統的無縫整合。完全免費
Shopify快速建立專業電子商務網站的企業家和小型企業專注於電子商務,提供完整的線上商店解決方案,包含庫存管理、金流整合、行銷工具等。可免費試用 14 天,基本方案每月 NT$623 起
Teachify希望建立和銷售線上課程、會員資格和數位產品的內容創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專為線上課程和教育機構設計,提供課程管理、學生互動、測驗評分等功能,方便建立線上學習平台。提供免費試用,基本方案每月 NT$840 起

*價格僅供參考,建議以官網定價為準。

六大網站架設平台深度評測

1. Wix

圖 / Wix 官方網站

👍 優點

  • 非常容易上手,適合初學者。
  • 提供大量的模板和設計選項
  • 內建許多功能,例如電子商務、部落格、預約等
  • 有 Wix ADI (AI Design Interface) 協助設計網站
  • 有應用程式商店可擴充功能

🤔 缺點

  • 客製化程度有限:相對 WordPress,客製化彈性較小
  • 轉換模板較困難:一旦選擇模板後,要更換會比較麻煩
  • SEO 優化相對較弱:相較於其他平台,SEO 功能較為基礎

✅ 適合誰使用?

  • 小型企業或個人:需要快速建立簡單美觀的形象網站
  • 沒有程式基礎的使用者: 希望透過簡單的操作就能架設網站
  • 預算有限的使用者: 可以選擇免費方案或較經濟的付費方案

❎ 不適合誰使用?

  • 需要高度客製化設計和程式碼控制的開發者
  • 需要複雜的網站功能或大型網站架構的企業
  • 非常注重 SEO 優化和網路行銷的網站
  • 需要頻繁變更網站架構或設計的使用者

2. WordPress

圖 / WordPress 官方網站

👍 優點

  • 高度客製化:透過主題和外掛可以實現各種功能和設計。
  • SEO 優化強大:提供許多 SEO 外掛和工具,方便進行網站優化。
  • 社群龐大:有龐大的使用者社群和豐富的資源
  • 開源軟體:免費使用,彈性高

🤔  缺點

  • 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 需要學習一些基本的操作和設定
  • 需要自行管理主機和網域: 需要自行處理網站的維護和更新
  • 安全性問題: 需要注意網站的安全性,定期更新和備份

✅ 適合誰使用?

  • 需要高度客製化網站的使用者: 需要彈性大的平台來實現各種功能
  • 重視 SEO 優化的使用者:需要強大的 SEO 工具來提升網站排名
  • 有一定技術基礎的使用者:願意花時間學習和管理網站

❎ 不適合誰使用?

  • 完全沒有技術背景,且不願意花時間學習網頁技術的初學者
  • 只需要一個非常簡單的網站,不想花費太多時間在維護和更新上
  • 預算非常有限,無法負擔主機和付費主題/外掛的費用

3. Framer

圖 / Framer 官方網站

👍 優點

  • 強大的設計工具:提供豐富的設計工具和功能,方便創建精美的網頁,平常有在使用 Figma 的設計師會更好上手。
  • 注重互動和動畫:方便設計和製作複雜的互動效果和動畫
  • 程式碼元件:允許使用程式碼進行更深入的客製化
  • 協作功能:方便團隊協作設計和開發

🤔  缺點

  • 學習曲線較高:需要一定的設計和程式基礎
  • 沒有中文版:需要有一些基礎的英文能力比較好操作
  • 主要著重於設計和原型製作:若要建立功能完整的網站,可能需要搭配其他工具

✅ 適合誰使用?

  • 網頁設計師和 UI/UX 設計師:需要強大的設計工具來創建精美的介面
  • 前端開發人員:需要使用程式碼進行更深入的客製化
  • 需要製作複雜互動效果和動畫的使用者:需要注重使用者體驗的網站

❎ 不適合誰使用?

  • 完全沒有設計或程式碼背景的初學者
  • 只需要一個簡單的資訊展示網站
  • 需要完整的電子商務功能

4. Google Sites

圖 / Google Sites 官方網站

👍 優點

  • 快速建立:由於操作簡單,可以快速建立一個基本的網站
  • 完全免費:對於預算有限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大優勢
  • 易於維護:修改和更新網站內容非常方便
  • 與 Google 生態系統整合良好:方便整合各種 Google 服務,例如嵌入 Google 表單進行問卷調查
  • 無需程式碼知識:完全不需要編寫任何程式碼即可建立網站

🤔 缺點

  • 功能較為陽春:相較於其他專業的網站建構平台,功能較為有限,例如缺乏進階的 SEO 設定、電子商務功能等
  • 客製化程度低: 提供的模板和設計選項較少,難以打造獨特風格的網站。
  • 不適合大型或複雜的網站:由於功能和彈性有限,不適合需要複雜功能或大型網站架構的專案
  • SEO 優化較弱:雖然可以進行基本的 SEO 設定,但相較於其他平台,SEO 優化效果較差
  • 沒有外掛或擴充功能:無法透過安裝外掛來擴充網站功能
  • 設計較為簡樸:提供的版型設計較為基本,缺乏精緻感
  • 網站資料搬遷不易:難以將網站內容轉移到其他平台

✅ 適合誰使用?

  • 個人或小型團隊:需要快速建立一個簡單的網站來展示作品、分享資訊或進行內部協作
  • 教育機構或非營利組織:需要建立簡單的網站來發布公告、活動資訊或提供教材
  • 剛開始接觸網站架設的新手:想要體驗網站架設的過程,但沒有程式碼基礎或設計經驗
  • 只需要基本功能的網站:簡單的個人履歷、活動宣傳頁面或內部文件分享平台

❎ 不適合誰使用?

  • 需要建立電子商務網站的使用者
  • 需要高度客製化設計或複雜功能的使用者
  • 重視 SEO 優化和網路行銷的使用者
  • 需要長期經營、追求精緻設計的企業或品牌

5. Shopify

圖 / Shopify 官方網站

👍 優點

  • 完整的電商功能:提供建立和管理線上商店所需的一切工具
  • 易於使用:操作介面簡單直觀,容易上手
  • 豐富的應用程式:提供許多應用程式擴展商店功能
  • 良好的支援服務:提供完善的客服支援

🤔 缺點

  • 交易手續費:若不使用Shopify Payments,則需支付交易手續費
  • 客製化程度有限:相較於WordPress,客製化彈性較小
  • 每月費用較高:相較於其他平台,每月費用相對較高

✅ 適合誰使用?

  • 經營線上商店的商家:需要完整的電商解決方案。
  • 希望快速建立線上商店的使用者:不需要複雜的程式設定
  • 重視支援服務的商家:需要專業的客服協助

❎ 不適合誰使用?

  • 不需要電子商務功能的個人部落格或形象網站
  • 預算非常有限,無法負擔交易手續費和應用程式費用的商家
  • 需要高度客製化設計和程式碼控制的開發者

6. Teachify

圖 / Teachify 官方網站

👍 優點

  • 專為線上教育設計:提供符合線上教學需求的各種功能
  • 課程管理功能完善:方便管理課程內容、學生進度等
  • 互動功能豐富:提供討論區、作業繳交等互動功能
  • 整合多種工具:可與其他教育工具整合。

🤔 缺點

  • 功能較為專一: 僅適用於線上教育相關用途
  • 價格可能較高:根據學生人數或功能模組收費,價格可能較高

✅ 適合誰使用?

  • 線上課程講師:需要平台來發佈和管理課程
  • 教育機構:需要建立線上學習平台
  • 企業培訓部門:需要進行員工線上培訓

❎ 不適合誰使用?

  • 不需要線上課程功能的網站,例如企業形象網站、個人部落格等
  • 需要高度客製化設計和程式碼控制的開發者
  • 只需要簡單的資訊發布平台,不需要複雜的課程管理功能

各大平台優劣分析與適用場景總結

從本文分析的幾個主流平台可以看出,每個平台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限制:

  • Google Sites 以其簡單易用和免費的特點著稱,適合建立基礎的資訊網站或內部網站,但客製化程度和功能相對較為基礎
  • Wix 提供直覺的拖曳式介面,非常適合初學者快速建立網站,但在進階功能和SEO優化方面可能較為受限
  • Shopify 特別適合想要快速建立電商網站的商家,提供完整的電商解決方案,但需要考慮手續費等成本
  • Teachify 在線上教育領域表現出色,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完整的課程管理功能,但使用範圍較為侷限於教育領域
  • WordPress 以其高度靈活性和強大的 SEO 功能著稱,適合願意投入時間學習的使用者,但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
  • Framer 則是設計導向的平台,特別適合重視視覺設計和互動效果的專業人士,但學習曲線較陡峭

多利用平台試用期來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是什麼,並優先考慮使用者的體驗

無論你選擇哪種網站架設方式,建議都可以透過以下四個關鍵要素,並利用平台提供的免費試用期進行測試,進而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

  1. 評估自身的技術能力和學習意願
  2. 明確定義網站的主要功能需求
  3. 考慮預算限制和長期維護成本
  4. 評估是否需要特殊功能(如電商、課程管理等)

最後也請記得,使用者體驗永遠是核心:一個清晰的網站架構、易於導航的介面和優質的內容,才能真正吸引到訪客,並達到行銷目的。

還有任何問題嗎?讓專業團隊協助你架設網站吧!

(圖片來源:最準行銷公司

如果你在看完之後對網站架設仍有許多疑問,希望由專業團隊協助架站,歡迎諮詢最準行銷

我們的團隊擁有豐富的網站架設、SEO 優化和網站維護經驗,我們已協助超過 1000 位客戶提升數位流量,打響品牌知名度。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讓我們為您提供最專業的網站解決方案。

參考資料:

2025 年 6 個最佳網站架設平台,從設計到上架一次搞定 閱讀全文 »

B2B 行銷全攻略:策略、方法與成功案例大解析

B2B 行銷全攻略:策略、方法與成功案例大解析

在數位時代,B2B 行銷不再只是推廣產品,而是透過內容行銷、SEO、社群媒體等方式,精準吸引並轉化目標客戶。相較於 B2C,B2B 行銷面臨更長的決策週期與複雜的採購流程,因此更需要有系統的行銷策略。

最準行銷」專門針對內容搜尋行銷,提供商務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高曝光、提升轉換率,並建立長期客戶關係。

本文將帶你深入探討 B2B 行銷策略與方法,並透過成功案例,解析如何有效執行,讓品牌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B2B 行銷是什麼?與 B2C 有何不同?

B2B 行銷 —— 企業間的「神隊友策略」

想像你是一名 NBA 球隊經理,你的任務不是吸引球迷買票,而是找到最強的教練、最好的設備商、最精準的數據分析團隊,讓整支球隊更強大!這就是 B2B 行銷 —— 企業之間的神隊友策略。

彼得·杜拉克曾說:「企業的目的,就是創造顧客。」但在 B2B 行銷中,顧客不是個人消費者,而是其他企業。這不只是單純的買賣,而是提供解決方案、建立長期合作,讓雙方都能成長壯大。

B2B 行銷的重點是什麼?—— 信任比價格更重要!

B2B 行銷就像談一場「理性但長遠的戀愛」,企業不會因為一次促銷就買單,而是要經過 專業評估、需求匹配與長期信任 才會決定合作。畢竟,企業選擇供應商就像找終身夥伴,而不是一時興起的衝動購物!

B2B 行銷的關鍵在於:

  • 價值勝於價格:企業不只是要「便宜貨」,而是要「高 CP 值」!如果你的產品能幫助客戶提高效率、降低風險,他們就願意付更多。
  • 內容驅動決策:高品質的白皮書、案例研究、專業報告,能讓企業客戶在決策前「先認識你,後信任你」。
  • 長期關係經營:B2B 交易往往需要多次會談與試用,因此客戶關係管理與精準溝通至關重要。正如 Amazon 創辦人貝佐斯所說:「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客戶的信任。」在 B2B 行銷中,贏得信任,你就贏了一切。

B2B 與 B2C 行銷有什麼不同?

B2B 與 B2C 的運作方式大不相同:

「B2B 行銷」—— 企業對企業進行銷售,建立長期合作解決業務需求
「B2C 行銷」—— 企業對消費者進行銷售,透過情感共鳴與吸引力促進個人購買決策

以下表格將幫助你快速了解 B2B 與 B2C 行銷的核心差異。

比較項目B2B 行銷(企業對企業)B2C 行銷(企業對消費者)
決策週期決策期長決策期短
決策方式由多位決策者共同決定
例如:採購、財務、CEO 
個人或家庭成員自行決定
行銷策略內容行銷、專業報告
案例研究、客戶推薦
內容行銷、社群媒體
促銷活動、情感行銷
客戶關係強調長期合作與信任建立偏向單次購買或品牌忠誠度
交易金額通常較高,影響層面廣交易金額較低,單筆交易較小
品牌影響力專業度與信譽至關重要品牌形象、廣告創意較為關鍵

5 種 B2B 行銷策略 —— 揭開成功的秘密武器

1. 漏斗行銷:B2B 行銷的關鍵路徑

想像你在一座巨大的競技場上,每個觀眾都是你的潛在客戶。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現在就買單。這就是為什麼 B2B 行銷需要「漏斗行銷」—— 將陌生訪客一步步引導成忠實客戶。

從品牌曝光開始,吸引潛在客戶,接著用有價值的資訊培養興趣,最後再推動轉換,讓他們成為你的客戶。

B2B 行銷的決策週期長,因此每一個階段的內容和行動都至關重要。做好漏斗行銷,不僅能提高轉換率,還能建立長期的商業關係。想了解如何操作漏斗行銷,在「一次搞懂 AARRR 行銷漏斗:關鍵指標與應用解析」有更完整的介紹。

2. 集客行銷:讓客戶主動找上門

傳統的 B2B 行銷方式就像在陌生街頭隨機發傳單,期望有人會感興趣。但集客行銷(Inbound Marketing)則是讓客戶自己來找你。透過「內容行銷方案」的規劃,包含:SEO、部落格、社群媒體和影片等內容,提供他們真正想要的資訊,當客戶有需求時,他們會主動聯繫你,而不是你去打擾他們。

集客行銷的美妙之處在於,它能為 B2B 企業帶來高品質的潛在客戶,因為這些客戶本身就已經對你的產品或服務感興趣。當你提供價值,而非單純推銷,客戶對你的信任度會大幅提升,最終轉換為銷售。

