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日常保健全指南!專業藥師不藏私分享日常控制撇步!

Xuan
正職做行銷 但興趣從健身、調酒、德州撲克、投資、歷史、電影都有接觸,現在最大的煩惱之一是網路上的迷因太多看不完

文章目錄

(Photo by Bermix Studio on Unsplash

三高,是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的統稱,在台灣,每四位成年人就有一人會有三高的潛在健康危機。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卻會在日常生活中悄悄累積風險,進而引發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變等重大併發症。一旦發作,不僅可能改變人生,更會帶來沉重的醫療與家庭照護負擔。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幫助你用最快的方式掌握三高的基本知識與實用應對方法。我們將帶你認識三高的成因與影響,提供可執行的生活改善建議、保健品成分選擇指南,以及社區藥局能提供的協助服務。無論你是剛被診斷三高、家人有相關三高病史,或只是想預防未來三高風險,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對自己有用的資訊,提早為健康做好準備。

什麼是三高?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

所謂「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三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指標。這三項數值一旦超標,不僅代表身體代謝系統已經出現警訊,更可能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持續對血管與器官造成損害。台灣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中,絕大多數與三高有關,而這些問題往往很少被及早發現與管理。

如果你平常有頭暈、疲倦、視力模糊、口渴頻尿、心悸胸悶等狀況,很可能正處在三高的發展過程中。以下分別說明三高的判斷標準與風險,幫助你自我檢測與提早因應。

(Photo by Stephen Andrews on Unsplash

高血壓的定義、數值標準與潛在危機

高血壓是指動脈內的壓力異常升高,根據台灣與國際常用標準,只要收縮壓達 130 mmHg 或 舒張壓達 80 mmHg 以上,就屬於高血壓的警戒範圍。很多人自覺身體狀況良好,卻不知道血壓早已超標多年,只是因為身體尚年輕,沒有出現不適徵兆。

高血壓若長期未控制,會對血管造成持續壓力,加速動脈硬化與內皮損傷,是中風、心肌梗塞、腎功能惡化的主要元兇。特別是有家族病史、肥胖、壓力大或飲食重鹹的人,更是高風險族群,建議每月至少一次測量血壓、提早介入調整。

高血糖的定義、數值標準與潛在危機

高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偏高,最常見的檢測方式是「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如果空腹血糖超過 100 mg/dL,或糖化血色素大於 5.7%,就代表已進入糖尿病前期,需積極控制飲食與生活型態。

高血糖若未控制,會導致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等不可逆傷害,並大幅提升罹患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常感口渴、容易餓、頻尿或體重異常下降的人,建議主動到社區藥局或診所進行血糖檢測。

高血脂的定義、數值標準與潛在危機

高血脂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過高,造成血管堵塞與硬化的風險。常見的檢測指標包括:

  • 總膽固醇 ≥ 200 mg/dL
  • LDL(壞膽固醇) ≥ 130 mg/dL
  • HDL(好膽固醇) < 40 mg/dL(男性)/< 50 mg/dL(女性)
  • 三酸甘油脂 ≥ 150 mg/dL

長期血脂異常,會導致動脈斑塊形成、血流阻塞,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腦中風等致命疾病。由於血脂異常幾乎無明顯症狀,建議每年進行一次抽血檢查,或至藥局詢問如何判讀檢驗報告,做好日常飲食與保健品補充的調整。

定義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
高血壓收縮壓達 130 mmHg 或
舒張壓達 80 mmHg 以上
中風、心肌梗塞、腎功能惡化
高血糖空腹血糖超過 100 mg/dL,或糖化血色素大於 5.7%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糖尿病
高血脂總膽固醇 ≥ 200 mg/dL

LDL(壞膽固醇) ≥ 130 mg/dL

HDL(好膽固醇) < 40 mg/dL(男性)/< 50 mg/dL(女性)

三酸甘油脂 ≥ 150 mg/dL
心絞痛、心肌梗塞、腦中風

三高的前身:代謝症候群

其實在被診斷為三高之前,身體可能早已發出警訊,那就是「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群健康危險因子的總稱。若以下五項指標中符合三項(含)以上,即為代謝症候群,未來發展成三高、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1. 腹部肥胖:男性腰圍 ≥ 90公分、女性腰圍 ≥ 80公分。
  2. 血壓偏高:收縮壓 ≥ 130 mmHg 或舒張壓 ≥ 85 mmHg。
  3.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 ≥ 100 mg/dL。
  4.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 150 mg/dL。
  5.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 < 40 mg/dL、女性 < 50 mg/dL。

代謝症候群的成因與不良生活型態(如高糖、高油、低纖飲食)、遺傳因素及壓力息息相關。及早發現並改善,是逆轉三高威脅的關鍵。

如何預防三高問題發生?這幾點一定要做到!

