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是什麼?五步驟規劃行銷活動|必知七大行銷手法全解析!

偉祺 Wayne
八年以上行銷經驗,已操作超過七種以上不同品牌,本身有多重身分,是行銷經理 / 廣告投手 / SEO優化師。從銅板零食到百萬的裝潢都能駕馭。平常也是策略型桌遊玩家,即使是10頁以上複雜規則,都能經過邏輯統整吸收,「不是自己讀懂就好,要表達的讓別人懂」的精神來撰寫最有效又好讀的SEO文章。

文章目錄

行銷兩個字,是現在社會常聽到的詞彙,各種店家、老闆、網路都會告訴你行銷很重要,但行銷百百種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行銷嗎?行銷的定義又是什麼?東西賣出去就是行銷嗎?社群小編也是在做行銷?本篇文章將會帶你全面解析關於行銷的一切,盡量簡單的同時又能吸收加拿來使用。 如果你想從SEO行銷下手,推薦最準行銷的SEO專業服務。

Photo by airfocus on Unsplash

行銷是什麼?你該知道的基本觀念

行銷的定義

行銷二字,其實沒有一個完整的標準答案定義,美國市場行銷協會給出的定義是:「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遞價值給顧客,以及經營顧客關係讓組織與其利益相關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而行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則說:「行銷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產品和價值,並與別人進行交換,以獲取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

行銷與銷售的差別

行銷也不只是賣出東西而已,因為早在賣出東西之前行銷就已經在進行了,從研究整體市場、定位、品牌命名、顏色、文案都是行銷的範疇,而不單單只是想活動或行銷手法而已。 與銷售不同之處是,行銷並不一定都是銷售導向,因為目標可能是以曝光或知名度為主。 也就是說行銷更在乎的是背後整體的目標族群與用什麼方式與市場溝通。

為什麼大家都說行銷很重要

行銷的功能

我們偶爾會聽到老闆說:「產品夠好就不必行銷」,在以前年代的確是這樣,但放到現在則完全不適用,因為好的產品太多了。撇除好的產品,光是產品本身就夠多了,消費者不一定能夠在市場中看得見你+信任你,因為大家都說自己很好,那到底誰真的好? 所以行銷的最大功能,就是透過正確的方式,放大你的產品能見度、增加在市場上的信任感,來達到行銷的目的。

重點不只是成功「賣出」

現代消費者從看到產品到購買,不會是「看到產品→下單購買」,而是「看到→有興趣→喜歡→搜尋評論→下單購買」,如果沒有像這樣細分、切出這幾個步驟的話,很容易讓行銷白費功夫。假如你廣告做得很好,消費者看了很有興趣,結果去搜尋時發現沒有評論或評論不佳,本來想買的他可能就此打住,「觀望一下好了」。 如果沒有切出搜尋這個思路,那你只會覺得,明明行銷做得很好很多人看為什麼沒人購買?而可能錯誤產生了「行銷沒用」的結論。

三大最常見,想靠行銷達成的目的

打曝光,提高知名度

行銷第一大目標幾乎都是打曝光度,我們都知道要開一家店什麼最重要? 位置(Location),也聽過一句話「人潮 = 錢潮」,越多人經過你的店面越好,因為他們可以知道這裡有開店,人越多也有越高的機率進來店裡看看,進來店裡看看的人多了,自然購買的人也可能更多。 所以不管用什麼形式,做到放大曝光讓更多人知道,是行銷很重要的第一件事。

打流量,提升來客數

行銷第二大目標,是流量,也就是讓客人「進來店裡」,不要只是經過、聽過、看過,網站就像是在網路上的實體門店一樣,希望客人看到廣告後,可以進到我的網站多了解一點,無論是產品或服務的詳細介紹、好評認證、甚至購買或預約…等等。 所以清楚知道自己的行銷目標很重要,極大化曝光與流量,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結果。最準行銷的SEO服務就是為了這一項。

打銷售,提升轉換率

行銷第三大目標,希望他購買、預約諮詢,這種行為我們都稱為「轉換」。有時候是這樣,消費者什麼都看了,也進來店裡了,甚至也很相信你,這時候再來點小優惠就有更大的機率促成購買,甚至提供一點好處,讓他終於按下那顆預約鍵。 常見的「最後倒數…只剩…」、「立即購買」、「現在預約就送…」都是期望提升目標為轉換的行銷方式。