想了解更多,可以在「集客式行銷是什麼?一次搞懂有別於傳統的行銷手法!」中了解更完整的介紹。

3. 內容行銷:用知識贏得客戶信任

在 B2B 行銷的世界裡,客戶不會因為一則幽默的廣告就立刻買單,他們需要資訊、數據和專業見解。因此,內容行銷成為了最強大的武器,透過深入的部落格文章、白皮書、電子書、案例研究和線上研討會,可以展現你的專業,讓客戶相信你是業界的權威。

當你的內容真正幫助了客戶,提供實用的解決方案,解決客戶的痛點,他們自然會選擇你的產品或服務。記住,在 B2B 行銷中,價值永遠比銷售更重要。

想了解更多,可以在「內容行銷怎麼做?5 個步驟教你打造市場最完整的內容行銷策略」中了解更完整的介紹。

4. 關係行銷:建立長期合作的橋樑

B2B 行銷不像 B2C 追求短期的銷售高峰,而是要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這正是「關係行銷」發揮作用的地方。與客戶建立信任,關心他們的業務發展,而不只是關心他們什麼時候下單。

這可以透過定期的溝通、專屬的客戶服務、客製化解決方案,甚至是舉辦 VIP 客戶活動來實現。

B2B 企業的成功,往往取決於與客戶的長期合作,而不僅僅是單次交易。當客戶覺得你真正關心他們的需求,他們不僅會持續購買,還會幫你介紹更多新客戶。

5. 數位行銷:善用科技讓業績倍增

在過去,B2B 行銷可能依賴展覽、電話行銷和業務拜訪,但今天的 B2B 行銷已經進入數位時代。數位行銷可以讓企業透過 SEO、Google Ads、LinkedIn 廣告、電子郵件行銷和行銷自動化工具,精準觸及目標客戶。

數位行銷的好處是,你可以根據客戶的行為數據來調整策略,讓行銷預算發揮最大效益。例如,利用再行銷技術,讓曾經瀏覽過你的網站但尚未購買的客戶再次回到你的品牌世界裡。這種數據驅動的 B2B 行銷策略,能夠提高轉換率,讓你的行銷投資更有價值。

6 種 B2B 行銷方式 —— 多管齊下,精準出擊

1. 品牌官網

當企業決策者在 Google 搜尋你的品牌,卻發現你的網站看起來像 10 年前的產物,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會懷疑你的專業度,甚至直接關掉頁面,轉而尋找競爭對手。這就是為什麼在 B2B 行銷中,品牌官網不只是一個網站,而是你的「 24 小時業務代表」

品牌官網應該具備:

  • 專業鮮明的視覺:乾淨、直覺的界面,讓訪客能迅速找到資訊。
  • 清楚的價值主張:告訴客戶為什麼選擇你,而不是競爭對手。
  • 案例與見證:展示成功案例,建立信任感。
  •  CTA(行動呼籲):不論是「預約諮詢」還是「下載電子書」,每個頁面都應該有明確的轉換目標。

2. SEO 搜尋引擎優化

你想不斷打電話開發陌生客戶?還是讓客戶自己來找你?

當企業決策者搜尋「最佳 ERP 系統推薦」,如果你的網站排名第一,那你就贏了一半的機會。SEO 的核心就是透過關鍵字、優質內容與技術優化,讓你的網站排名提升,進而帶來高品質的流量。

B2B SEO 需要注意的事項:

  • 關鍵字策略:依據使用者意圖規劃關鍵字,例如「B2B 行銷策略」、「企業數位轉型解決方案」。
  • 內容行銷:撰寫高品質的文章、案例分析、FAQ,讓 Google 看到你的專業度。
  • 技術優化:確保網站載入速度快、行動裝置友善,提升用戶體驗。

在「SEO 教學入門指南|八分鐘新手也能完整了解 SEO 操作!」中有更完整的介紹。

3. 關鍵字廣告

SEO 雖然有效,但需要時間累積。如果想立即觸及潛在客戶,那關鍵字廣告就是 B2B 行銷中的「速效藥」。成功的 B2B 行銷,通常會結合 SEO 與廣告,短期用廣告帶來流量,長期透過 SEO 穩定排名,讓品牌保持曝光。

 關鍵字廣告的特點:

  • 精準鎖定:可設定特定產業、職位、地區,讓廣告只觸及真正的潛在客戶。
  • 即時效果:不同於 SEO 需要幾個月,關鍵字廣告能立即帶來流量。
  • 數據分析:透過點擊率、轉換率等數據,快速調整策略,確保每一分預算都花在刀口上。

4. 部落格文章

B2B 行銷的關鍵不只是讓客戶「知道你」,而是讓客戶「相信你」。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部落格文章,提供有價值的內容,解答客戶的疑問,建立你的專業形象。

高品質文章的效益:

  • 提高品牌權威性:當客戶閱讀你的內容,會覺得你是業界專家。
  • 提升 SEO 排名:Google 偏愛高價值的內容,部落格能幫助你的網站排名更高。
  • 引導潛在客戶:文章結尾加上 CTA,讓讀者下載電子書或預約免費諮詢,轉化成潛在客戶。

5. 白皮書與報告下載

客戶名單是 B2B 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可是企業決策者,通常不會輕易留下聯絡方式。

但若提供「2025 B2B 行銷趨勢報告」、「企業數位轉型白皮書」,他們就可能會了取得檔案,而願意聯絡填寫表單,讓你獲得潛在客戶資訊,後續再透過 EDM 或電話跟進。

白皮書與報告對 B2B 行銷的好處:

  • 建立專業形象:透過深入的市場研究,讓你的品牌成為業界權威。
  • 收集高品質名單:獲取對產品有興趣的潛在客戶資訊,進一步培養關係。
  • 提升轉換率:比起一般廣告,提供價值的內容更容易吸引潛在客戶。

6. 線上研討會

如果有一個機會,能直接與數百位企業決策者分享你的專業、展示你的產品,並與潛在客戶互動,你會不會抓住?這就是線上研討會的價值。

B2B 行銷的決策者希望獲取有價值的資訊,而線上研討會讓你能用最直接的方式,與他們建立信任,推動成交。

成功的線上研討會重點

  • 選擇熱門議題:如「AI 如何改變 B2B 行銷?」、「2025 數位行銷趨勢解析」。
  • 邀請產業專家:增加權威性,吸引更多目標客群參加。
  • 提供即時互動:開放 Q&A,讓潛在客戶直接與你對話,提高參與度。

了解了 B2B 的行銷策略與方式後,那我們可以怎麼開始呢?

B2B 行銷計畫執行步驟 —— 從零到成功的關鍵藍圖

B2B 行銷計畫執行步驟


1. 定義品牌定位:你想讓市場怎麼記住你?

想像一下,你站在一個擁擠的會議廳裡,每個人都在介紹自己的公司,你只有 10 秒鐘的時間讓客戶記住你,你會怎麼介紹自己?

你提供什麼獨特的解決方案?
你的優勢是什麼?
為何客戶應該選擇你?

B2B 行銷的品牌定位,不只是設計好看的 logo 或一句口號,而是確立你的專業領域、價值觀以及市場認知。例如,最準行銷的定位是:業界唯一提供「免費的高品質網站」、「免費的精準 SEO 內容」、「真正有用,才需要付錢」三大保證,讓企業在聽到這個名字時,就能立刻聯想到它的價值。

2. 決定目標客群:誰才是你的理想客戶?

決定目標客群是行銷計畫中最關鍵的一步,你需要問自己:我的理想客戶是誰?他們的公司規模、產業類別、所在市場、決策流程是什麼?

例如:在 B2B 行銷中,目標客群通常是企業內部的決策者,像是 CEO、行銷總監、採購經理或 IT 部門主管。他們關心的不只是產品價格,更在意是否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或解決他們的業務挑戰。

因此,你必須深入了解這些人的痛點與需求,才能制定有效的行銷訊息。

3. 進行競業分析:你的對手在做什麼?你該如何勝出?

如果不知道競爭對手如何吸引客戶、他們的優勢與弱點是什麼,我們怎麼能制定出更好的行銷計畫?競業分析的目標,就是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他們的成功模式,並找出你的差異化優勢。

分析競爭對手的 B2B 行銷方式

  • 研究對手的官網與內容:網站如何設計?是否有部落格、白皮書或電子書?內容有什麼吸引力?
  • 分析他們的 SEO 策略:使用 SEO 工具來查看競爭對手的關鍵字排名,找出他們在哪些領域占據優勢。
  • 研究他們的社群媒體與廣告:競爭對手是否在 LinkedIn、Google Ads 或 Facebook 上投放廣告?他們的內容與受眾互動如何?
  • 查看客戶評價與案例分析:查看競爭對手的客戶評價,找出客戶為何選擇他們。

4. 制定行銷目標:沒有目標,就無法衡量成效

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像在黑暗中行走,無法知道自己是否在正確的道路上。因此,設定明確的目標,能讓 B2B 行銷團隊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並確保每個行銷活動都能產生實際效果,而不只是盲目投入資源。

行銷目標的方向:

  • 提升品牌曝光:例如,提升官方 Facebook 粉絲數 30%。
  • 增加網站流量:例如:透過 SEO 每月網站流量提升 10%。
  • 提高潛在客戶數量:例如:每月獲取 200 個新潛在客戶。
  • 提升轉換率:例如:將 EDM 的開信率提升至 25% 以上。

5. 擬定行銷策略與方式:選擇最佳戰術,讓目標變成現實

擁有品牌定位、目標客群、競業分析與明確的行銷目標後,接下來就是選擇適合的 B2B 行銷策略與方式來實踐計畫。

  • 內容行銷應該與品牌定位一致:透過部落格、電子書或案例研究,建立專業信任感。
  • SEO 與關鍵字廣告:能確保目標客群在搜尋解決方案時,能夠找到你的品牌,進而提升網站流量與潛在客戶名單。
  • 社群經營與 EDM:能進一步培養關係,持續與客戶互動,提高轉換率。
  • 分析數據與優化策略:是不可或缺的步驟,透過追蹤成效,調整行銷計畫,確保每一分投入都能帶來最佳成果。


B2B 行銷與 B2B 行銷平台的關係

什麼是 B2B 行銷平台

B2B 行銷平台通常提供買賣媒合、產品展示、數據分析、廣告推廣等功能,幫助企業拓展市場並獲取潛在客戶。例如,Alibaba、Global Sources、TradeKey、Amazon Business 等 B2B 行銷平台,讓企業能夠直接接觸全球買家,提高曝光度並促進交易。

B2B 行銷平台適合產業與市場特色與優勢
Alibaba全球最大的 B2B 電子商務平台之一。適合製造商、批發商和供應商進行跨境交易。提供 AI 買家配對、交易保障、支付與物流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Global Sources針對電子、禮品、家居、機械等產業,提供 B2B 貿易媒合服務。除線上採購外,還舉辦國際展覽,讓企業與買家面對面交流。以嚴格的供應商審核機制確保交易品質。
TradeKey全球性 B2B 市場,涵蓋電子、機械、農產品等多個行業。特別針對中東、非洲及南亞市場。提供供應商認證、數據分析、買家匹配功能,適合中小企業拓展新興市場。
Amazon Business適合各種產業與市場,特別在辦公、醫療、製造、工業、餐飲與零售業領域具有顯著優勢。提供企業專屬價格、批量折扣、帳戶管理工具等功能。適合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透過 Amazon 的物流與品牌影響力,快速觸及全球買家並提升銷售。

企業一定要使用 B2B 行銷平台嗎?

並非所有企業都必須使用 B2B 行銷平台,這取決於企業的產業性質、目標市場及行銷策略。如果企業希望快速進入國際市場、增加海外買家,B2B 行銷平台是一個有效的工具。

然而,如果企業本身已經擁有穩定的客戶來源,或是有完整的「內容行銷方案」例如:SEO 行銷、關係行銷等,則不一定需要依賴這類平台。

使用 B2B 行銷平台的好處

  • 提升品牌曝光:平台擁有大量的活躍買家,能讓企業產品在全球市場獲得更多關注。
  • 精準買家媒合:透過技術與數據分析,能將適合的買家推薦給企業,提高成交機會。
  • 降低行銷成本:相較於自行開發海外市場,B2B 平台的會員費或廣告費通常較低,對中小企業較具成本效益。
  • 交易保障:許多 B2B 平台提供安全支付、貿易保險等機制,降低交易風險。


3 個 B2B 行銷案例 —— 解析品牌成功背後的關鍵策略

案例 1,Notion:透過「Notion Faces」活動引爆 LinkedIn

Notion:透過「Notion Faces」活動引爆 LinkedIn

( 圖片擷取來源 Notion 官網 )

  • 行銷目的:增強品牌在創作者和專業人士中的影響力,並促進社群互動。
  • 行銷策略與執行:「Notion Faces」活動,邀請用戶在 LinkedIn 上分享自訂的 Notion 角色頭像。此活動以「新年,新面貌」為主題,並透過「加載中…」的頭像預告,引發好奇和期待。

Notion 與超過 50 位 LinkedIn 創作者合作,擴大活動影響力,並鼓勵用戶生成內容,形成病毒式傳播。

  • 行銷成效:活動期間,LinkedIn 動態被大量的 Notion Faces 帖文佔據,成功引發廣泛討論和關注。此活動展示了創意行銷如何在專業社群中引發熱潮,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戶參與度。

資料來源:How Notion Faces Took Over LinkedIn: Live Event with the Masterminds

案例 2,Airtable:利用「模板搜尋策略」提升自然流量

Airtable:利用「模板搜尋策略」提升自然流量

( 圖片擷取來源 Airtable 官網 )

  • 行銷目的:增加網站自然流量,吸引更多目標用戶,並提升品牌在低代碼平台市場的領導地位。
  • 行銷策略與執行:Airtable 深入研究目標用戶的搜索意圖,針對不同產業和使用場景,開發並提供多樣化的模板。

這些模板頁面不僅滿足了用戶的特定需求,還優化了 SEO,提升在搜索引擎結果頁中的排名。

此外,Airtable 也會定期更新模板庫,確保內容的新鮮度和相關性。

  • 行銷成效:透過此策略,Airtable 的網站每月吸引約 24.3 萬自然搜索訪客。其中,模板登陸頁,每月從自然搜索中獲得超過 9,500 名訪客,顯示出模板策略在提升自然流量方面的顯著效果。

資料來源:How Airtable Attracts Nearly 3 Million Organic Searches Per Year

案例 3,Slack:以「內容行銷」提升品牌知名度

Slack:以「內容行銷」提升品牌知名度

( 圖片擷取來源 Slack 官網 )

  • 行銷目的:建立品牌信任,強化 Slack 作為企業溝通工具的市場定位。
  • 行銷策略與執行:Slack 透過內容行銷策略,展現其在企業溝通與協作領域的核心價值,吸引更多 B2B 客戶採用。在官網上使用影片介紹全球頂尖企業,例如:OpenAI、Spotify、IBM 等,如何使用 Slack 提升工作效率,強化市場對其品牌的信任感,進一步擴展企業用戶基礎。
  • 行銷成效:透過持續的內容行銷策略,Slack 成功地在市場上建立了強大的品牌知名度,並吸引了大量企業客戶。

掌握 B2B 行銷關鍵,讓你的品牌脫穎而出!

