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行銷是什麼?從定義、類別到方法跟策略,一次搞懂!

廣告行銷
Anthony
用閱讀深度思考,旅遊豐富生活。 現職是硬體工程師,加入最準來磨練自己的 SEO 寫作。 2025 年決心好好經營自己的網站、粉專,期望盡早實現數位游牧。 我的網站目標:專精「釜山旅遊」到極致的台灣人; 我的粉專目標:記錄 SEO、個人品牌、網路行銷的學習過程。

文章目錄

廣告行銷是什麼?為什麼要開始?

產品明明不錯,客人來了也說好吃、好用,可是生意就是沒起色。

其實,問題就出在「沒人知道你在賣東西」。

特別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激烈的時代,

光是「有好產品」還不夠,你得讓更多「對的人」看見你。

不管你是剛起步的創業者,還是想升級行銷策略的老闆,

這篇文章會帶你認識廣告行銷的基本概念、

數位廣告 4 類型、預算設定 3 方法,還有 5 大步驟,

幫你一步步建立起屬於你品牌的廣告行銷利器。

廣告行銷是什麼?

廣告行銷簡介

簡單來說,廣告行銷是「花錢讓更多人知道你的產品」。

更精確一點,是你透過一些平台,

像是 Google、Facebook、YouTube,

付錢請他們幫你把訊息推給「可能會對你有興趣」的人。

你可能會問:「這不是很燒錢嗎?」

其實不一定。

如果你廣告行銷在數位媒體,

比起傳統發傳單、貼看板,數位廣告通常成本較低,還更有效率。

傳統廣告 vs. 數位廣告

項目傳統廣告數位廣告
媒介類型電視廣播報紙雜誌戶外看板社群媒體搜尋引擎Email網站影片平台
成本通常較高需支付製作、媒體投放費通常較低可依預算調整,適合小額投放
目標精準度廣泛曝光難以精準鎖定特定族群依年齡、地區、興趣等條件,精準投放
互動性低主要為單向傳播高翻譯可跟受眾互動、增加參與感
成效追蹤難以即時追蹤,成效評估較困難可即時追蹤點擊率、轉換率等數據,便於優化
品牌信任度高特別是在年長族群中需建立信任部分受眾對數位廣告存疑
靈活性低內容一經發布難以更改高可隨時調整內容與策略

[1]

其中,

數位廣告的優點,在能即時看到廣告行銷的成效(如點擊率、轉換率) ,

還有成本較低,靈活性較高。

根據知名 B2B 評價平台 GoodFirms 的調查 [2],

有 65% 的企業在用數位廣告,

可見數位廣告行銷,已經是多數企業推廣產品跟品牌的選擇。

常見的數位廣告 4 類別

1. 搜尋廣告(像 Google)

搜尋廣告是一種以搜尋意圖為核心的廣告行銷。

當別人 Google 跟你產業有關的,特定關鍵字時,

你的網站就出現在第一個,有「贊助商廣告」的標示。

這種廣告行銷的特點是「拉式行銷」——等客人主動找上門。

因為搜尋者是真的想買才搜,所以點擊轉換率通常相對較高。

根據 Wordstream 的研究,

Google 搜尋廣告平均點擊率(CTR)為 3.17%,比其他廣告形式高。[3]

2. 社群廣告(像 FB、IG)

這種廣告行銷的特點是「推式行銷」——主動推到客人眼前。

是目前中小企業最常用的廣告形式之一。

比如 FB 廣告,

你能透過 Facebook Ads Manager 精準設定受眾條件,

像是年齡、性別、興趣、生活方式。

如果你在賣腳踏車,

你能讓廣告只出現在「住在台北、18-35 歲、對騎自行車有興趣的女性」的版面上。

而且,還能搭配「動態素材」和「行動呼籲按鈕」,提升互動。

根據 Meta 官方數據,Facebook 平均廣告轉換率為 9.21%。[4]

3. 影片廣告(像 Youtube)

觀眾在看影片前或影片中,會看到你的廣告內容。

像 YouTube 廣告,

能讓你用 15-60 秒的影片,介紹你的產品或品牌。

而且 YouTube 廣告也是透過 Google Ads 平台投放,

所以一樣能根據目標受眾的年齡、性別、興趣等,精準設定。

比如,透過情境式劇情介紹產品解決了某種痛點,

再加上明確的「立即購買」行動鈕,引導消費者下一步。

研究顯示,YouTube 廣告行銷的效果,比傳統電視高出 84%。[5]

4. 再行銷廣告

如果有人逛過你網站,沒買就走。

接下來他到處都看到你的廣告,這就是再行銷。

再行銷是為了提醒有興趣、但還沒下單的客人回來。

這種廣告行銷,會讓品牌記憶維持在他們心中,

來強化「決策期」內的行銷接觸點,有效提升轉換率。

根據 AdRoll 調查,再行銷廣告的點擊率約是一般展示廣告的 10 倍。[6]

廣告行銷預算 3 方法

1. 目標與任務法

從行銷目標出發,先明確列出你想達成的目標,

比如「三個月內讓網站流量提升 30%」、「每月增加 200 個潛在客戶」等,

接著去想達到這些目標,需要做哪些具體任務,

像是做 SEO、投放 Google 廣告、辦免費講座等。

最後,把每一項任務的成本估算出來,加總起來就是你該編列的廣告預算。

這個方法的好處在於:你不是隨便抓個數字來花,而是讓預算與目標一一對應,

使用過程更有依據,報告也更透明。[7]

