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許多人已經習慣透過網路進行人際互動,根據新聞報導指出,年輕的世代喜歡透過社群和品牌進行即時的交流,所以社群經營已經成為企業或個人品牌不可忽視的重要項目。
本篇文章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帶你從社群的概念認識開始,並介紹各個社群平台的,以及教你如何開始社群經營,幫助你進行後續的社群行銷。
社群經營是什麼?

(圖片來源:Photo by George Pagan III on Unsplash)
社群與社群經營的定義
社群指的是相同興趣的人聚在一起互動的平台,像是FB、IG、threads等。社群經營則是善用這些平台擁有的人流,經營品牌帳號,進行社群行銷,提升顧客對品牌熟悉度、發布行銷活動訊息等。
社群經營可以為品牌帶來以下的好處:
- 掌握確切數據:平台會提供曝光次數、追蹤人數、回應貼文等數據。
- 可獲得即時回饋:進行產品或是行銷方式的調整。
- 增加顧客的黏著度:透過即時的互動,拉近與顧客距離,就像朋友一樣可長期來往。
因此,社群經營是目前行銷活動中值得企業投入的領域。
熱門社群媒體平台及使用者
社群媒體 | 用戶年齡 | 使用方式 |
1. FB | 25 歲以上 | 以文字為主。 |
2. IG | 35 歲以下居多 | 以影像為主,文字為輔。 |
3. 抖音 | 以 18 – 29 歲最多 | 以短影片為主。 |
4. PTT | 以 25 – 45 歲最多 | 以文字討論進行互動。 |
5. X(推特) | 以 18 – 29 歲最多 | 以短文字為主。 |
6. threads | 以 18 – 24 歲居多 | 以短文字為主。 |
(表格:熱門社群平台總整理)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布的 2024年 《台灣網路報告》調查結果,市占率前 6 名如下:
- FB:用戶年齡層大多為 25 歲以上,以文字為主要互動媒介。
- IG:用戶年齡層為 35 歲以下居多,以影像為主,文字為輔。
- 抖音:用戶年齡層以 18 – 29 歲最多,以短影片為主。
- PTT:用戶年齡層以 25 – 45 歲最多,主要以文字討論進行互動。
- X(推特):用戶年齡層以 18 – 29 歲最多,以短文字為主。
- threads:用戶年齡層以 18 – 24 歲居多,與 X 相似,也是以短文字為主。
社群經營怎麼做?
社群經營要點

(圖片來源: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
- 基本資料建置:像是大頭貼、帳號名稱、自介等,讓顧客能認識的資訊,都必須建立完整,讓人對你有印象。
- 定期發文:各平台會依演算法推播貼文,定期發文的帳號較容易被平台曝光。
- 多搭配影像:大部分的人瀏覽社群媒體大多是為了放鬆,而影像比起文字,不需要花費太多注意力,也能較容易吸引目光。
- 多與顧客互動:屬於社群經營不可缺少的一環,像是鼓勵顧客留言、按讚、追蹤、標註朋友,送贈品的活動;或是專注於高品質的內容,讓粉絲願意轉發分享,也可提升品牌曝光度。
- 後臺數據分析:想要提升經營的效益,必須懂得進行數據分析,才知道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社群行銷步驟

(圖片來源: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 設定行銷目標:例如增加品牌知名度、提升產品銷量、提升企業形象等。
- 設定目標客群:像是顧客的年齡、興趣、平常有什麼需求等。
- 選擇適合的社群平台:選擇目標客群常用的平台,並建議先專心經營一個平台就好。因為各平台發佈的內容型態不同,需視平台調整內容的呈現方式,初期經營太多平台可能會導致混亂。
- 排定內容及發佈時間:建議以生活日常貼文為主,去吸引顧客,產品或服務的行銷則以少量發佈,可以拉近和顧客的關係。發文時間建議規劃於中午休息時間,或是下班時間,可以幫助貼文有較多的曝光。
- 依據數據調整內容:根據後臺數據觀察貼文的互動狀況,作為後續貼文調整的方向。
社群行銷人員需備條件

(圖片來源:Photo by dole777 on Unsplash)
從社群平台使用的方式中,可以發現呈現的內容相當多元,因此身為社群行銷人員須具備十八般武藝的特長,才能做好社群行銷。以下是社群行銷人員需要具備的條件:
- 企劃能力:依據行銷目標規劃貼文內容及呈現方式。
- 文案撰寫:寫出口語化、貼近生活的文案,吸引顧客互動。
- 美編排版:用於商品圖呈現,或是將文字轉成圖表,增加顧客印象。
- 客服能力:即時回覆顧客提出的問題,並給予解決方案。
- 喜歡互動:除了回覆自己發佈貼文底下的留言,到粉絲的貼文留言,也能增加曝光度,和提升粉絲的忠誠度。如果具有幽默有趣的特色,成為很有梗的小編,更容易讓粉絲留下深刻印象。
實際案例分享
FB 社群經營│7-ELEVEN
- 貼文貼近日常:結合生活節慶,關心粉絲,搭配符合粉絲需求的產品行銷。
- 文案平易近人:口語化的文字,搭配簡短的排版,讓讀者可以輕鬆閱讀完貼文。
- 提供優惠訊息:讓讀者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資訊,並提供連結,降低讀者購買門檻。
- 發佈公益貼文:提升企業形象,增加讀者對企業的好感度。
IG 社群經營│提提研
- 留言抽獎:屬於社群經營常見的使用方式,除了留言可增加貼文互動次數,提升演算法觸及更多人,留言需要標註好友也能增加品牌曝光。
- 使用者見證:邀請使用者拍攝影片分享產品心得,可增加讀者的信任及好感。
- 與網紅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線下活動的吸引力。
- 分享使用知識:提升顧客黏著度,增加對產品的熟悉。
結論:社群經營就是和顧客當好朋友

(圖片來源:Photo by Hannah Rodrigo on Unsplash)
本篇文章我們先初步了解社群的概念,有助於讀者後續選擇合適的社群平台。每一個社群平台呈現的內容以及使用者的年齡也各自有不同的差異,所以要先確定自己的行銷目標和客群,就能知道自己適合的社群平台。
許多企業想要投入社群經營,主要目的是行銷品牌的理念、商品促銷、提高品牌能見度等,但提醒讀者社群平台的本質是互動交流,所以和顧客的互動以交朋友為出發點,會讓社群經營更容易成功,也能幫助企業做好長期的顧客關係管理。
參考資料:
1. Meta 揭曉 2025 五大社群趨勢!AI 驅動行銷新模式、創作者經濟與影音內容強勢成長