成功的 B2B 行銷需要系統化的策略與執行,包括 SEO 優化、內容行銷、數據分析,以及持續的市場調整。透過本篇文章,我們了解了 B2B 行銷與 B2C 行銷的差異,掌握了多種策略與方法,並分析了成功企業的行銷案例。

然而,行銷的關鍵不僅僅是知道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執行!這就是為什麼企業需要一個專業的合作夥伴,來提供完整的「內容行銷方案」。

現在就聯繫「最準行銷」為你的品牌量身打造專業的 B2B 行銷策略,從內容優化到精準投放,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讓你的業務成長更上一層樓! 

參考資料:

1. 數位行銷策略-B2B與B2C之比較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G0104590121

2. 都是行銷,B2B、B2C大不相同!分別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在意的點又是什麼?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51930

3. 2023 年 B2B 行銷終極指南
https://tenten.co/learning/2023-b2b-marketing-strategy/

B2B 行銷全攻略:策略、方法與成功案例大解析 閱讀全文 »

綠色行銷是什麼?你不能不知道的長期永續經營策略!

你是否發現,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強調環保及永續發展,甚至推出綠色商品來吸引消費者?在全球環保意識提升的趨勢下,綠色行銷已成為企業長期永續經營的重要策略;綠色行銷不僅能夠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還能提升品牌價值與市場競爭力。

許多企業試圖透過環保包裝、使用節能設備等方式來落實綠色行銷,但該如何做到真正有效,而不只是流於表面?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綠色行銷的核心概念和優勢,以及實際運用的策略,如操作 SEO 經營官網(可交由最準行銷公司),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Photo by Feri & Tasos on Unsplash

什麼是綠色行銷?

綠色行銷( Green Marketing )定義

綠色行銷指將環保訴求融入於產品設計、生產、運送和包裝等製程的一種行銷模式,強調盡可能減少整個產品生命週期(從產品原料的取得、生產、製造、銷售、使用到處理廢棄物)對環境的衝擊。

綠色行銷不只是一種行銷方法,更深入影響企業決策和運作方向的規劃,是企業文化和經營使命的一環。

綠色行銷的起源

 1980 年代後期,大眾的環保意識逐漸抬頭,消費者開始關注產品對環境的影響,企業也逐漸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因而嘗試採用對環保有益的製造方法。

 1990 年代,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則規定製造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產品將受到懲罰,使企業更積極地將環保理念與產品和服務結合。

直到 1993 年, Ken Peattie 出版的書籍《 Green Marketing 》中明確提出了綠色行銷的概念,被視為綠色行銷一詞開始被廣泛使用和討論的起點。綜合上述,綠色行銷概念和實踐的出現可以追溯到 1980 年代初期,直至 1993 年綠色行銷一詞才被正式提出。

如今,隨著環境污染和資源耗竭問題的加劇,消費者開始傾向選擇對環境友善的產品和服務,國際組織推動環保相關的政策(如簽訂京都議定書)也讓綠色行銷的概念也逐漸受到重視,促使企業重新評估公司營運目標、市場定位和發展綠色策略。

為什麼要做綠色行銷?綠色行銷的 4 個好處

Photo by John Cameron on Unsplash

建立品牌形象

將環保的訴求、理念和做法應用於行銷內容中,有助建立品牌注重環保和在意企業社會責任( CSR ,指企業應對社會和環境負責)的形象,獲得消費者對企業文化和經營使命的認同,,提升大眾對品牌的好感和顧客忠誠度。

引導綠色消費

藉由推廣綠色消費的觀念和提升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了解,解決顧客對綠色消費的疑慮(包括較高的價格、不清楚商品的和環保有關的資訊、對環境的益處或不知道在哪裡購買),以增加購買意願,並讓綠色消費成為一種趨勢。

符合永續經營的趨勢

綠色行銷強調在產品減少對環境的衝擊,符合全球永續發展的趨勢。

企業若能及早投入綠色行銷,將有助於長期發展,並降低因環境問題帶來的風險

降低成本和增加市場競爭力 

隨著大眾環保意識的抬頭,綠色消費族群逐漸擴大,品牌若能提供符合環保理念的產品和服務,便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此外,雖然綠色產品在初期投入需投入的研發成本可能較高,但長期來看,減少商品包裝、使用節能設備、進行綠色採購等措施或許能降低營運成本及提升生產效率。

因此,綠色行銷有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建立優勢和鎖定消費族群!

行銷策略

產品策略價格策略通路及推廣策略
內容使產品生命週期具低污染和省資源的特性制定合理定價/說明產品價值與環保理念相符的通路及廠商合作
好處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好感和信任感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進而對購買行為賦予意義提升企業形象

產品策略:取得環保標章

綠色產品( green product )又稱為環境意識產品( environment conscious product ),指產品之原料取得、製造、銷售、使用和廢棄處理的過程具低污染和省資源的特性。

因此,在設計綠色產品的階段就應評估整個產品生命週期對環境的影響,盡可能降低每個環節對環境可能造成的負面衝擊,如使用可生物分解的原料、減少包裝,並盡可能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

企業可藉由取得環保標章等認證,證明產品符合環保標準,以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

價格策略:合理定價和強調產品價值

由於綠色行銷需投入較多研發或生產成本,產品的價格通常較高,因此,品牌應制定合理定價,以吸引有環保意識但較少積極行動的消費者;此外,品牌可在行銷時向消費者說明產品理念和價值,強調產品對環境和健康的益處,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進而為購買行為賦予意義!

不僅如此,品牌也可與政府或學校合作,一同研發產品和環保技術;政府也可藉由提供獎勵政策,如現金補助,鼓勵消費者購買綠色產品。

通路及推廣策略:公開產品資訊

品牌可選擇與環保理念相符的通路及廠商合作,以確保整個產品製程都符合環保標準,並在有機商店、環保市集等通路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讓消費者更容易接觸綠色產品;藉由參與或舉辦環保相關的公益活動,提升企業形象,並鼓勵消費者參與環保行動。

此外,品牌可經營官網,公開產品製程或服務理念,輔以理性或道德訴求的廣告內容,傳達環保理念和產品的環保特點,以提高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認知和好感;並透過操作 SEO ,獲得穩定的網站流量(可參考最準行銷公司提供的服務)。

環保旅宿宣傳綠色環保行程,與相關的旅遊業業者合作,並鼓勵旅客重複使用毛巾和浴巾、張貼節約水電的宣導卡片,告知旅客旅館的環保策略,如使用省水設備、節能電器用品或使用太陽能等替代能源,把節能的行為交由旅客實踐!

結論:綠色行銷有助於長期經營!

Photo by Bri Tucker on Unsplash

綠色行銷不僅是一種行銷策略,更是企業邁向永續發展的經營理念。品牌需考量產品包裝、生產、銷售、運輸到廢棄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週期對環境的影響,致力於降低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以符合全球永續發展的趨勢。

若企業能實施有效的產品策略(如取得環保標章)、價格策略(如合理定價並強調產品價值)、通路及推廣策略(如公開產品資訊),並藉由操作 SEO 獲得穩定的網站流量(可參考最準行銷團隊),便能透過綠色行銷能夠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場競爭力,並引導消費者進行綠色消費。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政策法規的推動,綠色行銷將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經營策略。當企業能真正落實環保理念、積極回應消費者的期待,便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奠定長期穩健發展的基礎!

參考資料

吳淑鶯, 蕭雅如, 林婉婷, 何雅琳, 黃詩莤, & 紀伯融. (2012). 綠色行銷對知覺品質, 知覺價格, 知覺風險, 知覺價值及購買意願的影響-以有機食品為例. 創新與經營管理學刊, 3(1), 19-41.

李維康. (2006). 環保旅館認知, 綠色消費態度與綠色行銷對住宿行為影響之研究. 高雄餐旅學院餐飲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2006, 1-122.

張宏生, & 劉芷伶. (2010). 臺灣旅館業綠色行銷與環保標章探討. 健康管理學刊, 8(1), 47-59.

綠色行銷是什麼?你不能不知道的長期永續經營策略! 閱讀全文 »

SEO 文章這樣寫!5 大步驟 + 8 大技巧,讓你的文章脫穎而出!

SEO 文章這樣寫!5 大步驟 + 8 大技巧,讓你的文章脫穎而出!

你或許曾有相同的疑惑:寫了 SEO 文章,但總是無法獲得理想的流量?即使投入大量時間研究關鍵字、精心撰寫內容,文章卻依然無法突破搜尋引擎的排名障礙?

其實,撰寫一篇成功的 SEO 文章,並不只是關鍵字的堆砌,而是一門兼具策略與技術的藝術。

本篇文章「最準行銷」將解析撰寫 SEO 文章的關鍵技巧,幫助你掌握最佳寫作重點,讓內容更具競爭力,輕鬆超越對手。

SEO 文章 vs. 一般文章:有什麽不同?

在內容行銷的世界裡,「寫得好」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寫得對」—— 這正是SEO 文章與一般文章最大的區別。

一般文章:重視文采與情感,但不一定能被搜尋引擎找到

一般文章注重寫作風格、敘事技巧與情感渲染,適合用來傳遞品牌理念、打造故事性內容或吸引忠實粉絲。例如:專欄文章、文學創作、社群貼文等,常以個人觀點或獨特敘述方式呈現。

然而,這類文章的可見度,往往取決於社群媒體的傳播效應,沒有主動推廣的話,很可能無法觸及更多潛在讀者。

以下是一般文章的特點:

  • 表達個人風格:用詞優美,講究語言的流暢度與感染力。
  • 依賴主動傳播:需要透過社群分享或讀者轉發來增加曝光。
  • 不考慮搜尋需求:標題和內容主要以創作者的想法為主,未必符合讀者的搜尋習慣。

SEO 文章:解決讀者問題,透過搜尋引擎推薦你的內容

SEO 文章的目標不只是「好看」,而是「好找」+「有用」。這類文章的重點是解決讀者的問題,讓內容更容易被搜尋引擎推薦,獲得更多自然流量。

當讀者在 Google 搜尋問題時,SEO 文章能夠提供直接的解答,讓網站獲得更多曝光與轉換。不僅提升了品牌影響力,也能幫助企業帶來實際收益。

以下是 SEO 文章的特點:

  • 關鍵字導向:根據使用者的搜尋意圖需求撰寫內容,例如「如何提升網站流量?」這類實用主題。
  • 標題與架構優化:使用 H1、H2、H3 層級,讓搜尋引擎和讀者更容易理解內容。
  • 長期穩定流量:即使文章發布很久,仍然能透過搜尋引擎獲得持續訪問。

SEO 文章 vs. 一般文章差異分析

差異點一般文章SEO 文章
可見度被動等待讀者發現透過 SEO 策略提高曝光
關鍵字應用自然發揮依據搜尋需求優化佈局
標題策略美感為主兼顧點擊率與搜尋需求
流量來源社群分享、品牌粉絲搜尋引擎、長期穩定流量
影響力需依靠口碑擴散可持續吸引新用戶

SEO 文章 vs. 一般文章:哪種更適合你的品牌?

如果你的目標是純粹的內容創作,讓讀者感受文字之美,一般文章仍然有其價值。

但如果你希望文章能為你的網站帶來 「可持續性的自然流量」,並且提升業績轉換,SEO 文章就是更好的選擇。

因此,對於企業來說,SEO 文章就像是一種長期的內容資產,能夠持續發揮作用。

最佳的內容行銷方案策略,往往是將 SEO 文章與一般文章結合,透過搜尋流量吸引新訪客,透過故事與品牌價值留住忠實客群,這樣才能發揮內容行銷的最大效益。

寫作的本質沒變,但在網路世界,會寫還不夠,還要讓對的人找到你的內容!

5 大步驟,讓你的 SEO 文章更吸睛、更有效!

步驟 1. 定義目標:先搞清楚寫 SEO 文章的目的

在開始寫 SEO 文章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想清楚你的目標是什麼?」
不同的目標,會影響你該怎麼選擇關鍵字、內容方向,甚至文章結構。例如:

  1. 提升網站流量:
    撰寫的 SEO文章,應該聚焦於熱門搜尋關鍵字,例如:「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咖啡豆?」或「10 個讓咖啡店業績翻倍的技巧」,可以吸引更多自然流量進入。
  2. 增加品牌信任度:
    如果目標是提升品牌信任度,則應該提供更具專業性或深度的內容,例如:「產業趨勢分析」、「專家見解」或「成功案例分享」。
  3. 提高轉換率:
    如果重點是讓讀者採取行動,例如:購買、填表、聯繫,那麼文章中應該加入更多 CTA(行動呼籲),例如:「立即預訂」、「下載免費指南」。

步驟 2. 選擇關鍵字:讓你的文章有機會被搜尋到!

寫 SEO 文章時,關鍵字就像是門牌號碼,讓搜尋引擎和讀者知道你的文章在講什麼。
如果選錯關鍵字,就算你的內容再好,也很難被找到。

怎麼選擇關鍵字?

  1. 使用關鍵字工具:
    可以利用 Google 關鍵字工具、Ahrefs 或 Ubersuggest 來找到搜尋量高、競爭適中的關鍵字。
  2. 考慮使用者搜尋意圖:
    不同的關鍵字代表不同的讀者需求。例如:「跑步對身體好處」是找資訊的人,而「定位優惠券」則是有購買意圖的人。
  3. 長尾關鍵字更有效
    與其用「咖啡」,不如用「台北早午餐推薦」這種更精準的關鍵字,競爭較低,也更容易排名。

步驟 3. 分析競爭者的內容:讓你的文章更有競爭力!

在寫 SEO 文章之前,可以先看看競爭對手都在寫什麼,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內容!
想像一下,如果文章和別人一模一樣,為什麼 Google 要讓你的文章排名比較前面呢?