行銷目標說明舉例
打曝光,提高知名度透過各種方式增加品牌、店面或產品的曝光度,讓更多人認識與注意。打卡活動、品牌廣告、合作宣傳、戶外看板
打流量,提升來客數引導消費者不只是知道,而是實際點擊或進入門店、網站了解更多資訊。導流廣告、SEO優化、社群貼文引導、體驗活動
打銷售,提升轉換率促使消費者採取行動,如購買、預約或填寫表單,提升實際轉換結果。限時優惠、倒數促購、立即預約送好禮、購物金折扣

行銷策略是什麼意思?

行銷策略的意思

我們常聽到要訂出行銷策略,行銷你也許知道意思了,但我們單獨看策略兩個字,究竟什麼是策略? 我會說策略就是「選擇不要做什麼」,所謂策略其實就是一種選擇,選擇你要的(但常常選太多,變成我全都要),在策略上知道哪些不要也同等重要,因為資源(時間、金錢、人力)有限,知道哪些不要就不該浪費心力在這些地方,讓自己保持專注,策略就是確保:「你的行銷大方向沒問題,而且你正在走這條路沒有走偏。」

善用行銷理論框架訂策略

在行銷中有非常多的理論可以幫助訂定出一個完整行銷策略,所謂框架,是指一片一望無際的草地上,圍出一個適當的圍欄,把狗狗放進去奔跑,確保他玩得盡興,卻又不會跑出框架外而難以掌控,以常聽見的SWOT來說,就是訂出優勢劣勢、機會威脅,把4個格子填好,你就掌握了自己內部與環境外部的基本狀況。 沒有框架你會不知道行銷分析夠不夠或根本不知道從何開始。

必需了解的3個行銷理論

行銷理論1.STP

行銷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定位」,如王品的定位就是主打最優質的服務、最準行銷公司的定位是「精準行銷,沒流量不收費」、或飲料「比現搖還好喝的紅茶」,定位就是把你最強最有優勢的地方一句話表達,STP就是幫你找出定位的工具,Segmenting(市場區隔)、Targeting(目標市場)、Positioning(定位)。

超簡單理解→ 包裝茶飲市場,區隔出紅茶、綠茶、奶茶(S市場區隔)

因為資源有限,我先選擇做紅茶市場(T目標市場)

比現搖還好喝的紅茶(T定位)

註:行銷中你就必須努力將這個定位詞,打入消費者心中(曝光型),耳熟能詳的廣告詞都是這樣,「全聯便宜一樣有好貨」、「送你元本山,祝你美麗如山」、「因為你值得」

行銷理論2.SWOT

SWOT分別對應的是優勢劣勢機會威脅這四個英文單字第一個字母,是一個分析自己內部公司的優劣勢,以及對外部環境而言,我們有什麼機會可以把握讓自己的事業更好、有什麼威脅我們應該避免或提前預防。善用自己的優勢,扭轉自己的劣勢,把握機會並避免威脅,就是這套行銷工具的用法,這不是面試中只講自己好,而是要全盤且客觀的分析自己,以免若入缺點與威脅的陷阱而不自知。

註:外部的機會與威脅是指外部環境,非自身力量能控制的因素,除了消費型態改變(如更注重食安、低碳水的飲食法、近年薯條受國人歡迎…等),也常和政治法規有關(關稅、新法規)。

行銷理論3.行銷漏斗

消費者從看到到購買中間,其實還被切分出很多層細節,如看到行銷廣告→有興趣→搜尋看看→購買,中間每個環節有問題就可能讓行銷失敗,例如你給超多人看廣告,但廣告內容不是受眾喜歡的所以沒有人購買(可能會覺得明明給很多人看了卻沒用),或是搜尋不到好評。 我們也可以用行銷漏斗的理論,知道有幾個人看?幾個人有興趣?幾個人最後購買?算出轉換率,來推估行銷預算要花多少。

行銷理論簡單解釋應用舉例
STP透過市場區隔、目標市場選擇與品牌定位,找出最有優勢的一句話主張。主打『比現搖還好喝的紅茶』,明確在紅茶市場中定位。
SWOT分析自身優勢、劣勢與外部環境的機會與威脅,制定對應策略。利用優勢搶占機會(如食安意識提升帶來新市場),同時避免政治新法規的威脅。
行銷漏斗了解消費者從認知到購買的每一個環節,掌握流失率並提升轉換率。追蹤廣告觸及人數、興趣互動、購買人數,優化每個環節提升銷售。

沒有網路的傳統行銷都怎麼做?