2. 銷售百分比法

這是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8]

你可以根據去年的營收,或是本年度預估的銷售額,

抓個固定比例(像是 5-10%)當廣告行銷預算。

比如,預估年營收 200 萬,預算就抓 10 萬。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容易計算,財務好掌控,不會「超支」,

也能隨營收成長自動調整預算。

缺點則是,它的基礎是過去的表現,沒有從目標出發,

可能無法支援未來的成長計畫。

不過如果你想從保守開始、慢慢觀察成效,這是個不錯的起點。

3. 單位銷售法

這個方法適合產品單價固定、又能預估銷售量的產業,

像是零售業。

先決定你願意為每一個單位產品投入多少行銷成本,

比如每賣出一盒餅乾,你能接受拿出 15 元當作行銷費用;

再乘以你預期要賣的數量(如一萬盒),就是你的總廣告預算。

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你可以精確追蹤「每一單位」的行銷成效,

幫助你算出廣告投資報酬率 ( ROAS) 跟整體回報率 (ROI)。[9]

廣告行銷策略 5 步驟

(圖源:Photo by Georgia de Lotz on Unsplash

步驟 1:想清楚你的目標是什麼

你要推廣的是什麼?

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品牌?還是要促進實際下單?

還是希望有人來填問卷、拿優惠券?

不同的目標,會大大影響你該選哪種廣告行銷、該寫什麼內容。

像如果你要衝曝光,可能就用影片和社群廣告;

如果要成交,可能就用再行銷加強投放。

明確目標,就是一切策略的起點。

步驟 2:鎖定你的「理想客人」

你的產品是給誰的?

你越清楚對方是誰,廣告越容易打中。

比如你賣的產品是戶外登山用品,

那你廣告就鎖定對戶外登山有興趣的人。

你也可以用「角色設定」的方式,

虛構一個典型客戶:他幾歲?平常上哪些網站?用什麼社群?

有這些輪廓後,你就能根據這些特性設定廣告對象。

步驟 3:選擇適合的平台跟預算

不用一開始就什麼都做,先挑你最有把握、你客人最常出現的地方打。

比如年輕族群你可以選 IG。

預算部分,也可以用廣告行銷預算 3 方法(目標與任務、銷售百分比、單位銷售),

或是從小額測試開始,

比如每天 200-300 台幣,看哪一組成效好,再放大預算。

如果你用的是 Google 或 Facebook 廣告,都可以設定上限,就比較靈活。

步驟 4:準備吸睛又有 CTA 的廣告內容

在廣告行銷上,第一眼的吸引力就是成敗關鍵。

圖片要清楚、文案要簡單有力,

最好再加上優惠或限時活動。

記得一定要有 CTA,

像是「點我訂購」、「領優惠」這種引導動作的文字,

甚至搭配熱門話題,

比如「母親節快到了,你準備好驚喜了嗎?馬上搶折扣送媽媽一份心意!」

就比單純寫「母親節特價」更有情境感。

你的廣告內容,決定了別人願不願意多看一眼。

延伸閱讀:電商行銷全攻略:從新手入門到實戰技巧,一篇搞懂

步驟 5:邊跑邊看數據,持續優化

廣告不是丟出去就結束了。

你需要定期觀察成效,

例如點擊率(CTR)、每次點擊成本(CPC)、轉換率(CVR)等等。

你會發現,有些文案、圖片的表現特別好,那就多下預算在這些版本;

表現差的,就可以停掉或改寫。

這樣透過 A/B 測試跟持續優化,你廣告行銷的成效會越來越好,預算也花得更精準。

結論:用對廣告行銷,讓好產品被更多人看見

廣告行銷6

(圖源:Photo by Firmbee.com on Unsplash

在這篇文章,我們介紹了廣告行銷、常見的數位廣告 4 類別,

還有預算設定 3 方法,最後到廣告行銷策略 5 步驟,

要再強調一點:對企業主來說,錢要花在刀口上。

而廣告行銷正是一把可以讓你「找到對的人,把對的訊息送過去」的利器。

記住:廣告行銷不是大企業的專利,

而是一種所有品牌都能透過策略、工具跟創意操作的成長引擎。

最重要的,不是一開始就完美,而是願意嘗試、優化、前進。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踏出廣告行銷的第一步,讓你的好產品,真的被更多人看見。

如果對廣告行銷,或是其他內容行銷有疑問的話,

都歡迎看看最準行銷的更多行銷文章。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Traditional Advertising vs Digital Advertising: The Pros and Cons Compared – Tweak Your Biz

參考資料 2:Traditional Advertising Vs. Digital Advertising: A Detailed Guide

參考資料 3:Google Ads Benchmarks for YOUR Industry [Updated!]

參考資料 4:Facebook Ad Benchmarks for YOUR Industry [Data]

Social Media Demographics to Inform Your 2025 Strategy | Sprout Social

參考資料 5:How to use YouTube advertising in 2025

參考資料 6:Retargeting Statistics Worth Thinking About

參考資料 7:Objective and Task Method Marketing

參考資料 8:Percentage of Sales Method for Marketing Budget Allocation

參考資料 9:How To Determine Your Advertising Budget

» 更多推薦:

公司有週轉金煩惱?超貸先生教你3招掌握公司資金周轉秘訣
油肌、乾肌、敏感肌、熟齡肌,菸鹼醯胺是你的肌膚救星!

更多精選文章
搜尋更多優質好文
更多精選文章
本周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