如何分析競爭者的內容?

  1. Google 搜尋關鍵字
    輸入目標關鍵字,看看排名前 10 名的文章都寫了哪些內容?有哪些共通點?
  2. 找出他們的優勢與不足
    如果競爭對手的文章已經涵蓋了基礎知識,那麼你可以補充最新的數據、專家見解,或加入自己的品牌經驗,讓內容更具獨特性。
  3. 參考熱門標題與格式
    觀察哪些標題最吸引點擊?哪些內容類型,例如:排行文、案例分析、教學文比較受歡迎?

步驟 4. 金字塔寫法:讓 SEO 文章更清楚、好讀!

一篇好的 SEO 文章不只是要有關鍵字,還要讓讀者一看就懂。
而「金字塔寫法」是一種讓文章更有邏輯的寫作方式,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重點。

什麼是金字塔寫法?

  1. 重點先說
    文章一開始就點出最重要的資訊,例如:「寫 SEO 文章最關鍵的是選對關鍵字!」
  2. 再來補充細節
    接著解釋為什麼關鍵字很重要、該怎麼選擇、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
  3. 最後才放額外資訊
    最後可以補充案例、額外技巧,讓有興趣的讀者繼續深入閱讀。

這種寫作方式不僅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也讓搜尋引擎更容易理解你的文章結構,進而提升 SEO 表現!

步驟 5. 至少撰寫 2,000 字:讓內容更完整、更容易排名!

有些品牌業主可能會問:「寫 SEO 文章真的需要這麼長嗎?」答案是:通常需要!
根據研究,排名在 Google 搜尋結果前 10 名的文章,平均字數大約是 2,000 字以上。

為什麼長篇文章比較容易排名?

  1. 提供更完整的資訊
    當內容夠深入,能完整回答讀者的問題,Google 就會認為你的文章是「權威內容」,並給予較高的排名。
  2. 增加關鍵字出現的機會
    文章越長,關鍵字和相關詞自然會出現得更多,對 SEO 有幫助。
  3. 提高讀者停留時間
    當讀者花更多時間閱讀你的內容,Google 會認為你的文章是有價值的,進而提高排名。

當然,長度並不是唯一的考量,最重要的是確保你的內容有價值、不冗長、結構清晰
透過 2,000 字以上的優質 SEO 文章,你的網站才能更容易在搜尋結果中脫穎而出!

8 大技巧!寫出高排名與轉換率的 SEO 文章

技巧 1. 關鍵字放對, 布局精準才有效!

有了關鍵字後,並不是隨便塞滿文章就好,這樣不僅影響閱讀體驗,還可能被 Google 判定為「關鍵字堆砌」,導致排名下降。

正確的關鍵字布局應該是:

  •  標題(H1):必須包含主要關鍵字,例如「如何寫出提升排名與轉換率的 SEO 文章?」
  • 小標題(H2、H3):自然融入關鍵字,像是「SEO 文章的標題怎麼寫才吸引人?」
  • 首段與結尾:確保文章開頭與結尾都出現關鍵字,讓搜尋引擎理解文章主題。
  • 圖片 ALT 標籤:上傳圖片時,也要加入關鍵字,提升圖片搜尋流量!

技巧 2. 標題超重要!不吸引人,沒人點!

SEO 文章的標題決定了讀者是否會點擊你的文章。標題寫得好,點擊率就會提高,進而提升 Google 排名。

那要如何寫出吸引人的標題呢?

  • 加入數字:「 7 個讓 SEO 文章排名飆升的祕訣!」
  • 強調好處:「如何寫 SEO 文章?讓你的網站流量翻倍!」
  • 引發好奇心:「 SEO 文章的 3 個致命錯誤,你中了嗎?」
  • 使用問句:「 SEO 文章怎麼寫才能真正帶來轉單?」

技巧 3. 文章架構清晰,搜尋引擎與讀者都愛!

結構清楚的 SEO 文章,不只讀者愛看,搜尋引擎也會更容易抓取與理解,進而提升排名。

以下提供幾個重要原則:

  • 使用 H1、H2、H3 分層:就像一本有目錄的書,讓讀者能快速找到他們需要的資訊。
  • 短段落、易讀格式:網路閱讀習慣不同於紙本,建議每段 2~3 行,讓內容更易讀。
  • 善用粗體與重點標記:當一篇文章超過 1,500 字時,讀者不可能每個字都仔細閱讀。用粗體或列點符號標記重點,可以讓讀者快速掌握重要資訊,也能提升 SEO 表現!
  • 運用表格整理資訊:當內容涉及數據比較、優缺點分析時,使用表格能讓資訊更一目了然。例如:
文章結構元素作用
H1 標題確立主題,包含主要關鍵字
H2/H3 小標題分層內容,提升可讀性
粗體、重點標記強調關鍵資訊,吸引讀者視線
表格整理資訊進行比較、優缺點分析

技巧 4. 內容要有價值,才能提升轉換率!

如果餐點不好吃,再好的裝潢終究吸引不了顧客的喜愛。SEO 文章不只是為了排名,更重要的是帶來真正的轉換。

如果你的文章只是為了塞滿關鍵字,而沒有提供讀者真正需要的資訊,讀者很快就會離開,Google 也會降低你的排名。

有價值的 SEO 文章應該提供具體方案:不只是說「SEO 很重要」,而要提供「如何操作 SEO」的步驟。
或是提供實際案例,增加可信度:用成功例子或數據來支持你的觀點,讓讀者更信任你。

技巧 5. 善用圖片與多媒體,讓 SEO 文章更吸引人!

密密麻麻的文章,就像一盤沒調味的水煮雞胸肉 —— 有營養,但讀久了很難嚥下去。

為了讓讀者「吃得下」,可以適當地加入圖片、影片、資訊圖表等多媒體內容,提升可讀性與互動性。

例如:

  • 寫教學文章時,除了文字解釋,適時放入示範圖片,讓讀者一看就懂。
  • 使用「 GIF 或短影片」可以讓複雜概念更易理解,並能提升停留時間。
  • 用「資訊圖表」透過圖像化呈現繁雜的數據,不僅能讓內容更有說服力,也更容易被分享!

技巧 6. 內部連結與外部連結,強化 SEO 的影響力!

正確的連結策略不僅能提升 SEO,也能讓你的文章更具公信力。
SEO 文章中的內部連結與外部連結,可以幫助你的內容在搜尋引擎上獲得更好的排名。

  • 內部連結:
    在文章中加入你網站內的相關內容,讓讀者繼續瀏覽,提高網站的黏著度。例如,在「SEO 文章寫作技巧」這篇文章中,連結到「關鍵字研究指南」。
  • 外部連結
    連結到權威網站的內容,增加你的文章可信度。例如,在談論 SEO 最新趨勢時,引用 Google 官方部落格的資料。

技巧 7. 強而有力的 CTA 行動呼籲,提升轉換率

SEO 文章寫得再好,如果沒有適當的行動呼籲( CTA, Call to Action ),讀者看完後可能就離開了。

提升轉換率的關鍵就在於 CTA 是否足夠吸引人,並讓讀者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
CTA 設計得好,才能真正將流量轉換成實際效益!

例如:

  • 清楚指引下一步:「立即預約免費諮詢」,讓讀者知道該點哪裡。
  • 製造緊迫感:「限時 48 小時優惠」,讓讀者更有行動動機。
  • 強調好處:「點擊下載,讓你的 SEO 文章排名飆升!」讓讀者感受到行動後的價值。

技巧 8. 善用數據分析,打造精準的 SEO 文章

透過數據分析,你可以確保 SEO 文章不是憑感覺寫作,而是根據實際成效調整內容。

讓文章更符合讀者需求與搜尋引擎演算法,進而提高排名與轉換率。

如何運用數據強化 SEO 文章?

  • 分析熱門關鍵字表現:
    使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 或 Google Analytics 來查看哪些關鍵字帶來最多流量,並根據數據調整文章內容與關鍵字布局。
  • 檢視讀者行為:
    觀察網站的跳出率、平均停留時間,了解哪些內容最受讀者歡迎,進一步調整文章長度、段落結構與可讀性。
  • 追蹤文章排名變化:
    定期監測 SEO 文章 的 Google 排名,找出哪些內容表現較佳,哪些需要優化,持續提升文章的 SEO 表現。

為什麼寫了 SEO 文章卻沒有效果?

1. 網站載入速度太慢,影響排名與用戶體驗!

你點開一篇文章,結果等了 5 秒畫面還沒出來,你還會繼續等嗎?多數人會直接關掉,去找別的網站。Google 也不喜歡這種「讓用戶流失」的網站,會降低你的排名。

以下為導致網站速度慢的常見原因:

  • 圖片檔案太大,未經過壓縮。
  • 網頁程式碼過於複雜,影響加載速度。
  • 伺服器效能不佳,導致回應時間變長。

2. 文章沒有更新,內容過時,排名自然下降!

SEO 文章不是「寫了就不管」,如果你的內容長時間沒有更新,Google 可能會認為它已經「過時」,導致排名逐漸下降。

例如,2021 年的「最新 SEO 趨勢」文章,到 2025 年可能就不再適用了,Google 會優先推薦更新過的內容。

隨著競爭對手不斷優化內容,如果 SEO 文章還停留在舊資訊,自然會被其他更完整、更有價值的內容取代。

參考以下三個重點,讓文章維持在最新鮮的狀態:

  • 定期檢查舊文章,進行內容更新,確保資訊仍然有效。
  • 補充新的數據、案例與趨勢,讓文章保持競爭力。
  • 重新優化關鍵字布局,確保符合當前的搜尋趨勢。

3. 沒有反向連結,SEO 文章難以出頭天!

想像你的 SEO 文章是一家新開的餐廳,反向連結(Backlinks)就像是美食評論家、部落客或老饕們的推薦。

如果越多權威網站提到你,Google 會覺得:「這家店超多人推薦,應該很不錯!」自然就會提高你的排名。

但如果沒有人幫你推薦,或者你的連結全來自低品質、垃圾內容網站,Google 反而會懷疑你的可信度,導致排名提升困難,甚至可能被降權。

以下提供獲得高品質反向連結的方法:

  • 主動向相關網站投稿,爭取外部連結,例如:與業界部落客、新聞網站合作。
  • 寫高價值內容,讓人願意主動引用,例如:深入的研究報告、數據分析、業界趨勢。
  • 透過社群分享,讓文章有更多曝光機會,提高自然連結的可能性。

4. 沒有 SEO 策略,文章寫再多也白搭!

除了掌握撰寫文章內容的技巧,企業在規劃 SEO 文章時,更需要「策略」的支撐。

一些企業或個人寫文章時,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沒有事先規劃關鍵字、內容架構,也沒有長遠的 SEO 目標,導致文章就像散落在沙漠裡的珍珠,沒有人能找到。

假設網站在賣健身器材的,今天寫「如何減脂」,明天寫「健身餐食譜」,後天又寫「跑步對健康的影響」,這些主題雖然相關,但彼此沒有明確的 SEO 關聯性。

Google 會認為你的網站主題不明確,導致排名難以提升,也沒有人知道你究竟在做什麼?

完善的 SEO 文章撰寫規劃,應該包含以下重點:

  • 建立內容策略,規劃主題群
    例如:「減脂」可以有「飲食建議」、「運動方式」、「燃脂器材推薦」等系列文章,並透過內部連結相互支援。
  • 研究競爭對手:
    看看排名前十的文章是怎麼寫的,學習他們的關鍵字策略。
  • 規劃內容發布節奏:
    持續產出優質內容,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5. Google 演算法影響,SEO 文章排名大洗牌!

Google 搜尋引擎不斷更新演算法,以確保使用者能夠找到最有價值的內容。如果你的 SEO 文章沒有效果,可能是因為某些演算法影響了排名,導致流量下降。

六種演算法類型及其影響

演算法類型影響範圍可能的問題應對方式
熊貓演算法
Panda
內容品質文章寫得太短、太空泛,沒有真正幫助讀者。內容跟別人太像,甚至是抄來的。寫得更深入,讓內容真正有價值,提供詳細解釋、數據、範例,確保內容是原創的,而不是從別處直接複製。
企鵝演算法
Penguin
外部連結網站可能有太多「不正常」的連結,例如:買來的連結。或是從一些低品質網站來的連結,讓 Google 懷疑你在作弊。建立自然的推薦連結,讓其他網站主動分享你的內容,而不是靠買連結;定期檢查網站的連結,刪掉不好的連結。
蜂鳥演算法Hummingbird搜尋意圖文章只是一堆關鍵字的組合,沒有真正回答讀者的問題。讀者想找的是 A,但你的文章卻寫 B。先搞懂讀者想問什麼,再來寫文章,用清楚的方式回答,並使用完整的句子,而不是只塞關鍵字。
排名大腦
RankBrain
使用者行為文章點擊率低、跳出率高、停留時間短,可能是標題不吸引人,沒有人點擊。進來的讀者馬上離開,因為內容不夠吸引人或不好讀。寫一個吸引人的標題,並讓內容有趣易讀,用圖片、條列式內容、簡單易懂的語言,讓讀者願意繼續看下去。
自然語言處理
BERT
語意理解Google 看不懂你的內容,因為你寫得太生硬、不自然。或者文章沒有清楚回答讀者的問題。用自然的對話方式寫作,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樣,不要為了塞關鍵字而寫得不自然,確保文章真正有幫助。
使用者體驗
Page Experience
網站體驗HTTPS 安全性不足、網站載入速度慢、行動裝置體驗差,讓使用者不想繼續看。讓網站載入更快、在手機上也好閱讀,確保網站不卡、不亂,並使用 HTTPS 提升安全性。

自己寫 SEO 文章 vs. 專業團隊操作,哪個更划算?

掌握了 SEO 文章的撰寫技巧後,你可能會開始思考:該自己動手寫,還是尋求專業團隊協助?成功的 SEO 文章不僅需要「時間與經驗」,還涉及「資源投入」與「策略執行」。

以下將從這三大面向分析,幫助你做出最佳選擇,確保 SEO 文章真正發揮效果,帶來穩定流量與業務成長。

1. 是否有足夠的 SEO 文章寫作經驗?