電視行銷廣告

讓大家知道你的品牌無論在哪個年代都一樣重要,因為我們要打曝光,提高知名度,別人知道了,才會產生後續的購買行為。 行銷推廣上一直都是以「他在什麼時間會看到廣告」的基礎上來做,網路手機未普及時最大的娛樂就是看電視,透過廣告時段,行銷自家產品就是一個絕佳的行銷手段,收視越好的節目或時段的廣告也就越貴。

近代演變:以影視來說,電視雖沒人看了,但YT、短影音也是一樣的概念,「你喜歡在這裡看東西,那我就在這裡給你看廣告」,觀看越高的創作者收費也會越貴。

看板行銷廣告

各大馬路的路口、高速公路旁的T霸看板、公車車體廣告、捷運車站與車廂看板,到現在依然是有效的行銷方式之一,因為你路過會看到,等待時會看到(等紅燈無聊看看),搭車時也會看到,對曝光來說,你在現實世界看到某家的行銷廣告,滑手機也看到,搭上捷運又在車廂看到,回家看YT又看到了一次,漸漸地就會對某品牌產生一定的印象而達到品牌的行銷目的。

想在網路做行銷,必知的七種行銷手法

七大行銷手法說明
廣告投放透過付費在各大平台上投放廣告,確保行銷內容被特定目標族群看到。
口碑行銷讓消費者搜尋時能找到正面內容,如論壇討論、KOL推薦、開箱文等。
社群行銷在FB、IG、Threads等平台經營內容,提升自然觸及與建立品牌連結感。
SEO行銷優化網站與內容,讓搜尋引擎排名更高,增加自然流量與曝光機會。
內容行銷持續提供專業、教學、故事型內容,建立領域專家的信任與好感。
再行銷針對已互動或購買過的消費者,再次推送行銷資訊加強印象與回購率。
活動行銷透過包裝主題活動,創造話題、提升品牌曝光與互動率。

必知行銷手法1.廣告投放

現代行銷離不開廣告投放,一般來說各大網路平台如FB、IG、LINE、Threads、Google搜尋,因為使用者人數多內容也多,除了靠演算法讓內容出現在你的眼前外,也提供廣告的方式,讓有需求的廠商,可以付費在這些平台上投遞行銷廣告,確保你的行銷內容一定會出現在某些人的版面上。

必知行銷手法2.口碑行銷

現代人去一家餐廳前會看評論,買某個東西或家電前也會看看有沒有相關討論,口碑行銷就是讓消費者搜尋時,找到對自己有益的內容,常見如PTT論壇、DCARD、KOL、部落格、Youtuber開箱等,達到在網路上好像很有名氣或至少有使用心得的感覺,除了達到有口皆碑的效果外,也能消除消費者的不信任感。

必知行銷手法3.社群行銷

社群泛指FB、IG、Threads、X…等網路社群平台,相對其他行銷手法來說,社群行銷是一種免費的方式,只要內容夠好就有機會被演算法眷顧,讓你的內容在不用付費的情況下讓更多人看到。 社群行銷的另一種功能是創造親切感、連結感,讓人知道這個品牌的社群是活絡的、會跟粉絲互動,都可以為品牌帶來良好的印象關係。

Photo by Mariia Shalabaieva on Unsplash

必知行銷手法4.SEO行銷

SEO是搜尋引擎優化的意思,Google是一種搜尋引擎,但搜尋結果這麼多,你打「生日蛋糕」搜尋會出現約 37,300,000 項結果,扣掉廣告第一頁的搜尋結果頂多9項,為什麼有人的文章可以排在第一頁呢?(我們通常只參考第一頁結果)就是透過SEO優化來讓搜尋引擎更喜歡我們的文章進而排上第一頁而達到行銷目的。 生日蛋糕的每月平均搜尋量有110,000次,有做SEO就能獲得更多流量。