事前檢驗:幾歲開始要注意?

過去,三高常被視為中老年人的專利,但隨著生活型態西化,已有年輕化的趨勢。為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已將篩檢年齡下修。建議:

  • 30至39歲:每5年檢查1次。
  • 40至64歲:每3年檢查1次。
  • 65歲以上:每年檢查1次。

透過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有效監控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數值,及早發現異常,並採取行動。

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千萬不要等到三高問題產生再來花大把的金錢與時間治療。只要生活習慣有所改變,就是預防三高問題發生的根關鍵。根據研究顯示,透過飲食調整、規律運動與戒菸限酒的實踐,不僅能有效降低血壓、血糖與血脂,甚至三高問題發生後也能延緩病情惡化。

以下提供三個面向的具體建議,讓你遠離三高,掌握自己的健康:

(Photo by Randy Fath on Unsplash

飲食調整:DASH 飲食與地中海飲食

調整飲食是預防與控制三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國際上公認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的飲食模式,以「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最為著名。

DASH 飲食
DASH 飲食原文意為「終止高血壓的飲食方法」。經研究證實,能有效降低血壓、血脂,維持心臟健康。其核心原則為:

  • 選擇全穀雜糧:每天攝取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未精製全穀類。
  • 天天5+5蔬果:每天攝取 5 份蔬菜及 5 份水果,以攝取豐富的鉀、鎂離子。
  • 選擇低脂乳品:每天攝取 2 份低脂或脫脂乳製品。
  • 蛋白質以白肉為主:多選擇魚、去皮禽肉及豆製品,減少紅肉攝取。
  • 吃堅果、用好油:攝取無調味堅果,並選擇橄欖油等好的植物油。

地中海飲食
源自環地中海地區的傳統飲食,強調攝取天然、原型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與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其特色包含:

  • 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大量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和全穀類。
  • 使用橄欖油:以特級初榨橄欖油作為主要的烹調用油。
  • 適量攝取魚類和乳製品:每週至少吃兩次魚,並適量攝取起司、優格等發酵乳製品。
  • 少量攝取紅肉與甜食:減少紅肉的攝取頻率,並避免含糖飲料和精緻甜點。
  • 適量飲用紅酒:用餐時可搭配適量紅酒。

運動調整:拒當沙發馬鈴薯,從運動習慣改善三高

規律運動不僅有助於燃燒熱量、控制體重,更能提升胰島素敏感度、強化血管彈性、促進膽固醇代謝。對於三高患者而言,最建議的運動方式包括:

  • 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有氧舞蹈
  • 每週 2 次肌力訓練,能改善代謝率與血糖控制
  • 短時間內不便出門者,也可以選擇徒手肌力訓練和最近很紅的超慢跑

如果你是運動初心者,身體還不適應大量的運動,千萬別操之過急,一下子就想要建立大量的運動習慣,建議可以從簡單的快走開始,持續地讓身體向上適應。簡而言之,動起來就對了!

戒菸和戒酒的重要性

吸菸與過量飲酒,是三高族群絕對要避免的兩項習慣。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導致血管收縮、升高血壓與壞膽固醇,同時降低好膽固醇 HDL,是引發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子。

至於酒精,雖然少量飲用紅酒可能有助放鬆,但對三高族群而言,飲酒更常導致:

  • 血壓升高
  • 血糖波動劇烈
  • 肝臟負擔加重,影響脂肪代謝

建議完全戒菸,並將飲酒頻率降至「偶爾社交型」為宜。若你正在戒除中,社區藥局的藥師也可提供戒菸貼片建議與行為支持資源,別讓習慣成為慢性病的幫凶。

有哪些保健品對預防三高有幫助?