SEO 文章並不只是單純地寫作,而是需要掌握搜尋引擎的運作方式、關鍵字策略、內容優化技巧等。

如果你或你的團隊對 SEO 了解不深,可能會花費大量時間摸索、學習,甚至因為錯誤操作而影響網站排名。

例如,不當的關鍵字堆砌可能導致搜尋引擎懲罰,或是缺乏內外部連結策略,導致內容無法獲得好的排名。

如果你的企業沒有專業的 SEO 經驗,與專業團隊合作除了可以擁有內容行銷方案的規劃,還能有機會快速達到效果,避免無謂的試錯成本。

2. 是否擁有足夠的 SEO 文章資源?

撰寫高品質的 SEO 文章,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各種資源來確保內容能夠真正達到最佳效果。

判斷是否有足夠的 SEO 資源,可以從以下問題來判斷:

  • 是否有專業的關鍵字分析工具,例如:Ahrefs、SEMrush、Google 關鍵字工具?
  • 是否擁有強大的「反向連結」資源,以提高網站權重?
  • 是否熟悉最新的 SEO 演算法更新?

專業的 SEO 團隊通常具備這些資源,並能夠透過數據分析制定最佳內容策略,讓 SEO 文章更容易被搜尋引擎推薦,進而提升自然流量與品牌影響力。

3. 預算評估:內部團隊 vs. 專業團隊

決定 SEO 文章是內部撰寫還是外包,需要考量預算。

如果選擇建立內部 SEO 內容團隊,可能需要聘請 SEO 內容編輯、數據分析師、美術設計人員等,根據市場行情,每月薪資總成本必定超過 10 萬元

此外,還需額外購買 SEO 工具與資源。

而若選擇與專業團隊合作,通常每月的 SEO 文章服務費用可能從 2 萬元至 5 萬元不等

不僅能獲得專業內容,還能省去培訓與管理成本。

因此,應根據預算、目標、內部資源來決定最適合的合作模式,確保 SEO 文章能夠帶來最大效益。

讓專業團隊助攻,SEO 事半功倍!

讓專業團隊助攻,SEO 事半功倍!

影響 SEO 文章成效的關鍵因素,包括精準的關鍵字策略、良好的內容架構、技術優化,還需要持續關注搜尋引擎演算法的變動,並調整策略。

然而,單靠個人摸索往往事倍功半,若想讓網站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穩定成長,與專業的行銷公司合作,將能獲得更完整的 SEO 策略與技術資源,讓內容發揮最大價值。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會寫文章的人很多,
但能讓對的人找到你的文章,才是真正的關鍵。

歡迎隨時聯繫最準行銷幫您規劃完整的「內容行銷方案」規劃完整的 SEO 文章策略、提升 SEO 優化,為企業帶來更長遠的影響力。

參考資料:

  1. 數位行銷視角/搜尋引擎優化 提升曝光度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8224840
  2. SEO Strategy: A Guide To SEO Success In 2024
    https://www.forbes.com/councils/forbesagencycouncil/2024/05/28/seo-strategy-a-guide-to-seo-success-in-2024/
  3. 搜尋引擎最佳化 (SEO) 入門指南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search/docs/fundamentals/seo-starter-guide?hl=zh-tw

SEO 文章這樣寫!5 大步驟 + 8 大技巧,讓你的文章脫穎而出! 閱讀全文 »

9 種可盈利的自媒體平台報你知!經營自媒體也能賺錢!

在現今人手一機的時代,許多人靠著經營自媒體平台賺錢,YouTuber、 KOL 、部落客、代購等「職業」應運而生,此類型的工作有入門門檻低,只要有網路、數位設備、創作想法及熱忱,就能帶來額外收入的特性,因此是許多想嘗試斜槓、數位遊牧或自由工作者躍躍欲試的領域~

雖然自媒體行銷仍有極大的盈利潛力,但許多自媒體平台上的創作已達競爭白熱化的程度,且創作者會受限於自媒體平台不斷更新的演算法,故自媒體創作者應持續精進行銷的相關知識,利用 SEO 等方式優化網頁排名和流量,或是參考最準行銷公司提供的 SEO 服務!

讓我們一起看自媒體平台有哪些類型和相對應的盈利方式吧!

自媒體平台有哪些?該如何透過經營自媒體賺錢?

自媒體平台類型

自媒體指個人透過發表文字、聲音、圖片及影像內容的創作,達到宣傳理念、提供他人所需資訊等等的目的;其中,文字(寫作)是器材需求門檻最低的創作形式,最適合新手無痛入門!

而自媒體平台類型可簡單分為影像及聲音內容為主的影音平台、文字及圖片內容為主的圖文創作平台及四者皆具備的社群媒體平台;在挑選欲經營的自媒體平台時,可以先思考自己的特質及擅長之處,比如社群媒體平台較強調創作者與粉絲互動及形象的建立,較適合喜歡與人互動的創作者!

自媒體盈利方式

經營自媒體的盈利方式大致上可分為使用自媒體平台提供的盈利機制,以及其他數位行銷管道兩種方式獲利。其他數位行銷管道包括聯盟行銷、設計線上課程、接業配代言等方式將個人流量變現的方法;許多創作者則會選擇經營多個自媒體平台帳號,觸及並獲得更多的粉絲及流量!

影音類型平台

Photo by Soundtrap on Unsplash

自媒體平台推薦 1 # Podcast 

Podcast 為 iPod 和 Broadcast 所組成的詞彙,是款蘋果( Apple )公司研發、內建於蘋果系列產品(如 iPad 、 iPhone )的軟體,具有隨時暫停、事先下載供離線播放等功能的廣播平台。

雖然 Podcast 是蘋果公司的商品,但 Android 系統使用者可在 KKBOX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s 、 Firstory 等多種應用程式上收聽,因此現今有許多 YouTuber 會同時將影片的影音上傳到 Podcast (如博音、蔡阿嘎 543 等知名節目),以觸及更廣泛的受眾和獲得更多元的收益。

雖然 Podcast 是純語音的自媒體平台,但盈利方式卻不會被其單一的媒介形式所限制,反而能因此開發其他相關形式(如視覺化)的商品服務,或是能藉由經營其他影音平台( YouTube)打造更豐富的收益!以下將條列式介紹 Podcast 的盈利方式:

Podcast 盈利方式一覽表

盈利方式操作方式
贊助、聯盟行銷在節目介紹欄上放店家和贊助 Podcaster 的連結,或是額外在節目中提及「本集節目由 XXX 贊助播出」
口述、業配廣告Podcaster 可口述業主提供的文字稿,或與業主討論置入及介紹商品的方式;並依聽眾習慣決定在節目開頭、中段或尾聲置入播出
專訪合作藉由與業主對談,使聽眾能深入了解品牌理念、產品特點等資訊,為客製化、介紹時長長的廣告方式,故廣告收益可能相對較高
開發相關商品服務知識型 Podcaster 可藉由視覺化(如上字幕、做簡報),將節目內容設計成線上課程,或是提供專業的諮詢服務;也可與配音公司合作、出版有聲書
訂閱付費型節目藉由將節目設定為付費才能收聽,以獲得額外的收入 

自媒體平台推薦 2 # TikTok 

許多人以為抖音即是指 TikTok ,雖然兩者皆是字節跳動(ByteDance)公司所推出的軟體,但事實上,目前TikTok 由美國公司獨立營運,故 TikTok 的使用者來自全球,抖音則以中國大陸使用者為主;而臺灣目前能下載的應用程式為 TikTok ,故本文將介紹 TikTok 短影音平台。

雖然 TikTok 的影片時長上限有 60 分鐘,但事實上, TikTok 是以短影音為主的平台,因此 TikTok 創作者經常在分秒內想盡辦法吸引閱聽者的目光;而 TikTok 的受眾較其他影音平台小,活躍用戶大多為青少年,許多專家則建議家長應該避免讓孩童觀看短影音,以免使孩童的注意力下降!

而 TikTok 創作者的盈利方式可分為官方( TikTok 平台發放)及個人變現的收入,個人變現方式包括製作業配影片、提供相關分潤連結等;官方盈利方式如下圖所示。

官方盈利方式

操作方式盈利方式
在影片中置入廣告TikTok 平台根據廣告的觀看量等指標給予創作者廣告分潤
透過直播獲得觀眾打賞的禮物觀眾打賞的禮物可轉換為現金,達到一定門檻後可領出
加入創作者市集(滿足條件的創作者才可加入)藉由獲得更精準的粉絲數據和與品牌合作的管道放大收入

自媒體平台推薦 3 # YouTube

YouTube 目前是全球僅次於 Google 的第二大搜索引擎,故 YouTube 最大的優勢在於,閱聽者不但可在 YouTube 上以關鍵字搜尋影片, YouTube 上的影音內容還可直接被搜尋引擎搜尋、呈現在搜尋結果中。

即便影音上傳時間久遠, YouTube 上的內容仍然可被搜尋引擎搜尋到,進而不斷累積觀看流量,具備 SEO 的優勢;也就是說,創作者可以藉由操作關鍵字來提升影片排名,想嘗試 SEO 的人,可以參考最準行銷公司提供的 SEO 服務!

此外, YouTube 不像 TikTok 以短影音為主,無論是短、中或長影音,皆有龐大的受眾,比起影片時長,影片內容或許才是創作者脫穎而出的關鍵;因此, YouTube 是自媒體創作者上傳優質內容的好選擇!

YouTuber 的盈利方式如 TikTok ,可分為使用官方功能( YouTub 平台發放)及個人變現的收入,個人變現方式包括製作業配影片、在影片資訊欄提供相關分潤連結等;官方盈利方式如下圖所示。

使用官方功能盈利的方式

操作方式盈利方式
加入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 (滿足條件的創作者才可加入)最傳統的盈利方式,被動透過 YouTube 中的 AdSense 廣告獲得收入
啟用相關功能獲得觀眾贊助(滿足條件的創作者才可開啟)獲得觀眾在直播影片(超級留言、超級貼圖功能)、一般影片(超級感謝功能)贊助創作者的獎勵,缺點是會被平台抽成
開啟頻道會員功能提供專屬會員才能觀看的影片並向會員收取月費

社群媒體類型平台

Photo by Swello on Unsplash

自媒體平台推薦 4 # IG(Instagram)

IG 平台和 FB 及 Threads 的差異在於貼文無法只放文字,而規定一定要放圖片或影音,故 IG  上的創作內容以圖片與短影音( Reels )為主;其優點在於提供各式各樣與粉絲互動的特殊功能, 如問答、投票、便利貼、廣播專區等等,有利自媒體創作者和粉絲維持及建立更緊密的互動關係。

由於 IG 是以視覺為主的社交平台,而圖片和影片的吸引力遠高於文字內容;再加上 IG 的功能不斷與時俱進,而能抓住使用者的目光及促進創作者和商家的合作,故 IG 培養了許多網紅及 KOL ,也使 IG 創作者的業配產業更加成熟,行情價格相對其他自媒體平台更透明!

雖然目前 IG  貼文無加入超連結的功能,但 IG 創作者可以藉由在限時動態或個人簡介頁面上提供連結,以團購、聯盟行銷或銷售自有產品及服務等方式盈利;

此外, IG 創作者也能藉由創作及發布品牌相關內容的貼文或限時動態,並選擇更近一步使用品牌置入工具或將品牌設定為協作者,直接將粉絲導致品牌方的 IG 帳號頁面以獲得收益。

綜合上述, IG 創作者可盈利的方式非常多種,但因 IG 發展相對成熟,故創作者間競爭相對激烈,通常需要一定的更新頻率才可能脫穎而出;對新手而言,要在不斷更新的演算法中持續獲得粉絲注目及追蹤,是相對困難的挑戰。

自媒體平台推薦 5 # FB( Facebook )

雖然 FB 不像 IG 一樣擁有許多和粉絲互動的功能,但 FB 的受眾較 IG 受眾年長,不像 IG 受眾會花較多的時間在使用社群媒體;此外, FB 並非以視覺為主的社交平台,其動態牆之設計為文字在照片上方,且推薦探索頁面不像 IG 以圖片的方式呈現,因此創作者可將重心放在優化文章內容!

雖然新社交媒體(如IG 、Threads)的興起使新手要在 FB 獲得流量紅利有其難度,但 FB 的文章及留言處皆可置入連結,藉由聯盟行銷和分潤獲益;自媒體創作者也可藉由加入相關的社團,更精準地觸及影音創作的受眾,並藉由跨平台經營的方式共享流量,進而擴大獲利方式!

自媒體平台推薦 6 # Threads

Threads 為與 IG 連動的社交軟體, IG 使用者無需額外註冊帳號,使用原本的帳號即可擁有 Threads 的帳號;Threads 及 IG 使用者皆可決定是否要將 Threads / IG 帳號顯示在個人頁面,創作者可藉由開啟顯示,讓 Threads 導引至功能更多的 IG 。

Threads 與 FB 相同的是動態牆之設計為文字在照片上方,因此較 IG 更強調文字內容創作;而 Threads 不像 FB 及 IG 擁有私訊功能的設計,使得 Threads 的性質較其他社群媒體平台更接近網路論壇平台。

雖然目前 Threads 尚未提供創作者成熟的盈利機制(如賺取廣吿收益),但創作者除了可在留言處置入分潤連結,也能把握機會搭上素人網紅的熱潮,獲得更高的流量紅利。

不過,近期由於 Threads 的功能和演算法不斷更新且邁向商業化,使得在 Threads 爆紅是件相對困難的事,因此創作者可將 Threads 視為一獲得流量的機會,但建議不要把重心全放在 Threads 上!

部落格/圖文類型平台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Unsplash

自媒體平台推薦 7 # Medium

Medium 自媒體平台的風格為匯集各領域專家撰寫高品質及深度的內容,包括學術新知等;也因為其內容較具深度、網站文章大多為英文的特性,故其受眾可能較其他部落格類型平台的受眾更侷限。

雖然 Medium 的本質是部落格,但其頁面設計融合了社群媒體平台的元素,像是追蹤、留言、拍手(類似按讚)功能,以及以瀑布式的方式(類似 Threads 的動態牆) 呈現創作者的文章。

如同 YouTube 和 Podcast , Medium 創作者可藉由申請夥伴計畫,將文章設定為付費才能觀看。不過,申請 YouTube 頻道會員功能的門檻(包括頻道訂閱人數需超過 30,000 名)較高,較不適合新手;Medium 則只要求創作者近半年內曾發表一篇文章,門檻較低。

此外, YouTube 會員訂閱的收益取決於會員訂閱數及創作者設定的訂閱方案定價,Medium 會員訂閱的收益則取決於訂戶閱覽的文章數。若會員一個月只讀一篇文章,則該會員該月訂閱費的分潤收益會歸於該篇文章的作者,也就是說, Medium 創作者不需要追求大量的點閱、觀看率或追蹤者即可獲得報酬。

不僅如此, Medium 創作者可藉由 SEO 技術,提升網頁排名及流量(詳情可參考最準行銷的服務);也能藉由創立自己的 Publications 頁面,或投稿到既存的 Publications 頁面,讓更多人看到文章,進而有機會賺更多錢!