最準行銷就是一家專業的SEO行銷公司

Photo by sarah b on Unsplash

必知行銷手法5.內容行銷

無論你在哪個行業,幾乎都有一些特定內容或故事可以分享,教學式的內容也算,透過這些內容資訊分享,可以營造自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而產生信任感。 內容行銷就是無私真心的不斷分享相關內容,除了信任感外,也更容易產生好感連結。 例如你是美妝專家,平常都是美妝教學,今天推出一款商品或是團購,他們就會覺得這個產品經過你推薦一定很值得信賴。

必知行銷手法6.再行銷

我們時常收到的簡訊、email就是再行銷的一種,透過某個方式讓你留下了資訊,再進行一次行銷,這就是再行銷的定義,尤其在數位時代更為重要,現在可以根據看過影片或按過讚的人投放廣告、針對進官網的人投放廣告、買過產品的人一個月後再投放廣告,都是為了產生印象後或購買後,希望讓你對我們的品牌再次加深印象的現代行銷手法。

必知行銷手法7.活動行銷

透過活動包裝的行銷可以讓人覺得更有趣,例如全家推出的222貓之日期望是浪流浪貓找到家,在全台門市大門放上了貓咪的海報、推出貓咪造型麵包等一系列行銷活動,不只讓品牌加分,也讓網路聲量提升了不少,也就是說即使是全台兩大超商之一的領導者,也依然需要透過行銷活動來讓自己提升曝光熱度

傳統與現代行銷的兩大差異

行銷成本差異

兩代的行銷成本很不一樣,以前來說通常都要花費不少的金額才能在電視、雜誌、看板上獲得一定的曝光,當時也沒有這麼多行銷手法可以玩。 但現代的行銷除了有很多免費的方式以外,成本上也相對比較好控制,例如投放行銷廣告,一天要投放100元還是10,000元都是自己決定,有些內容行銷(基本上有名的創作者都是)甚至不花錢就能達到很好的行銷效果。

互動性差異

對比以往都是單方面的,透過廣告單純傳達行銷內容給你,現今的行銷廣告多了很多的互動性,例如基本上你都可以留言給品牌、或是私訊品牌,甚至很多行銷廣告就是希望消費者做出更多的互動,例如轉發貼文、限動等等,更多的互動可以加深對品牌的印象,也更容易對品牌產生一定的好感,行銷上除更省力外,也可以對互動過的人做再行銷

如何規劃一個成功的活動?五步驟帶你拆解

第一步,知道行銷的首要目標

知道行銷目標非常重要,你得先知道要去某家餐廳吃飯,才知道是騎車還是開車方便,這時間走哪條路比較好。 你是要先做曝光,讓大家先知道你,無論是新品牌或是新產品上市,還是要做轉換,讓大家盡快購買? 如果目標是極大化曝光,就不該在最後又跑去檢討產品購買率。也就是說營造產品很受歡迎這件事,和讓銷售額提升,是完全不同的行銷目標。

第二步,確認品牌自身定位

透過行銷工具找出產品、品牌的定位,透過任何方式說出去前,先確認有沒有符合定位。 舉例:你是時尚、給人高質感精品的品牌,但你的折扣行銷文案卻用「買一送一最後大促銷」,這就是不相符。 定位不是口頭說說或是寫完就放著,因為消費者很敏銳,他喜歡一定有原因,可能是你當初宣傳的定位口號或slogan,所以做任何行銷前一定要先確認是否符合自身定位。

第三步,確認目標受眾

行銷前找到TA(目標受眾)也很重要,因為你要知道自己對誰說話,說什麼話他聽得進去聽得懂,才能真正打到心坎裡,最後去購買或是產生好感印象。 舉例:即使現在網路上某個梗很有趣,但你的TA如果是45歲以上,那他可能不會產生共鳴,周星馳電影台詞對20歲的TA來說可能也是。 就算你的產品適合大眾18~60歲,行銷前最好也先思考這個問題:「這次要行銷整群還是主打哪個年齡層比較好」

Photo by Melanie Deziel on Unsplash

第四步,設計行銷內容

知道行銷目標,確認自身定位以及受眾之後,終於可以寫內容了,很多人想到要做行銷活動,第一步往往就落入「直接想行銷內容」的思考裡。 但有了前三步驟的分析,這時候設定整個活動主軸、大標題、文案或是美術設計時就比較不會走偏,行銷上也更自然、更直接的切入消費者的心中。