適度搭配保健品成分,也能成為三高管理的輔助策略。許多天然營養素、植物萃取物,已有臨床研究支持對血壓、血糖與血脂具有正面影響。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保健品並非藥物,不能取代醫師處方,而是協助民眾更穩定控制數值、降低併發症風險的重要配角。

以下依三高的三大面向,整理出常見且具代表性的成分:

穩定血糖:苦瓜胜肽、鉻、洋蔥素與白腎豆萃取

  • 苦瓜胜肽:被稱為「植物胰島素」,能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降低血糖濃度。
  • 鉻:能提升胰島素敏感度,幫助血糖穩定,對於血糖波動大的族群特別有幫助。
  • 洋蔥素:天然植化素,具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可改善胰島素阻抗。
  • 白腎豆萃取:能抑制澱粉分解酶,減少醣類吸收,降低餐後血糖上升幅度。

這些成分適合有糖尿病前期、血糖容易忽高忽低的族群,搭配飲食調整能發揮更佳效果。

控制血壓:納豆激酶、鉀、鈣鎂鋅等礦物質

  • 納豆激酶:由納豆發酵中提煉的活性酵素,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栓形成風險,對高血壓患者特別有幫助。
  • :有助於排出體內過多的鈉,達到降血壓的效果。香蕉、菠菜、豆類是天然來源,亦可透過保健品補充。
  • 鈣、鎂、鋅:多項研究顯示,缺乏這些礦物質會使血壓控制更困難,適量補充能幫助維持血管收縮與放鬆的平衡。

這些成分適合血壓偏高、長期重鹹飲食或壓力過大的人群,可作為日常保健選項。

整體來說,保健品對三高管理具有輔助效果,但並非人人都需要全面補充。建議先透過檢測了解自身的主要問題,再與藥師討論適合的成分與劑量,避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社區藥局能協助篩選安全來源,並提供個別化建議,讓保健品成為三高控制的好幫手,而不是額外的負擔

(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

除了保健品,社區藥局還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有專業藥師的社區藥局,除了保健品和藥品的外,其實藥局能提供的有關三高的相關服務遠遠不止於此。由於藥局深入社區、與民眾日常生活緊密連結,藥師的角色不僅是販售產品,更是 協助監測、用藥安全把關與健康教育的專業顧問。

以下整理出三大實用服務,幫助你遠離三高的問題:

免費血糖、血壓和身體組成測量服務

多數社區藥局提供免費血壓計、血糖機甚至體脂計的使用服務,讓民眾隨時檢測健康數據。藥師可協助建立紀錄表,幫助患者追蹤長期變化,而不是僅看單次數值。

例如,有些藥局還會提供線上紀錄系統,方便民眾累積數據,並在回診時提供醫師參考。這對於三高的早期發現與控制特別有幫助。

衛教講座與健康知識宣導

許多藥局會定期舉辦衛教講座,其中不乏與三高有關的主題 ,內容更涵蓋飲食、運動建議、檢驗報告解讀等,幫助民眾更深入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透過這些互動式的教育資源,民眾不只是被動接受醫囑,而能主動參與健康管理,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吃,為什麼要這樣動才能遠離三高威脅。

慢箋領藥與藥物交互作用提醒

對於長期服用降血壓、血糖或血脂藥的患者,社區藥局裡專業的藥師除了能檢視慢性處方籤,更可以提醒患者:

  • 是否按時領藥
  • 是否正確服藥(飯前或飯後、早晚時段)
  • 是否存在藥物交互作用(例如降壓藥與某些保健品同時使用可能影響效果)

這些服務不僅保障用藥安全,也能提升藥物的治療效果,避免因不當服藥導致病情惡化。

建立三高防線,從藥局開始守護健康

三高是現代人無法忽視的健康課題,它不像感冒一樣能迅速痊癒,而是需要長期管理與持續監測。如果忽略了血壓、血糖或血脂的異常,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累積成為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等重大威脅。與其等到病情惡化才治療,不如現在就開始積極防範。

社區藥局正是建立這道防線的最佳據點。除了購買保健品之外,藥局能提供血壓與血糖檢測、慢性處方領藥管理、藥師專業諮詢與健康教育,讓三高患者能在生活中獲得即時協助。這種「在地化」與「隨時可及」的便利性,使藥局成為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夥伴。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管理三高並非遙不可及的難事。只要願意從生活習慣做起,善用藥局提供的專業資源,再搭配正確的保健品與規律用藥,就能逐步穩定身體數值,降低併發症風險。從今天開始,走進離你最近的社區藥局,讓藥師成為守護你健康的夥伴,一起為三高建立最堅實的防線。

資料來源:

參考資料 1:衛福部

參考資料 2:國民健康署

參考資料 3:亞東醫院

» 更多推薦:

如何挑選乳鐵蛋白保健品?10 款乳鐵蛋白推薦
7 大黑豆功效與 4 項禁忌!剖析黑豆營養價值和需注意的副作用!

更多精選文章
搜尋更多優質好文
更多精選文章
本周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