自媒體平台推薦 8 #方格子( Vocus)

方格子為華文創作平台,其創作內容較 Medium 親民且生活化,包含美妝保養、旅遊美食等主題。

與 Medium 相同的是,兩者皆有會員訂閱的功能,不同之處在於方格子有著和 YouTube 一樣的廣告分潤功能,創作者可藉由直接在平台上開啟廣告功能以獲得收益;不過,只有公開的文章可使用廣告功能,也就是說,訂閱專屬的文章不適用廣告功能。

此外,創作者也能藉由在文章中插入分潤連結、跨平台經營等方式獲取額外的收入 。

自媒體平台推薦 9 #自架網站

雖然 Medium 、方格子等多數商用的自媒體平台皆供創作者免費上傳數位影音內容,平台成立初期為了吸引創作者和使用者,也會設法透過各種行銷活動推廣數位平台的影音內容,因此創作者只要專心於產出優質及適合平台受眾的數位影音內容。

然而,當平台壯大後,創作者競爭的對象不只是其他創作者,更是平台的演算法及付費的廣告內容;此外,創作者也需面對無法隨意設計個人頁面、選擇投放的廣告和較難得知個人創作的受眾樣貌或流量資訊等限制。

對於已累積粉絲或追隨者的創作者而言,雖然自架個人網站需付出額外的成本,但自架個人網站不僅能擁有決定網頁排版、廣告的決定權,也不用怕創作內容會隨平台結束運作而消失,更能建立專業的形象、利用 SEO 等行銷工具優化網頁。

因此,用 Wix 、 WordPress 等平台故自行架設網站,是商用的跳脫自媒體平台限制、擴大收益的好選擇!

結論:不同類型的自媒體平台有著不同的特點,快來打造你的個人品牌吧!

不同的自媒體平台有著不同的盈利方式和優缺點;由於文字是器材需求門檻最低的創作形式,因此對新手來說,圖文創作及部落格平台可說是最適合新手入門的選擇。

而有粉絲及流量基礎的自媒體創作者,則可以選擇藉由經營不同的自媒體平台,比如 Youtuber 可將影片的語音上傳到 Podcast ,以觸及更多受眾;也可依靠其他行銷技術,如最準行銷公司提供的 SEO 服務來提升流量,進而獲得更豐沛的收益!

以下為各自媒體平台優缺點之統整:

優點缺點
Podcast盈利方式多元競爭激烈
TikTok短影音為主有使孩童喪失注意力的疑慮
YouTube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鼓勵優質內容 競爭激烈、使用官方盈利功能的門檻較高 
IG與粉絲互動的方式多元、有利與粉絲建立緊密的關係競爭激烈、需定期更新內容才能獲得一定的流量、文章及留言無法放超連結
FB文章及留言可放超連結、可加入社團以精準地觸及受眾較少和粉絲互動的功能
Threads新平台、擁有素人網紅的熱潮演算法及功能不斷更新、盈利機制尚未成熟
Medium鼓勵有深度的內容、使用官方盈利功能的門檻較低因內容較具深度、多為英文文章,故受眾較侷限
方格子可靠平台的廣告及會員訂閱功能獲取收益只有公開的文章才可使用廣告功能
自架網站不受平台限制需付費

參考資料

8種 Podcast 賺錢方式【2025】播客如何賺錢

3分鐘搞懂TikTok及抖音流量收入計算|TikTok賺錢方法、收入來源介紹

【2025】Medium教學中文指南,商業模式、經營技巧全告訴你

9 種可盈利的自媒體平台報你知!經營自媒體也能賺錢! 閱讀全文 »

全通路是什麼? 全通路行銷的 4 個好處及超實用手法報你知!

你是否曾在線上搜尋商品、加入購物車,卻因為沒有實體體驗而遲遲未下單?或是你曾在實體店面試用產品,卻發現線上通路的價格更優惠,最終因為價格的不一致而遲遲未下單?這種未完成的消費行為,正是全通路行銷要解決的問題!

在數位時代,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不再侷限於單一管道,而會透過各種平台,如社群媒體、電商平台、實體店面等多種方式完成購買。然而,傳統的多通路行銷往往無法提供流暢且一致的體驗,導致消費者無法對品牌行程一致的觀點或感受。

因此,企業可藉由導入全通路行銷,並適時將其他業務外包(如將 SEO 交由最準行銷公司),讓消費者在各個通路都能獲得一致且無縫的購物體驗。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全通路行銷的概念、關鍵優勢,並分享 4 招實用的全通路行銷手法,幫助品牌提升銷售轉換率,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策略!

什麼是全通路?

全通路行銷( Omnichannel )定義

全通路行銷指在多個通路(如實體門市、官網、應用程式、電商平台、社群媒體等)提供一致的購物體驗,讓消費者能在任意時間和地點獲得相同的消費或服務體驗,比如線上客服和實體店皆能即時處理問題、各通路共享會員資料;其核心目標是在於提升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全通路行銷提供更多了解商品資訊和購物的管道,且提供較一致的資訊,讓消費者能自由地選用自己喜歡且上手的管道;從銷售商的觀點來看,全通路行銷讓銷售商可即時查看商品庫存,掌握消費者對商品的偏好。

全通路行銷( Omnichannel )vs 多通路行銷( Multichannel )

多通路行銷指在不同行銷管道銷售商品,各通路之顧客資料、銷售數據、商品折扣等資料未共享而彼此獨立,可能為最大化利潤而彼此競爭。

全通路與多通路行銷的最大差異在於全通路行銷之通路間的差距(如地理位置、資訊取得)較小、不同行銷管道的整合度較高;此外,全通路行銷更著重於經營社群與大眾媒體通路,透過應用程式( APP )、定位等方式連結消費者,如消費者可透過打卡、分享宣傳等方式換好禮或折扣。

跨通路行銷指在不同行銷管道間進行交叉銷售(Cross selling),如顧客在實體商店消費時,給予其網路商店的優惠卷;根據行銷管道的特性制定相應的行銷策略,但不像全通路行銷確保在不同行銷管道間獲得一致的體驗。

全通路行銷與多通路行銷比一比

類型全通路行銷多通路行銷
通路間差距
各行銷管道的整合度

全通路行銷好處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提升營運效率

全通路行銷可使企業整合不同通路以更有效地管理庫存,更精準地評估進貨的數量以降低營運成本。

此外,結合線上虛擬通路可有效降低企業因應銷售量所投入的變動成本(如店租、水電);由於投入的成本相對少,因此成本和收益的因果關係較少,可將重心放在核心業務,其餘業務(如網站架設、 SEO )則外包(可參考最準行銷公司)。

提升顧客體驗和滿意度

全通路行銷以消費者為中心,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最方便的購買、支付、取貨和退貨方式,自由地在不同通路間做切換,如在網路上瀏覽商品、到實體店面體驗,然後在其他時間與通路購買,提升購物體驗和便利性。

此外,提供顧客整合的促銷活動、一致的產品資訊、價格和品牌體驗可有效提高顧客對品牌的正向認知和信任感,進而提升滿意度!

更精準的行銷 

全通路行銷使企業可獲得更完整的顧客和會員數據,使企業更了解消費者購買紀錄、行為、偏好和需求,進而提供個人化的推薦、商品組合建議和促銷活動,提高行銷效率和顧客回購的意願;此外,企業也可以透過分析數據以評估行銷活動的效果,以進一步優化全通路行銷策略。

增加銷售機會

全通路行銷可透過整合實體店面、網站、應用程式和社群媒體等銷售管道,接觸到更多潛在客戶;在實體通路宣傳線上通路資訊,或在線上通路提供實體店鋪資訊,促進消費者對商品和品牌的認識,增加銷售機會。

全通路行銷步驟

Photo by Vidar Nordli-Mathisen on Unsplash

步驟 1 :塑造以顧客為中心的行銷策略

企業應收集並分析不同客群的數據,進而形成整合既有通路或開發新通路的策略,確保顧客在各環節皆能獲得良好的體驗,並依據顧客重視的服務項目決定優化行銷策略的順序和方向。

步驟 2 :盤點企業資源 & 為改變做準備

全通路策略是中長期的發展計劃,因此,企業應盤點現有資源作為規劃策略的基礎;並藉由「充分溝通制度改革」和「教育訓練」,讓員工做好內部改革的心理準備,並培養員工的新技能,減少組織運作改革的阻力。

步驟 3 :實施全通路行銷策略 & 成效評估及修正

做好事前的準備後,便能實施數位化、標準化的工作流程,提供顧客一致的消費體驗;並藉由「收集顧客回饋」、「分析銷售數據」等方式,評估行銷策略的成效和獲得更詳細的顧客資料,以即時調整行銷策略

全通路行銷 4 大策略

Photo by Christian Wiediger on Unsplash

策略 1 :經營會員

隨著大眾對隱私權的意識上漲,追蹤搜尋引擎使用者行為和身分的第三方 Cookie 已於 2024 年退場,使企業無法使用第三方數據進行個人化的廣告投放和服務、進行分眾行銷和收集數據以拓展新客;面對這樣的挑戰,整合自有通路的數據是擁有大量消費者及會員數據的好方法。

獲得顧客的授權後,可藉由收集和分析顧客之基本資料(性別、年齡、電子郵件、電話號碼)、裝置和瀏覽器 ID ,獲得更精準的消費者輪廓,以更準確地接觸潛在顧客;並藉由整合顧客於不同通路的消費行為和習慣等數據,提供更個人化的服務推薦。

而藉由經營會員,提供專屬支付方式、優惠、折價卷和點數累積等機制,可有效鼓勵顧客在不同通路消費,並創造顧客轉換成本( Customer Switching Cost ,指更改消費的品牌所需付出的代價)。

策略 2 :整合交易資訊

整合交易資訊指讓消費者在所有通路中皆被視為同一顧客,使消費者可用同一帳戶追蹤自己在各個通路的交易記錄;也就是說,消費者可在實體通路確認自己的消費紀錄,也可在線上通路查詢購買紀錄。

企業可依顧客的消費紀錄和資訊提供個人化的購買建議、搭配的商品組合推薦、個人化的綁售促銷或客製化的使用介面,讓顧客能更快速地找到感興趣的商品,並讓顧客持續停留在網頁!

策略 3 :整合商品資訊

整合商品資訊指消費者可輕易地切換於通路以尋找欲了解的商品資訊,比如在誠品實體店面用官方 APP 查詢店內商品庫存數量、商品位置和價格,甚至能直接掃書本條碼進行,大幅降低消費者和企業的交易成本!

策略 4 :整合訂單履行( Order Fulfillment )

訂單履行( Order Fulfillment )指消費者選購、支付、取貨和退貨方式的完整交易過程;當企業整合各通路的商品資訊、物流、支付和交退貨的方式時,消費者便可在各通路自由選擇最方便的訂購方式。

整合訂單履行使企業能更輕鬆地匹配訂購商品的品項以加速撿貨速度;藉由將物流狀態和庫存資訊即時連動後台管理和銷售系統,除了讓實體店員工能即時了解門市取貨包裹的進度,也能讓老闆能平均分配庫存至各通路並快速掌握銷售情況,以便通知顧客訂單進度和快速履行訂單。

全通路行銷案例 

Photo by Cristine Enero on Unsplash

UNIQLO:整合商品和訂單資訊

UNIQLO (優衣庫)已建立完整的全通路整合系統,顧客可以在線上或實體通路消費,自由選擇到實體店鋪、宅配或超商取貨的方式領貨,並追蹤訂單和退貨包裹的狀況。

此外,消費者不僅能在應用程式查詢各門市的庫存資料,避免白跑一趟,線上和線下通路一致的價格更有效降低消費者的交易成本。

全家便利商店:獨家支付方式及建立會員制

全家便利商店推出全盈支付(全盈 +PAY ),鼓勵會員在其他通路使用其專屬的電子支付方式,增加會員點開全家 APP 的次數,並與其他通路共享會員數據,更進一步瞭解消費者輪廓。

此外,全家 APP 提供會員查詢商品、點數和消費紀錄等功能,不僅將實體點數數位化,提供各式各樣的獎勵,像是做公益、抽獎、不定期推出限量的超值好禮供點數兌換,提升會員累點的動力及黏著度;更推出寄杯、會員共享商品的功能,鼓勵會員揪親朋好友一同儲值商品,有效提升會員數! 

結論:全通路行銷夠過整合管道和資訊共享,提升顧客體驗和行銷精準度!

Photo by CHUTTERSNAP on Unsplash

全通路行銷為整合多個銷售管道(如實體店、官網、電商平台、社群媒體等),以提供消費者無縫且一致的購物體驗的行銷策略;相較於多通路行銷更強調通路間的整合與資訊共享,而非各自獨立運作。

全通路行銷的優勢包括提升顧客體驗、更精準的行銷、增加銷售機會和提升營運效率,適時外包非核心業務(如最準行銷團隊操作 SEO );可藉由線上與線下通路互相引導的虛實整合(O2O)策略、提高會員忠誠度的會員經營機制、整合交易和商品資訊,以及整合訂單履行達成全通路行銷!

參考資料

Verhoef, P. C., Kannan, P. K., & Inman, J. J. (2015). From multi-channel retailing to omni-channel retailing: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multi-channel Retailing. Journal of Retailing, 91(2), 174-181. doi: 10.1016/j.jretai.2015.02.005

全通路整合對消費者滿意度之影響–以 UNIQLO 為例. 2023. PhD Thesis.

杜姿穎, 鄭至甫, & 杜姿穎. (2016). ” 全通路” 整合模式之個案分析 (Doctoral dissertation, 杜姿穎).

全通路是什麼? 全通路行銷的 4 個好處及超實用手法報你知! 閱讀全文 »

集客式行銷是什麼?一次搞懂有別於傳統的行銷手法!