第五步,想辦法追蹤行銷成效

最後在各種活動中穿插追蹤行銷成效的步驟,如果是發傳單,可以憑傳單取得優惠,來計算有幾個客人拿著傳單來,就知道發傳單的行銷效益。 在網站上發生,就要裝設追蹤碼。如果是輸入優惠券再結帳,也能知道有哪些人輸入了這組優惠券,例如:你常看有「輸入他的專屬折扣碼有優惠」,就是廠商在計算哪些網紅的行銷更有效。

Photo by Stephen Phillips – Hostreviews.co.uk on Unsplash

即使千變萬化也離不開兩個字,文案

文案與行銷的關係

無論是什麼年代,無網路或現在滑手機年代,任何行銷活動始終脫離不了文案,就算畫面再勁爆劇情再誇張,最後能影響你的還是文字本身,就算在短影音時代也是如此,「3個行銷公司不可告人的秘密,知道了至少省100萬,尤其是最後一個」,像這種大標題、短影音出現的第一個台詞,其實都是行銷文案的效果,頂多搭配誇張的神情或是邊走路的畫面吸引你停下來而已,最終吸引你的,還是寫腳本時的這句文字吸引你看下去。

還是得透過文字傳達

行銷到你心坎裡、耳熟能詳的那幾句經典行銷廣告詞,幾乎全都是文字的效果,所以文案與行銷彼此密不可分,但也並非寫廣告文案時要多有藝術天分,你可以看到很多廣告詞是很接地氣的,甚至只是很懂自己的客人(TA),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來寫,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行銷分析的好,再用文字精準傳達,才是一個好的行銷案。

其他行銷常見問題

短影音是一種行銷嗎?

大部分都是內容行銷的一種,所謂內容行銷就是分享自己所知的知識,用文字也好、影片也好,甚至只有1分鐘的短影片也好,都屬於內容行銷,目的在於讓看的人知道,「你很了解這一切」、「他應該是這個領域的專家」進而產生信任感,最後達到無論是找你諮詢,或是購買商品的目的。

行銷理論有用嗎?

行銷理論有用,因為它是一種協助你思考的工具,可以知道自己做行銷前是否思考的足夠完善,且光是寫下來而不是單純在腦中構想這件事就有一定的幫助,我們人傾向相信自己是對的,寫下來讓大家一起檢視,甚至更早發現自己的盲點,都是行銷理論能幫上忙的地方。行銷理論與實戰都同樣重要,沒有所謂理論都只是紙上談兵這件事。

所謂「做品牌行銷」是什麼行銷?

行銷一詞其實涵蓋非常多種範圍,單就「行銷產品」與「行銷品牌」而言,本身就有所不同,行銷產品很好理解,行銷品牌則是較模糊的概念,行銷一箱橘子(產品行銷),和行銷你的橘子園讓大家知道你是哪裡來的橘子果農,有多讓人信服(品牌行銷)。 有良好的品牌,又更能推動產品行銷。 且相對賣出去來說,品牌行銷的目標,更注重曝光、與累積好感上。 這邊要注意,如果你目標明確,是要做品牌行銷,就不該要求銷售量增加這件事。

總結:行銷就是做到好好溝通

由於行銷這兩個字,真的牽扯到了非常大的範圍,但概括來說就是做到好好溝通這四個字,溝通之前先知道自己的強項,知道自己的定位,也知道我想跟誰講話,就更能做到有效構通而達到我們要的效果。行銷其實就是搭起你與消費者心中的橋樑,消除代溝,才能把你的理念更順利的傳達給心目中的他。 SEO文章尤其需要精準溝通知道消費者的喜好,最準行銷是專門的內容SEO行銷公司。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1:林蓉君(2022)。探討社群經營與品牌行銷間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

參考資料2:經濟日報 商業興觀點/運用行銷漏斗檢視策略

參考資料3:經理人 行銷走到 4.0,你腦袋升級了嗎?科特勒「5A 架構」,分析你的顧客為何溜走了

» 更多推薦:

【2025豆腐貓砂推薦】 網友貓砂評比大集合,6款豆腐砂品牌一次看!
Epoxy 環氧樹脂地坪有什麼功能? Epoxy 又是什麼?

更多精選文章
搜尋更多優質好文
更多精選文章
本周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