知名廣告大師 John Wanamaker 曾說過:「我知道我的廣告費至少有一半浪費了,但我並不知道是哪一半。」身為行銷人員的你,是否常被質疑行銷費打水漂,卻無法用具體的數據證明行銷效益?身為老闆的你,是否曾想過採取更適合現代社會的行銷手法,卻不知從何開始?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行銷人員面對的新難題不僅是使用者的注意力越來越短、越來越容易被分散,使用者甚至開始有能力拒絕行銷廣告的置入,如付費成為會員以跳過廣告,使得傳統的推播式行銷方式,如電視牆廣告,因為 3C 設備的普及和影音平台自媒體創作者的興起而不再有利。

雖因傳統的推播式行銷仍能帶來效益,許多企業依舊採取傳統做法;但隨著科技和時代演變而形成的新型的集客式行銷方法,卻因為不打擾潛在客群等待潛在客群主動上門製作成本相對低廉能顯示行銷所帶來的具體流量數據等特性,而能解決傳統的推播式行銷許多痛點。

集客式行銷方法其實很常見,包括社群媒體行銷、電子報行銷和搜尋引擎優化( SEO );其中, SEO 為較新興的行銷手法,強調不用付費投放廣告即可獲得自然流量。

雖然使用 SEO 的門檻較高,但現在有許多提供 SEO 服務的公司(如最準行銷),適合想嘗試新型行銷方法的人無痛體驗集客式行銷的好處!讓我們一起了解集客式行銷的方法,以及適合採用集客式行銷方法的產業吧!

什麼是集客式行銷?

集客式行銷定義

集客式行銷指藉由在網站、部落格、影音平台等搜尋引擎可搜尋到的網頁提供有價值的資訊,讓有搜尋問題意圖和需求的消費者,因為獲得有用的內容而關注提供相關服務或商品的店家,進而因產品符合自身需求而消費的行銷方式。

集客式行銷( Inbound Marketing )vs 推播式行銷 (Outbound Marketing)

推播式行銷指主動藉由廣撒魚網的方式直接推銷商品給潛在顧客,比如傳統廣告、直接投遞到信箱的廣告傳單;反之,集客式行銷為被動地等待有需求的顧客搜尋其好奇的內容,進而使潛在顧客獲得商品資訊的行銷方法。

正因集客式行銷為被動的行銷方法,故集客式行銷的效果不如推播式行銷快,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效益;然而,根據 hubspot 在 2024 年的調查,集客式行銷在每個潛在顧客所花費的成本約為推播式行銷的 3 分之 1 ,且超過一半的行銷人員認為集客式行銷的投資報酬率( ROI )較推播式行銷高。

究其原因為產生有價值的內容成本較製作及投放廣告的成本低,且人會更願意相信自己有興趣了解、而非被動接收的內容,故長期下來,集客式行銷能帶來的效益較持久。因此,在集客式行銷的內容有清楚的行動呼籲( Call to Action )的前提下,集客式行銷的投資報酬率可能會比推播式行銷更好。

不過,集客式行銷也有潛在挑戰,像是搜尋引擎的演算法變動導致網頁排名下降,因此集客式行銷需投入較多成本在產出內容;推播式行銷則需面對將廣告推銷給非目標族群,導致潛在顧客對品牌反感。

集客式行銷與推播式行銷比一比

類型集客式行銷推播式行銷
接觸潛在顧客方式被動而精準主動而廣泛
效益效果慢但長期下來效益可觀效果快但較難持久且成本高
挑戰需要投入較多成本在產出內容潛在顧客反感

適合集客式行銷的商品及產業

Photo by Campaign Creators on Unsplash

新興產業或產品

新興產業或產品常因顧客不熟悉其產品而被拒於市場外,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新產業或產品的價值,可以藉由定期發布高質量內容的案例研究和行業趨勢分析文章、回答潛在顧客解決痛點問題的方法,在社群媒體平台分享行業知識、建立品牌專頁等集客式行銷的手法,將商品訊息傳遞給更多潛在顧客!

高涉入商品

高涉入商品指消費者會投入較多心力研究商品功能或品牌價值才做出購買決策的商品,因此類商品有價格高購買風險高消費者不常購買的特性,如保健食品、保險、汽車、房地產等,通常消費者是在有購買慾望時,才會深入了解該商品。

當不同品牌的商品性質差異大時,消費者對商品的認識會轉變成態度,進而形成購買決策;反之,當不同品牌的商品性質差異小時,價格及購買的方便性等因素則會影響購買決策。無論品牌間差異大或小,廠商皆能藉由協助消費者更深入了解商品屬性和亮點,提高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機會。

綜合上述,由於消費者在了解高涉入商品的過程中會理性分析廣告內容,故高涉入商品較消費者不會投入太多時間精力研究、相對低價的低涉入商品(如習慣性消費或促銷取勝的生活用品)更適合使用集客式行銷手法!

Photo by Brock Wegner on Unsplash

專業/客製化商品和服務

專業或客製化的商品和服務屬於高涉入商品,消費者會花較多心力研究不同產品或服務的差異,也可能花較多時間與業者溝通自己需要的專業服務,比如各行各業的顧問公司、設計師、會計師、律師、醫師、心理師、保險及業務員等。

因爲前期投入的沉沒成本較多,使得消費者與業者的信任關係建立起來後,便會產生較強的依賴性;也就是說,此類商品服務的顧客忠誠度高,因此,能精準找到商品服務所能滿足的客群是業者獲利的關鍵,故專業及客製化的商品服務較適合使用精準接觸潛在顧客的集客式行銷手法!

行銷方法

Photo by Stephen Phillips – Hostreviews.co.uk on Unsplash

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SEO)

搜尋引擎優化指透過改善技術(如網站架構)和內容(如藉由分析文章的 TA 來制定文章的內容架構),讓網站更容易被潛在顧客搜尋到;為一種不用付費投放廣告,即可獲得自然流量,還能從具體數據看出流量成長率的行銷手法!

雖然網路上有許多 SEO 方法的相關資源可供學習,不過 SEO 就如同集客式行銷一樣,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看到流量,且需定期藉由發布文章和修改網站內容,因此 SEO 是項繁雜且需耐心的工作。

而對新手來說,了解搜尋引擎的演算法、進而產出演算法喜歡的內容,可能是學習操作 SEO 的一大門檻;因此,若想要更有效率的完成 SEO 需執行的工作和獲得效益,可以選擇外包給提供 SEO 服務的公司,如提供有精準流量導入才進行收費的最準行銷團隊!

社群媒體行銷

社群媒體上的集客式行銷包括 Youtuber 和 KOL 內容行銷、經營社群媒體平台(如 IG、FB、Threads )帳號、在社群媒體平台分享行業或商品知識並與使用者互動等等,增加商品及品牌觸及潛在客戶的機會。

國內針對 Youtuber 業配行銷效益的研究指出,在消費者對商品低涉入的情況下,對 Youtuber 態度和對廣告內容態度的價性(正向或負向),皆未顯著影響其對商品的態度;

而高涉入的情況下,對 Youtuber 態度固定時,對廣告的態度價性不會顯著影響其對商品的態度;但對廣告的態度固定時,對 Youtuber 態度會顯著影響對商品的態度,顯示消費者對高涉入商品的態度容易受對 Youtuber 的態度影響。

也就是說,高涉入商品比低涉入商品更適合採用 Youtuber 內容行銷;此外, Youtuber 的選擇亦會影響消費者對商品的態度,因此在採用 Youtuber 內容行銷時,應考量欲合作的 Youtuber 風格是否符合商品特點,比如教育產業可與知識型 Youtuber 合作、旅遊產業可與娛樂型 Youtuber 合作!

電子報行銷(EDM Marketing)

電子報行銷又稱為電子郵件行銷,英文 EDM 為 Electronic Direct Mail 的縮寫,國外常稱作 Email Marketing,指藉由發送 Email ,達到再行銷、傳遞訊息、或促使消費者點擊信件內的 CTA 連結,進而轉換為訂單等等目的的行銷方法。

電子報行銷的特點為成本低、投資報酬率(ROI )高;根據統計,平均每1美元的電子報行銷費用之投資報酬率為 36 美元。此外,電子報行銷可分為集客式行銷與推播式行銷,兩者差異在於集客式電子報行銷的對象為主動訂閱電子報的消費者;反之,推播式電子報行銷的對象為非主動訂閱者。

因為集客式電子報行銷為被動等待消費者主動訂閱電子報,因此集客式比推播式行銷需更多的時間才能看到行銷效益;不過,集客式較推播式行銷更能吸引到對品牌或產品感興趣的消費者,故長期下來,若採用集客式電子報行銷者能持續提供符合訂閱者需求的內容,則較容易提升顧客忠誠度!

結論:集客式行銷為精準又不難操作的新型行銷手法!

集客式行銷為新型的行銷手法,有別於傳統廣撒魚網的推播式行銷手法,集客式行銷強調不打擾消費者的生活,而是靜靜等待顧客上門,因此較傳統推播式行銷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看到效益。

集客式行銷手法為藉由在網站、部落格、影音平台等搜尋引擎可搜尋到的網頁提供高品質的內容,在閱聽者心中留下好印象,進而達到影響其購買決策的目的。

集客式行銷的方法包括 SEO 、社群媒體行銷和電子報行銷等,其中又以 SEO 的入門門檻為最高,建議想快速收穫 SEO 效益的人,可以考慮將 SEO 工作交由專門提供 SEO 服務的公司,如提供有精準流量導入才進行收費的最準行銷團隊!

參考資料

Email Marketing ROI: What leads to better returns?

What Is Outbound Marketing?

The State of Marketing Report

What Is Inbound Marketing? Strategies, Types, & Examples

Inbound vs. Outbound Email: What’s the Difference?

盧奕勛, 鄭至甫, & 盧奕勛. (2018). 探討 Youtuber 業配影片內容行銷效益: 以平衡理論分析 (Doctoral dissertation, 盧奕勛).

集客式行銷是什麼?一次搞懂有別於傳統的行銷手法! 閱讀全文 »

整合行銷

整合行銷是什麼?七大步驟讓你快速掌握整合行銷的精髓!

無論你是企業的負責人或是企業內的行銷單位,相信一定對於整合行銷這個詞彙不陌生,從字面上聽起來整合行銷像是了結合很多行銷手法的名詞,但具體整合行銷的細節有哪些,接下來我們會一一來說明。

這邊文章我們會告訴你整合行銷的定義與目標、整合行銷的各個項目通常都在做些什麼、要成功執行整合行銷的關鍵七步驟、整合行銷的關鍵價值與優勢、也會說明整合行銷公司通常有哪些類型,還有建議你在什麼情況下,你應該找整合行銷公司或不應該找整合行銷公司,以及最後也提供一些常見的整合行銷案例。

相信看完這邊文章,就能夠對整合行銷有基礎的概念,讓我們往下開始吧!

整合行銷定義與目標

整合行銷是什麼

所謂的整合行銷指的是各種行銷手段或策略的整併,目的是讓整體的行銷策略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益,並且讓不同的行銷手段間可以有加乘的效果,而非個別行銷手段都是單點的呈現,因此稱為整合行銷。

舉個例子來說,數位廣告和 SEO 是各別不同的整合行銷手法,如果要做到兩者的整合行銷,實際上其實可以讓兩者搭配使用,像是撰寫高品質的 SEO 文章,觀察如果能夠穩定帶入流量甚至是目標的 CTA,這時就可以藉由數位廣告針對這篇品質好的 SEO 文章來投放,快速把整體的效益放大。

以前面提到這個案例來說,就可以算是一個基礎的整合行銷概念,針對目標受眾來整合多種行銷策略把效益最大化就是整合行銷裡最主要的目的。

(圖片來源:Photo by Melanie Deziel on Unsplash

整合行銷的目標是什麼

整合行銷的目標是透過各種行銷資源的整合來讓特定商業目的達成,比方說流量的成長、觸及率增加、轉換率增加或是營收的達成等等,而品牌在做整合行銷時也常會仰賴外部公司的協助。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整合行銷公,司提供的服務相當多元,每一家提供的整合行銷項目也不完全一樣,通常各家會有自己特別擅長的項目,這部分文章後面會再提到,而關於整合行銷公司提供的服務,通常包含但不限於:社群經營與操作(社群行銷)、數位廣告、SEO 操作、口碑行銷、公關操作、廣告創意等等,接下來會舉幾個常見的項目來與大家說明。

整合行銷的各個項目都在做什麼

數位廣告

數位廣告是在整合行銷的操作裡很常見的項目,因為通常有一個好的創意或內容,都會希望能夠快速或是被更多人看見,而數位廣告的渠道常見的包含像是,Google 關鍵字廣告、聯播網廣告、Youtube 廣告,而 Meta 體系則是 Facebook 與 Instagram,另外近幾年也有像是 Line Lap、或是一些原生廣告平台的操作。

整合行銷裡的數位廣告操作通常會需要的是能夠快速根據廣告素材與受眾的數據表現,即時針對整體成效去做調整,可能會是受眾上的調整,也可以是素材上的優化等等,畢竟數位廣告是每分每秒都在燒錢,業主一定會對於這些預算的掌控度相當在意,希望每筆費用都能花在刀口上,讓整合行銷策略能夠被快速放大而不浪費。

(圖片來源:Photo by Diggity Marketing on Unsplash

口碑行銷

口碑行銷也是整合行銷策略常見的一環,是指運用各種方式來讓市場上的使用者開始討論該品牌的產品、服務等,常見的方法有經營社群媒體並透過病毒式的內容來達成特定內容或議題的傳播,通常當病毒式內容的夠強的話,可能有機會快速的在社群或市場上傳播。

一個經典的口碑整合行銷案例就是跟漸凍人有關的冰桶挑戰,當時可以在社群看見很多名人(有運動員、歌政治人物、藝人等等)裝了一桶冰塊往自己身上倒,這也讓那些影片迅速在社群間傳開,因為是個很簡單可以執行的小挑戰,但有又有很大的意義,因此也讓社群上快速傳播開來,這就是結合社群與口碑的整合行銷操作。

SEO 優化

在整合行銷操作裡還有個是 SEO 優化(搜尋引擎優化),也就是透過優化內容或技術來達成讓搜尋結果排名提升的一種手段,常見的內容 SEO 操作包含撰寫符合 SEO 規範並且有搜尋意圖的文章,搜尋意圖指的是使用者搜尋某個內容想要解決的問題或需求是什麼,能夠解決使用者需求的內容會更受到搜尋引擎以及使用者的喜愛。

而技術面的優化則像是優化網站架構、速度等等,通常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與 SEO 專業,如果你在這方面的整合行銷有需求,推薦最準行銷的 SEO 服務,不只有專人為你依照搜尋意圖與關鍵字策略撰寫文章,也有專業工程團隊提供品質良好的網站,你只需要提供需求就能穩定帶來流量的成長,立即諮詢,讓專人與你聯繫。

社群行銷

社群行銷是一種透過社群媒體平台與目標受眾互動,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忠誠度的整合行銷方式,常見像是透過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等平台,企業可以分享有價值的內容,與粉絲建立更緊密的連結。社群行銷的核心在於創造雙向互動,例如透過留言、投票或即時回應,讓消費者感受到參與感,是重要的整合行銷策略之一。

除此此外,社群行銷常與其他行銷管道結合,成為整合行銷策略的一部分,像是透過廣告投放結合社群操作,有機會提升整體行銷效果,社群行銷不僅可以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更是整合行銷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能夠為企業打造一個更具影響力的品牌形象。

各種整合行銷操作項目比較:

行銷項目操作內容常見渠道/案例主要特色
數位廣告提升內容曝光度,根據數據即時優化策略Google 搜尋&聯播網廣告、社群廣告(YT、FB、IG)、Line Lap 等廣告數據驅動
靈活調整
口碑行銷利用病毒式內容或特定話題引發市場討論,推動自然傳播與參與透過名人效應與社群病毒式
內容傳播(像是冰桶挑戰)
創意導向與議題設計、互動性強
SEO 優化優化網站內容和技術,
提升搜尋引擎排名,增加自然流量
撰寫符合 SEO 規範&搜尋意圖的文章輔以技術優化。搜尋意圖分析與關鍵字策略網站技術優化能力
社群行銷利用互動與品牌建立信任,整合多渠道合作。FB、IG、YouTube 雙向互動受眾連結強、整合效益佳

成功執行整合行銷的關鍵七步驟

步驟ㄧ:商業目標確認

執行整合行銷的首要步驟是明確商業目標,因為它是所有行銷策略的基礎,無論是希望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潛在客戶數量,還是提高產品銷售,明確的目標能幫助團隊設計聚焦的策略並衡量執行效果。

舉例來說,如果目標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則應該要專注於增加曝光量的行銷方式;而如果目標是銷售商品,則需要更注重在轉換率的提升,在這一步驟中,盡可能明確短期與長期目標,並以 SMART 原則(具體、可衡量、可達成、相關性、高時效性)來定義目標,更好與團隊夥伴溝通清楚整體方向。

步驟二:關鍵資源確認

在進行整合行銷策略前,必須盤點所有可用資源,這是確保行銷活動順利執行的關鍵環節,資源不僅包含行銷預算,還涵蓋人員分工、可用的行銷工具、創意資源以及外部合作夥伴等。

當你越了解資源現況越有助於規劃最符合實際條件的策略,避免資源不足導致行銷活動無法落地,如果短期預算有限,也可以選擇長期更具有成本效益的數位行銷手法,如內容行銷或 SEO 操作,透過資源確認同時也可以確保內外部資源的分工明確,提升執行效率,並降低資源浪費。

步驟三:受眾分析與定位

了解目標受眾能確保行銷訊息被有效傳遞到正確的對象,受眾分析需要考慮樣貌(如年齡、性別、地區)、行為模式(如消費習慣、網路使用偏好)以及需求痛點,可以借助像是 Google Analytics 或社群媒體洞察等功能,幫助行銷團隊分析受眾的輪廓,並根據不同族群進行細分。

舉例來說,針對年輕消費者可選擇較具娛樂性的社群媒體內容,針對商務人士則可選擇更專業化的電子郵件行銷,透過精準定位,可以提高行銷活動的相關性,並增加未來可能的轉換機會。

(圖片來源:Photo by Marvin Meyer on Unsplash

步驟四:選擇適合的行銷渠道

選擇適合的行銷渠道是確保整合行銷目標能實現的重要步驟,因為不同渠道能接觸到不同類型的受眾,像是數位廣告、SEO 優化、內容行銷、電子郵件行銷等,每個渠道都有其特點和優勢。

舉幾個例子來說,社群媒體適合提升品牌互動率和觸及年輕族群,而搜尋廣告能快速引導有購買意圖的消費者,在選擇時應結合受眾樣貌與商業目標,並評估渠道成本與預期效益,能有效幫助提升整合行銷策略的機率。

步驟五:行銷訊息的整合

整合行銷訊息目的是確保所有行銷內容在不同平台上保持一致性,這有助於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並讓受眾對品牌產生清晰的記憶點,但這並非指所有平台訊息都要長得一樣,而是核心要傳達的風格與價值要一致。

例如無論是社群貼文、電子郵件內容還是網站文案,皆應傳遞相同的品牌核心價值與理念,除此之外,訊息的一致性還能提高受眾的信任感,並強化行銷活動的連貫性,透過整合訊息,可以避免行銷內容因不一致而分散注意力,並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專業形象與吸引力!

步驟六:執行與數據監控

行銷活開始後,數據監控會影響最終的結果,借助數位分析工具團隊可以即時追蹤活動的表現,了解受眾的反應和行為,例如可以監測點擊率、轉換率或投資報酬率等等,行銷團隊可以快速發現表現不好的的部分,並調整策略來改善成效成果。

除此之外,定期數據檢視還能幫助優化預算分配,確保行銷預算投放在表現最好的渠道上,有效的數據監控不僅提高了執行效率,還能為未來的行銷活動提供寶貴的經驗數據。

步驟七:成果分析與紀錄

活動結束後,必須對行銷結果進行全面的評估與分析,這不只是確認策略是否成功的關鍵,也是持續優化的重要依據,分析時需回顧初始目標,檢查其是否達成,並對各項行銷指標進行對比,如轉換率、流量成長或品牌曝光度。

除此之外,透過分析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可以總結經驗並記錄下來,形成未來改善的具體方案,也非常推薦可以針對每一次的行銷活動紀錄整體結案,這對於未來在傳承或團隊內有成員異動時也會非常有幫助。

整合行銷的價值與關鍵優勢

整合行銷與傳統行銷差異

相比於整合行銷,傳統行銷是指透過單一媒體或實體渠道來推廣產品或服務的行銷方式,例如報紙、電視、廣播廣告,以及實體活動、傳單等,傳統行銷的核心在於「利用大眾媒體傳遞單向資訊」,期望吸引受眾關注,然而,這種方式通常難以即時追蹤成果,也缺乏與消費者互動的機會。

相比之下,整合行銷則將多種行銷渠道與工具結合,形成一個統一的行銷系統,與傳統行銷不同的是,整合行銷關鍵優勢在於更即時的數據分析與互動,能針對目標受眾進行精準行銷,並調整策略以最大化效果,因此,傳統行銷在現代行銷環境中顯得不足,整合行銷則逐漸成為主流選擇。

傳統行銷為什麼漸漸被整合行銷取代

承前所述,在數位時代傳統行銷逐漸被整合行銷取代的主要原因在於其限制性和無法即時調整的特點,傳統行銷雖然曾經是行銷的主力,但其單一渠道的特性導致行銷效果缺乏延展性,而整合行銷則通過結合數位廣告、SEO 優化、社群行銷等多樣化渠道,不僅提升了行銷的靈活性,還能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整合行銷。

此外,整合行銷還能根據消費者的行為數據及時調整策略,提高行銷資源的使用效率,相比之下,傳統行銷難以跟上現代市場的多變需求,因此整合行銷憑著其高效、全方位的特性,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首選行銷模式。

舉例來說,如果以前要銷售房屋,如果採用非整合行銷的方式,可能會是在路邊發放文宣,或是把廣告圖貼在路邊等等,而現代化的整合行銷方式則是可以透過 SEO 文章、數位廣告策略結合等等,快速達成更好的效果,因此整合行銷的靈活性和數據導向,是它取代傳統行銷的重要原因,也是整合行銷價值的展現。

(圖片來源:Photo by John Schnobrich on Unsplash

整合行銷公司有哪些類型

擅長社群的整合行銷公司

前面有提到整合行銷裡面有一種屬於社群的操作與經營,這也是在市場上的整合行銷公司裡常見的擅長項目之一,通常這類型整合行銷公司提供的具體項目會包含像是社群的營運,常見的社群  Facebook、Instagram 的經營可能專注的重點就會不太一樣,因此也需要整合行銷公司提供對應的專業建議與操作。

另外擅長社群的整合行銷公司有些也會提供社群上的輿情監控,也就是透過一些數位工具去了解社群上大家都在討論些什麼,並且藉此去制定社群的經營與行銷計畫,畢竟社群的趨勢與流行話題是經常性的在改變的,如果有需求也可以找擅長社群的整合行銷公司協助。

擅長廣告的整合行銷公司

這邊指擅長廣告的整合行銷公司是廣義的,包含有擅長廣告創意與數位廣告投放的整合行銷公司,先來說說廣告創意這一塊,指透過有趣或吸引人注意的素材(包含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影片)並結合洞察市場的需求,製作出符合痛點吸睛的廣告創意,像是廣告 4A 這種整合行銷公司,大部分都針對這一部分有高度的專精。

而數位廣告投放的整合行銷公司則是專注在數位媒體的操作,藉由了解各種媒體的特性與操作,並結合客戶需求來擬定整合行銷裡的數位媒體策略,市場上也常稱為媒體代理商,代理常見的 Mata、Google、Line 等不同媒體的公司,找這種整合行銷公司的好處是不用經常性的盯盤,畢竟數位廣告是每分每秒都在花錢。

擅長 SEO 的整合行銷公司

以整合行銷公司而言,如果一間廠商提供多種整合行銷服務,通常涵蓋 SEO 的會相對少一些,比較多以社群、數位廣告、廣告創意為主(但還是有),而 SEO 比較多是單獨提供服務的廠商,因為 SEO 雖然操作上的成本低,但訓練人才成本相對高也屬於高度專精的服務,因此很多廠商都是提供單一的 SEO 服務,而非多樣的整合行銷。

單獨的 SEO 服務公司好處是, 代表這間廠商提供的服務是專精的,可以好好的在該領域提供最專業的服務,而最準行銷也是屬於這個類型,不只提供高品質的內容操作,還有專業的技術團隊,讓你可以一條龍的享受 SEO 的專業服務,如果你也想獲取更精準、高品質的流量,立即點擊諮詢,讓專人為你服務。

(圖片來源:Photo by Campaign Creators on Unsplash

你應該找整合型的行銷公司嗎?

什麼時候該找整合行銷公司

當你的品牌需要全方位的行銷策略來佈局時,找一家專業的整合行銷公司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這些整合行銷公司能協助企業制定從數位廣告、口碑行銷到 SEO 操作等等的一條龍的行銷計劃,確保每個行銷環節都相輔相成,最大化整合行銷的資源與效益。

如果你的行銷團隊資源或時間有限,無法涵蓋廣告、SEO、社群行銷等多元需求時,整合行銷公司可以提供技術支持與專業指導,幫助你提升執行效率與成果,尤其在需要快速推廣新品或擴展市場時,整合行銷公司擁有豐富的執行經驗,能夠為企業爭取市場先機,是你可以考慮嘗試的合作夥伴。

這些情況你不該找整合行銷公司

如果你的行銷需求相對單一,例如只需要操作數位廣告或撰寫 SEO 文章,這些工作可以透過外包單一專業服務商或是自行招募專業夥伴完成,未必需要整合行銷公司的協助。

除此此外,當你的預算有限,且尚未明確品牌定位與目標時,找整合行銷公司可能會耗費過多成本,卻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對於剛起步的小型品牌來說,建議先以小規模的嘗試方式累積經驗,再考慮更大的整合行銷服務,如果你是已經有一個成熟的內部行銷團隊,也許可以先優化內部資源,而非直接依賴整合行銷公司的外部支持。

(圖片來源:Photo by Firmbee.com on Unsplash

常見的整合行銷案例

以廣告為主驅動的整合行銷案例

以廣告創意為主來驅動的整合行銷案例常常出現在大的品牌主,他們相對中小企業可能有更多的預算來和整合行銷公司合力操作,共同發想出市場與使用者喜愛的廣告整合行銷案例。

舉例來說,可口可樂經常透過社群或電視媒體甚至是實體產品來宣傳他們的廣告創意,像是把瓶蓋或瓶身依照節慶來做宣傳等等,目的是希望透過這樣整合行銷操作讓使用者能夠在特定場景下就能想到這個品牌,雖然可樂是個常出現在聚餐飲用的飲品,但競爭對手也很多,因此需要透過廣告的整合行銷創意來提升使用者的心佔率。

以社群為主驅動的整合行銷案例

以社群為主來驅動的整合行銷案例常常出現在想要吸引年輕使用者的品牌上,目的是藉由年輕人常出現的社群平台操作,來傳達品牌的價值給使用者,這類型操作有些品牌會自己執行,但也有些品牌會找擅長社群的整合行銷公司來協助。

舉例來說,蝦皮購物就是年輕人常用的品牌,他們除了有自行編制相關的整合行銷團隊外,也會藉由定期不定期的和外部整合行銷公司操作,來嘗試新的社群操作可能性,藉此讓更多潛在的使用者可以關注他們,達到長期的整合行銷策略成功。

(圖片來源:Photo by Firmbee.com on Unsplash

比起什麼都做,建議先從一到兩樣行銷操作著手

這篇文章我們說明了整合行銷有哪些項目、通常整合行銷公司有哪些類型、整合行銷跟傳統行銷的差異,以及你應該在什麼情況下才需要找整合行銷公司、或不應該找整合行銷公司,以及常見的整合行銷案例。

有句話叫做:「萬丈高樓平地起」比起在不夠了解自己或市場需求情況下大量投注資源,我們更建議可以先專注在幾樣你比較擅長或想先佈局的行銷策略上。

舉例來說,你可以先專注在 SEO 策略,透過累積長期穩定的自然流量先累積第一批的忠誠使用者,並且在成效穩定後小額嘗試數位廣告來把量體加大,這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初期整合行銷策略,而如果你有 SEO 的需求,推薦可以透過最準行銷提供的服務,幫你建立長期穩定的精準流量,而且有成效才收費,立即和專人諮詢服務

(圖片來源:Photo by Firmbee.com on Unsplash

參考資料

  1. 整合行銷傳播─ 全方位理論架構與本土實務個案
  2. 資通訊科技世代之虛實通路整合行銷變革探討:以汽車售後服務市場為實證情境
  3. 整合行銷為基礎的商業模式創新:以微型投影機N品牌為例

整合行銷是什麼?七大步驟讓你快速掌握整合行銷的精髓!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